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养生,《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

导读:  夏季睡眠的三大讲究  1、入睡后忌开电风扇  2、忌袒胸露腹睡觉  3、忌用凉水擦席子  夏三月调养,中医里有大学问  夏日心情:心静自然凉  夏日饮食,勿忘“酸咸之品”  夏日居家:祛湿邪可防病

 中医理论讲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一到夏天,正逢人体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该如何调节饮食、怎样调整作息、保持身心的双重健康呢?今天我们为你介绍黄帝内经中的夏季养生之道。

 夏季睡眠的三大讲究

 每到夏天,夜间气温高、湿度高,睡眠质量或多或少有些影响。有时贪凉的人群睡了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腰酸背痛加头疼,白天上班工作更显得乏力。那么,夏日睡眠都有哪些讲究呢?

 1、入睡后忌开电风扇

 入睡后人体血液循环减慢,抵抗力减弱,整夜开着电风扇吹风睡觉,极易受凉,引起感冒。

 2、忌袒胸露腹睡觉

 人体的腹部和胸部皮肤温度几乎固定不变,因此即便热得难以入睡时,也常有人因胸腹保暖不够,导致受凉发生腹痛腹泻。因此无论天气多热,都应在胸部腹部盖上被子或毯子,以免受凉而生病。

 3、忌用凉水擦席子

 有人误以为,用凉水擦凉席、草席、竹席可以更凉快些。其实,人体在炎夏极易出汗,凉席本身并不干燥,如再用凉水湿布擦洗,更增加了睡床的湿度,成为各类霉菌、细菌的滋生地。正确的办法是,用温水、热水拧干抹布再擦拭凉席,同时可用电风扇彻底风干凉席,方可安然入睡。

 夏三月调养,中医里有大学问

 夏日心情:心静自然凉

 中医把人体的五种情志——喜、怒、忧、思、恐,分别对应心、肝、肺、脾、肾五脏,并由心统领。黄帝内经之《灵枢·灵兰秘典》中这样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句话把五脏中的心比做一个国家的君主,它掌控着人体的心神与情志。

 夏季和心在五行当中均属于火。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点,盛夏的自然之火与体内的心火可以相互影响。烈日酷暑,容易使人心烦意躁;而躁动不宁的心绪,可以使人更觉暑热难挡。此外,“五志过极皆化火”,也就是说五种情志过度都可以化火。心属火,情志之火都可以波及到心。因此在盛夏期间,我们应当做到“使志无怒”,清心寡欲,恬淡虚无,静养心神。就像嵇康在《养生论》中所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减少,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静自然凉”。

 夏日饮食,勿忘“酸咸之品”

 夏天吃什么?中医营养学认为,夏日饮食宜温凉有节,顾护脾胃。小孩或年轻人在酷暑时,往往喜欢贪凉饮冷,饮料非冰镇不喝,三餐非生冷不吃。却不知日复一日地饮冷食寒,会慢慢地损伤脾胃之气,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容易出现胃痛、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因此,夏季进食应以温为宜,不宜过食寒凉,要顾护人体的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的源泉。一旦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会引起全身各脏器的病变。

 夏天心、脾、胃三脏腑最容易受损,应当格外注重这三脏器的饮食调补,可食用薏仁、芡实、山药等以健脾养胃。在黄帝内经之《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还提出,“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夏季也可多食酸味或咸味之品来养心。其原因在于,夏天易多汗,而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会导致心气不足、气津两亏。为此,我们可有选择性地食用一些酸味之品,如乌梅、五味子煎汤代茶等,它们非但可补气,还能生津止渴。

 夏天容易心火亢盛,中医认为咸味入肾,有补肾的作用,通过补肾水来调剂心火,使心火不易亢盛。此外,咸味之品还能补充因汗液流失而缺少的钠,以此来确保人体水电解质的平衡。

 夏日居家:祛湿邪可防病

 夏日防湿邪,也是黄帝内经中讲述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医理论认为,“湿伤肉”,即感染了湿邪后,就会损伤人体肌肤,患上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等。黄帝内经中有记载,“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邪损伤人体,总是从下部开始的。比如常见的脚气、下肢溃疡等。因此,盛夏季节里,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隔热。如果室内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发霉、长毛而损坏,还能损伤人体阳气。有些国家对儿童风湿病的研究证明,50%以上的患儿是由于住在潮湿的屋内造成的。

养生又养心 中医谈一谈进入秋季的养生之道

睡的早,起的早

那么秋季的天气是天高气爽,很明显的在时间上是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了,在温差上也是昼夜的温差慢慢加大。很明显的就是起得早我们可以很好的吸收新鲜空气,而且早睡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排除毒素的。

良好的运动习惯

运动不管在于哪一个季节来说都是以一种很好的养生之道,那么我们运动不仅仅就是为了让你自己身体健康,还是可以在秋季不让你感觉到寒冷。

做好天气的变化准备

对于秋季来说,天气是呈现一种越来越冷的表现,因为我们在穿衣上一定要注意的,随时的做好增添衣物的准备。而且在秋季也是很容易让你发烧感冒的,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

