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物润五脏滋心肺但千万别多吃,如何挑选它

导读: 如何挑选枇杷? (1)白肉枇杷 (2)红肉枇杷 存储妙招 枇杷的作用 抗菌作用 其他作用

这一物润五脏滋心肺但千万别多吃 如何挑选它

枇杷不仅味道鲜美,枇杷的功效与作用也很大,而且还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古籍中就有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那么你知道枇杷果的吃法吗?知道枇杷怎么挑选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在中医的眼中,枇杷果有祛痰止咳、生津润肺、清热健胃的作用,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贪吃,毕竟枇杷果是凉性水果,吃多了容易让病情更严重。

专家也介绍称吃枇杷好处多多,可以健脾开胃、止咳以及预防感冒,枇杷含有多种有机酸,这些有机酸不仅能刺激我们分泌大量的胃液,还跟酸梅一样,能使我们的唾液分泌量大大提高,从而能达到健脾开胃促消化的目的;枇杷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枇杷果实及叶子含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常吃可以预防感冒。

尽管吃枇杷对身体益处多多,但也不要过量。巩宏斌称,枇杷属凉性水果,不宜多食,以防引起或加重消化不良,要根据人的胃肠道症状及感觉,建议每人每天食100到200克为宜。此外,患有脾虚泄泻的人不宜吃枇杷,脾虚泄泻的人吃了枇杷易腹泻;患有糖尿病的人也不宜吃枇杷,因为枇杷含糖量高。

如何挑选枇杷?

在购买枇杷时,以个头大而匀称、呈倒卵形、果皮橙黄,并且茸毛完整、多汁、皮薄肉厚、无青果为佳。茸毛脱落则说明枇杷不够新鲜。如果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则说明枇杷很有可能已变质。

Tips1:枇杷表面一般都会有一层茸毛和浅浅的果粉。茸毛完整、果粉保存完好的,就说明它在运输过程中没受什么损伤,比较新鲜,其中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也比较高。

Tips2:此外,中等大小的枇杷果实,口感会更好一些。太大的可能用了膨大剂,太小的说明同一棵树上果实结的比较多,营养会差一些。

Tips3:颜色越深的枇杷,说明其成熟度越好,口感也更甜,风味浓郁;而色彩淡黄、发青、果肉硬、果皮不容易剥开的,都是不成熟或非正常成熟的枇杷。

Tips4:枇杷有两种,一种是红肉枇杷,一种是白肉枇杷。

(1)白肉枇杷

果肉白色至淡黄色,不带橙黄色。几乎所有白肉批杷的果实都皮薄易剥,肉质细腻,软而易融,汁多味甜爽口,品质优,适于鲜食;果皮较薄,不耐贮运,不适于加工,易于生食。比如:白梨(白肉枇杷的一种),成熟期4月下旬。

(2)红肉枇杷

红肉枇杷果实小型至中型,果肉为黄色、橙黄色或者橙红色,肉质较粗,口味较浓。果皮厚,耐贮运。比如解放钟(红肉枇杷的一种),成熟期5月上中旬;早钟(红肉枇杷的一种),成熟期4月上中旬。

存储妙招

枇杷如果放在冰箱内,会因水汽过多而变黑,一般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即可。如果把它浸于冷水、糖水或盐水中,可防变色。

枇杷的作用

镇咳、祛痰、平喘作用。本品所含苦杏仁甙在体内水解产生的氢氰酸有止咳作用。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其叶所含之挥发油有轻度祛痰作用。亦有报告指出,枇杷叶止咳作用强,祛痰作用较差。

抗菌作用

实验表明本品水煎剂或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色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但有人认为,枇杷叶无抗菌作用,并能刺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其他作用

有报告指出,枇杷叶乙醇冷浸提取物对大鼠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局部用药有抗炎作用,温浸提取物局部用药或灌胃给药、冷浸提取物灌胃给药均无抗炎作用。

它能润肺、健脾益胃,一身都是宝,但千万不要这样吃!

