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藏穴有治支气管炎、胸膜炎、胃炎等功效

导读: 神藏穴位置 神藏穴的作用

神藏穴属足少阴肾经,神藏穴的准确位置在人体的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烦满,呕吐,不嗜食。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胃炎等。

神藏穴位置

取仰卧位,在平乳头的肋间隙(第4肋间隙),再向上数2个椎体(第2肋间隙),于胸骨中线与锁骨中线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有明显的酸胀感。

神藏穴的作用

止咳平喘,宽胸理气。主要用于改善合缓解心脏、神志等疾患,如心烦、心痛等。长期按摩,对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气喘、胸痛、呕吐、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有不错的疗效。

神藏穴操作法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刺法:斜刺或苹刺0.5~0.8寸。勿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针灸治支气管炎 有效治疗除病根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疾病。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广泛的气道狭窄疾病。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是发作性胸闷、咳嗽,大多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好发于冬季,夏季缓解,任何年龄均可起病,以12岁以前始发为多,儿科患者则多以3岁前起病为多。本病反复发作,病情严重者,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或气胸。支气管哮喘俗称“气喘病”或“吼病”。按其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学“喘证”、“哮证”、“饮证”的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哮喘发作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多因痰饮内伏,风寒袭肺,痰湿壅阻,肺失宣降所致。由于肺气根于肾,哮喘日久,肾气虚衰,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的表现。

  诊断要点与辨证分型

  (一)诊断要点

  病史具有反复发作性的哮喘症状,发病时肺部有弥散性的哮鸣音,发作过后肺部体征可正常。

  (二)辨证分型

  (1)实证(发作期):哮喘声高气粗,呼吸深长,呼出为快,体质较强,脉象有力。兼见咳嗽喘息,咳痰稀薄,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外袭;咳喘痰黏,咳痰不爽,胸中烦闷,咳引胸胁作痛,或见身热口渴,纳呆便秘,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阻肺。

  (2)虚证(缓解期):哮喘声低气怯,气息短促,体质虚弱,脉象无力。兼见喘促气短,喉中痰鸣,语言无力,吐痰清稀,动则汗出,舌淡脉无力,为肺气不足;气息短促,动则喘甚,汗出肢冷,舌淡脉沉,为肺肾两虚。

  治疗

  (一)基本治疗

  1.实证

  [治则]平喘降逆,宣肺化痰。

  [处方]定喘、肺俞、尺泽、列缺、丰隆、天突

  [加减]风寒犯肺加风池、风门;痰热壅肺加合谷、内庭。

  [操作]以上诸穴均用泻法留针,因于风寒者,胸背部腧穴可酌加隔姜灸或艾条灸;风门、肺俞两穴针灸后,再加拔火罐。针天突时,病人采用平卧位,头向后仰,在天突穴处先进针0.2寸,然后针柄靠喉结,针尖紧沿胸骨柄后面刺入1寸。因于风热者,强刺激间歇留针,每隔5分钟行针1次,约30分钟左右,待喘促稍平后再出针。

 

 2.虚证

  [治则]扶正固本。

  [处方]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肾俞、太溪

  [加减]肺气不足加气海、足三里;肺肾两虚加命门、关元。

  [操作]以上诸穴针用补法,刺激宜轻,取穴宜少,以上取穴选穴较多者可采用分组交替轮用的方法。可久留针,还可在背部腧穴上拔火罐。可配合灸法。

同时有胃炎和支气管炎

首先,这是两种病请大家不要混为一谈。胃炎主要是由于胃黏膜及其他组织引起了一些并发炎症,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照临床发病的缓急,一般可以分为急性与慢性胃炎,按照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应激性胃炎还有自身免疫性胃炎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炎,其病理改变也是不尽相同的,通常包括三个过程,就是上皮的损伤,黏膜的炎症,以及上皮的再生。

而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终末支气管,以及支气管的慢性周围组织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主要是由于病毒以及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一些炎症。当所处的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以及自身机体的防御功能降低时,就会致病。烟雾、粉尘、污染的大气等等的慢性刺激也可以致使发病。吸烟会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膜分泌液增多,则有利于细菌病毒的感染。过敏因素当然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非说两种疾病有何联系,它们最多也就是急性与慢性。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