饮食上的调理

秋季补营养也是必须的,那么我们也不是能大吃大喝的,虽然是夏季刚刚的过去,可能会有一些小小的厌食,可是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胃肠来进行食物的补充。

心里的变化

养身确实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也是不能忽视了养心的,一个人的心里活动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为了情绪心情的问题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一定要学会去改正的。

学会去调整

养生之道,注意在身体上,那么更加看重的还是心。我们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多去走走,找朋友去散散心,秋季的脚步这就来临了,希望我们每一个都是有一个好的心情去迎接它。

中医养生文化:《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和方法论特征

《黄帝内经》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为“医家之家”。像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它遵循“经典延伸”的发展模式。中医学术体系的框架、确立的基本概念、形成的理论规范、临床诊疗的思维方式、临床规律和原则对中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独特的医学理论。人体观:“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关于生命的起源和支配,它最初被认为是“神”和“天上的皇帝”的创造。

因此,当许多自然现象,如太阳和月亮,山脉和河流,雷电,雨雪,干旱,疾病,死亡等。,无法解释,它被认为是神灵和天上帝王的统治和鬼神的作祟。这是人类早期产生的宗教迷信概念,历史上称为“神权时代”。那时,人们的思想被鬼神所支配,所以在原始社会末期,负责祈祷和祭祀的“女巫”就产生了。它们在人们的幻想中拟人化了“神”,吸收了某些医学经验和知识,以能够与神和鬼交流的态度用迷信的魔法对待人们,从而将人们的生命、疾病和死亡归因于神和鬼的支配的表现。自从宇宙基本认识论的“本质论”和解释自然变化的简单唯物辩证法的阴阳五行学说出现以来,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盛行,人们开始怀疑鬼神的迷信观念,不相信超自然的鬼神,开始根据自然界的真实本性来理解和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并将生命科学引向唯物主义领域。

“本质是万物之本”的唯物主义理论是战国末期夏姬道家提出的。他们认为宇宙的起源是“本质”,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本质产生的,本质是构成所有事物的非常精细的物质元素。由于精气学说在医学领域的渗透,《内经》中必然反映出万物皆由气组成的观点。《黄帝内经》不仅认为“气”是物质,而且认为“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在“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的思想指导下,《黄帝内经》把人放入宇宙和自然中去考察。它认为,虽然人是最昂贵的东西,但人也是自然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它提出了《论语》,称之为“人的生命活动(生命)与自然(天道)密切相关”,形成了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生命观。

与分离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医学概念相比,它更符合生命活动的客观过程。在古代哲学的本质论“道(形上指道而无象)-器(形上指器而有象)”的影响下,《黄帝内经》把人看作是本质聚集和分散的器。生命现象是本质上升、下降、进入和退出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人们并不注重其器形和质的结构,而是从整体功能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相互关联的“道”入手。通过对生命过程及其机制和规律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四时法”形成的人类生命功能结构理论、“阴平阳秘”理论、五行制约下的生命功能稳态理论和“非常恒常”与“革命”的动态生命过程理论。与从解剖形态和质量及其医学应用方面探索的生命活动相比,该理论在方法论上有其自身的基础,在医学理论内涵和不同的科学价值上有很大的差异。2.疾病观:疾病观以整体功能失调为判断核心,《黄帝内经·郁积真脏论》指出:“世界达数,五色脉变,力度非凡而不变,道在一”。

如果上帝不回头,他就不会回头。这是机会的丧失。“一”意味着秩序、和谐和统一,其关键在于正常运作。秩序与和谐的破坏,即恢复的丧失,是一种疾病。后来的医生从阴阳的角度总结为“一阴一阳是道,阴阳是病”。”(元代艾伦的《三元延寿参事书:欲不可少》)。因此,所有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如饮食和生活、情绪思维等等,都是反生理的,会导致阴阳失调和疾病。

它没有把身体结构及其内容的过度变化作为衡量疾病和健康的单一标准,而是强调整体功能的紊乱和异常。对于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以“邪正之争”阐明了疾病的发生机制。提出了六大致病因素,包括外感入侵、饮食、劳损和七情失调,总结了其致病模式。其病理意义的病因病机理论是从致病因素与机体抗病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即“验证求因”来检验的。它不仅注重异常因素的致病作用,而且强调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以人体反应类型为治疗依据。关于疾病变化的机制,《黄帝内经》注重对其整体功能失调的方式、状态和过程进行宏观和动态分析。

