复溜穴的具体位置和按摩手法

导读: 。 复溜穴位置 复溜穴的作用 按复溜穴方法

复溜,经穴名(KI7)。出《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

经(金)穴。复溜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房。在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

复溜穴位置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取穴时,患者应正坐或者仰卧。复溜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

复溜穴的作用

滋补肾阴、利水消肿,凡是咽中的问题,按揉复溜都会有效果。能清热滋阴,治燥热伤津之咳嗽。经常按摩或艾灸能起到滋阴补肾的作用,肾虚气弱,肝肾亏虚,精气不能上濡于耳,就可能形成耳鸣。虚证耳鸣临床上表现为:耳中如蝉鸣,时作时止,休息不足或劳累时加剧,按耳时鸣声会有减轻。

复溜在太溪直上2寸,对于治疗血瘀、妇科炎症,以及因流产留下的后遗症很有效。而且,复溜这个穴位可以用作检验肾虚的按钮。如果按压复溜感觉到很酸很疼,就说明有肾虚的情况,需要艾灸了。等到艾灸一段时间,复溜不酸不疼了,就说明肾虚的毛病治好。

按复溜穴方法

按摩法: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拇指腹按压在复溜穴上,按而揉之,局部产生酸、胀、痛感,再屈伸踝关节,加强指压的感觉,然后用揉法放松。左右二侧交替进行,约10-15分钟。每日2~3次。

天井穴的准确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导读

:按摩天井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头痛、颈项痛、落枕、肘关节及上肢软组织损伤、中风、精神分裂症、扁桃腺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心痛等,天井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天井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天井穴位位置图

位于人体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按摩天井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麦粒肿、偏头疼、头痛、颈项痛、落枕、肘关节及上肢软组织损伤、中风、精神分裂症、扁桃腺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心痛、荨麻疹等。

作用功效:天井穴,行气散结,安神通络。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穴位配伍:天井穴配天突穴治瘿气;天井穴配巨阙穴、心俞穴治精神恍惚;天井穴配率谷穴治偏头痛。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提插通泻。

日常保健:正确按压天井穴有多种功用,首先,按压这个穴位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对治疗麦粒肿、淋巴结核具有特效;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偏头痛、颈痛、项痛、肩痛、背痛、扁桃腺炎、荨麻疹等病症,也具有很好的调理和保健作用。除此之外,配合率谷穴,治疗偏头痛:配合天突穴,治疗瘿气:配合巨阙穴、心腧穴,治疗精神恍惚症状。

上脘穴的具体位置,按摩上脘穴位的手法

上脘穴 别称上管(《千金方》),出《灵枢 四时气》中。属于任脉,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胃痛、呃逆、反胃、呕吐、癫狂、咳嗽痰多、黄疸。操作方法为直刺1~1.5寸。

【取穴位置】


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

【功能主治】


胃痛、呃逆、反胃、呕吐、癫狂、咳嗽痰多、黄疸。

【按摩上脘穴位的手法】


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脘穴3分钟,就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

在为自己准备早餐时,就可以随手按压此穴位。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