秋季是吃柿子的最佳季节,不管是新鲜的柿子,还是柿子制成的各种食品,在秋季看来都是食用的最佳季节。另外,因为它口味独特、营养丰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柿子已经成为大众的最爱。

柿子各部位的营养价值

1、“鲜柿”的营养价值

鲜柿子味甘、涩,性凉,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等功效。

《本草纲目》言:“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

鲜柿250克,切碎取汁,开水冲服,可治疗胃热伤阴之烦渴口干。

营养分析表明,柿子含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碘、钙、磷、铁等,未成熟果实含鞣质。

药理研究表明,柿子有降低血压,增强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2、“柿饼”营养价值

柿饼味甘,性平,具有润肺、涩肠、止血等功效。

柿饼60克,挖开装入川贝9克,蒸熟后服用,可治干咳;

柿饼、红糖各50克,黑木耳6克,水煎服,可治痔疮出血;

柿饼两个,陈皮两片,糯米60克,共煮粥服用,可治慢性肠炎。

3、“柿霜”营养价值

柿霜即柿饼上所结的白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柿霜色白入肺经,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

柿霜温水化服,可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咽炎;柿霜10克,冰片0.5克,薄荷5克研细末,涂擦患处,可治口疮、口角炎。

4、“柿叶”营养价值

嫩柿叶开水泡代茶饮,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并有清热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秋天吃柿子的四大粥方

1、柿叶粥

食材:柿叶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柿叶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止咳平喘,扩管降压。适用于肺胀咳喘、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

2、柿子粥

食材:鲜柿子2个,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鲜柿子择洗干净,榨汁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柿子汁、白糖等,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剂。

功效:清热润燥,生津止渴。适用于肺燥及秋燥咳嗽、酒后烦渴、小便黄短等。

3、柿蒂粥

食材:柿蒂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柿蒂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降气止呃。适用于胃失和降所致的呃逆症。

4、柿饼粥

食材:柿饼2个,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柿饼择净,切片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柿饼、白糖等,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剂。

功效:健脾益气,收涩止血。适用于热痢、血淋等。

秋天吃柿子的禁忌

1、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柿子性寒,凡脾虚泄泻、便溏、体弱多病、产后及外感风寒者,忌食鲜柿子。

脾胃虚寒者可以适当食用柿饼,也有相似的保健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鲜柿子还是柿饼,每日食用量都不要超过1个。

2、空腹、饮酒不宜吃

脱涩的甜柿子有解酒的功效,但是未经脱涩的柿子含有较高含量的鞣酸。

空腹时,鞣酸与胃酸直接接触,容易生成胃柿石引起胃肠不适。另外,酒精会加速胃酸与鞣酸的反 。

所以空腹或酒后一定要小心吃柿子。

3、生柿子

很多人为了储存方便,喜欢购买生柿子。

生柿子味道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食之过量,易致口涩、舌麻、大便干燥,所以不建议直接食用生柿子。

自家储存的生柿子,可以用如下办法除涩:

1、将涩柿子放在陶瓷盆里,喷上白酒(两次即可),三四天后,涩味可清除;

2、或者将涩柿子和熟梨、熟苹果等水果混装在密封袋立,一周后涩味也会消除;

3、把涩柿子浸泡在50℃左右的水中,至于保温桶中,一天一夜,亦可除涩。

秋吃这一物,滋阴润燥、补五脏!

马上就要到十一假期啦!想一想很是激动呢!不论您有什么安排,闲下来的时候,不妨尝试给父母炖一碗养生汤,

或炒个健康菜,把美味吃下肚,把健康留身边。

主材:山药

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三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

山药既能增强脾胃运化动力,改善人体消化能力,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便溏泄泻。

除此以外,山药还可以补脾肺之气,益肺肾之阴。

滋阴降火--五鲜素汤

材料:鲜石斛30g,鲜桔梗15g,鲜淮山150g,鲜花生肉100g,鲜核桃肉100g,生姜适量。

制法: 将材料洗净,淮山切块,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先放入石斛、桔梗生姜熬汤20分钟,再纳入其他材料,慢火煮40分钟,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各物搭配成素汤,口味清淡甘甜,能养阴利咽,补肺脾肾,润而不燥,特适合于阴虚火旺的人群,一般人群也可食用。

禁忌:无特殊禁忌。

健脾益气--板栗莲子山药糊

材料:去壳鲜板栗250g,去芯鲜莲子100g,铁棍山药150g。

制法: 材料洗净,山药去皮;把板栗和莲子放在隔网上,隔水蒸20分钟熟透,板栗和莲子放入搅拌机加水打碎成糊;另锅把山药放入清水中煮30分钟至熟烂,再把板栗莲子糊一起放入山药中,搅拌均匀,可以适当加少许红糖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三者搭配,特别适合脾胃气虚、失眠等人群。

禁忌:具有湿热症状如腹部胀满、大便粘滞的人群不宜过量食用。

生津润燥--牛蒡淮山玉竹煲排骨

材料:鲜牛蒡根100g,鲜淮山150g,玉竹25g,排骨250g。

制法: 材料洗净,排骨斩件焯水,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纳入上述材料,慢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此款汤膳特别适合秋燥天气,阴虚火旺,咽喉不适等人群,一般人群亦可食用。

禁忌:脾肾阳虚人群不宜食用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