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疾病为基础,提出了表里不一、寒热进退、致病因素、虚实、气血运行紊乱、疾病传播转化等理论,成为临床诊疗的基础。《黄帝内经》的病理观以整体功能障碍为特征。3.疾病防治观:《黄帝内经》基于疾病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特点,提出了“验机论治”的诊疗原则,这是辨证论治的理论来源和雏形。检查机是通过对临床症状的搜索、整理、分析和综合来检查其发病机理并确定其病理变化的性质,是对疾病过程中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整体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性质的总结。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作为一个诊断过程,后世演变为“辨证”,从而“证”成为一个诊断概念和治疗对象,中医治疗学的基本特征是整体功能的动态综合协调。中医治疗个性化治疗,强调对病人的治疗。提倡多种方法并用,强调综合治疗;其求根、辨症、辨病的反向原则,以及补泻虚实、温清寒热、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与系统控制法十分相似。

这种治疗理念和思路更加关注人和疾病。从整体和局部、功能和形状来看,应更加注重整体和功能。就病变的共性和个性而言,应更多地关注共性。对于疾病的预防,《黄帝内经》以其发病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以强身健体为核心的健身防病理念,并将其与追求健康长寿的理念相结合。它制定了保持身体健康的原则,以适应外界的自然变化,促进体内的抗病能力和协调能力,有效地指导各种自我健身方法的实施。方法学特征中西医学学术体系的差异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中医学术体系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1.基本概念的功能化:从功能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人们可以从生命现象入手,理解生命的奥秘。在医学理论形成的早期,东西方都把解剖学作为他们的研究方法。例如,《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一个人可以解剖看到自己的死亡”。然而,如果没有先进的仪器和精确的测量方法,将生命现象与内脏解剖联系起来是不可能的。直到现代,观察方法的改进,如显微镜的使用,才把解剖结构与生命现象直接联系起来,形成了西医的基本理论。然而,中国古代的情况并非如此。

古人采用了当时流行的自然哲学方法:形象和数字的思维方式,观察生命的形象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然后提取“共相”并对其进行分类,用象征性的符号、形象或有代表性的具体事物来表达,然后用类比的方法探讨生命现象的机制。例如,《黄帝内经》对五脏的形成说:“五脏的形象可以类比。王冰解释道:“图像指的是天气。”。五脏虽藏而不见,天气仍可使用。什么事?肝如木,是非分明;心如火,红肿;脾如土,宁静;肺如金,刚正不阿;肾如水,润泽。“这里的木材、火、土壤、黄金和水只是象征性的符号。

它所代表的五脏的“气象用途”是其功能特点。其本质是一种基于外部相关生命现象的生理功能在体内的整合,它不能也不需要与体内的解剖器官相对应。所谓辨证,是指识别人体的病理综合功能状态,综合调节病理功能状态。因此,人们并不指望中医能诊断出细菌,更不能把现代解剖器官和组织的异常和改善作为判断中医疗效的标准。虽然这意味着中医作为应用科学技术的不足,但它也有其优势。它是一种功能性、宏观性和综合性调节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对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病毒性、功能失调性和原因不明性等复杂病变疗效显著。

2.理论模型整合:从整体上把握生命规律,在智力分析的指导下,将中西医联系分离出来进行实验观察,然后还原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联系。中医的整体概念源于对包括生命现象在内的自然和社会的直接而全面的观察。“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等概念是古人观察到的人类生活活动与其生活环境、生活能力与身体、心理心理与身体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有一句名言:“人生可以到达天堂”。因此,中医的五脏六腑不仅维持人体内生理环境的协调,还具有时间空的内涵。它主要负责人体的调节功能,以适应自然季节,白天和黑夜,以及广场地区的土壤和水。

因此,《黄帝内经鲍静全明性论》有“四时造人”之说,《黄帝内经》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说。体现了人体生理、心理和身体的有机联系。《黄帝内经》有五脏统摄五体、藏精除心的理论。因此,五脏是“五脏”,也称为“五脏”。因此,五脏成为人体重要的活动中心,连接人体内外,协调身心。它是中医整体观在基本概念中的集中体现。3.理论的动态表达:从运动的角度把握生活规律;中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的学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医学概念具有时间内涵。

《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认为五脏应同时兴盛,这是人体精气随季节消长过程中四个阶段功能整合的体现,即《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的理论。因此,无论何时提到肝,它不仅被认为是储存血液和控制排泄的内脏,而且也是人体的春天出生和疾病。第二,医学理论明确阐述了生命运动变化的原理。《黄帝内经——玉版品评》说:“道数最高...上帝不会回头,回归也不会回头。这是一个失去的机会。“中医认为,有序的运动和变化是生命的基本形式,而在理论表达形式上,虽然传统的用词和术语需要解释,但其表达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如生长、衰老和生命的过程,气血升降进出脏腑、经络的运动机制和规律。

第三,辨证反映了中医诊疗的动态观。证候是疾病过程阶段的性病机制模式。虽然它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病理变化而变化。同时,证候本身的形成也与内外环境的时序循环密切相关,如外源性病原体的形成、致病特点和疾病类型的时效性。内伤与患者的年龄变化及体内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的运动节律无关,因此在中医诊断中受到重视,成为治疗中重视时间因素的基础。但是,疾病前后有不同的证候,用药和治疗可以随时变化,这是中医理论动态特征的明显体现。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