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如何食补比较好 推荐百日咳的食补方

导读: 推荐百日咳的食补方 一、红糖冬瓜饮 二、蜂蜜萝卜饮 三、鱼腥草苏叶绿豆粥

秋冬时节百日咳杆菌也悄悄地占据一席之地,让我们可爱的宝宝们患上了百日咳的病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抵挡病菌,开启安全卫士模式呢。在饮食方面给大家推荐几个食补方,可有效改善宝宝百日咳的症状。

推荐百日咳的食补方

一、红糖冬瓜饮

【食材】冬瓜子仁 15 克,红糖 20 克,捣碎研末,开水冲服,每日 2 次,连服 5~7 天。

【效用】冬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清热化痰、清肝明目之功效,而红糖又性温热,煮起来味道甜美清爽,色泽诱人。

二、蜂蜜萝卜饮

【食材】白萝卜1个(捣烂绞汁)取汁25毫升,蜂蜜12毫升调匀,1次服完,每日1—2次。

【效用】胡萝卜性平,味甘,能止咳嗽,百日咳患儿宜食。《食物中药与便方》中说:“小儿百日咳;胡萝卜120克,红枣10个,水3碗,煎至1碗,随意饮服。”民间中也有用胡萝卜500克,挤汁,加蜂蜜适量调服。而蜂蜜味甘、性平,具有滋阴润燥、补虚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常用于肺燥咳嗽。

三、鱼腥草苏叶绿豆粥

【食材】鱼腥草(鲜品)50克,苏叶15克,绿豆 60克,粳米60克,冰糖30克。将鱼腥草、苏叶水煎20分钟取汁,再煎30分钟共取浓汁300毫升,加适量清水和绿豆,粳米煮粥,熟时加冰糖溶化调匀服食,每日1—2次。

【效用】鱼腥草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清热、消炎、抗病毒,多用于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而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

百日咳如何食补比较好

秋冬时节百日咳杆菌也悄悄地占据一席之地,让我们可爱的宝宝们患上了百日咳的病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抵挡病菌,开启安全卫士模式呢。在饮食方面给大家推荐几个食补方,可有效改善宝宝百日咳的症状。

百日咳如何食补比较好

一、红糖冬瓜饮

【食材】冬瓜子仁15克,红糖20克,捣碎研末,开水冲服,每日2次,连服5~7天。

【效用】冬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清热化痰、清肝明目之功效,而红糖又性温热,煮起来味道甜美清爽,色泽诱人。

二、蜂蜜萝卜饮

【食材】白萝卜1个(捣烂绞汁)取汁25毫升,蜂蜜12毫升调匀,1次服完,每日1—2次。

【效用】胡萝卜性平,味甘,能止咳嗽,百日咳患儿宜食。《食物中药与便方》中说:“小儿百日咳;胡萝卜120克,红枣10个,水3碗,煎至1碗,随意饮服。”民间中也有用胡萝卜500克,挤汁,加蜂蜜适量调服。而蜂蜜味甘、性平,具有滋阴润燥、补虚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常用于肺燥咳嗽。

三、鱼腥草苏叶绿豆粥

【食材】鱼腥草(鲜品)50克,苏叶15克,绿豆60克,粳米60克,冰糖30克。将鱼腥草、苏叶水煎20分钟取汁,再煎30分钟共取浓汁300毫升,加适量清水和绿豆,粳米煮粥,熟时加冰糖溶化调匀服食,每日1—2次。

【效用】鱼腥草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清热、消炎、抗病毒,多用于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而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

百日咳的四种食疗方法推荐 百日咳吃什么好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病性长和阵发连续不断的痉挛咳嗽,最后伴随鸡鸣样深呼吸气声,故俗称“鸡咳”,临床按具体症状分初咳期、痉咳期和恢复期。那么在饮食方面百日咳吃什么好呢?有哪些百日咳食疗方法?

百日咳的4种食疗方法推荐

1、桑白皮红萝卜汤

作用:宽胸下气,化痰止咳,用于咳嗽口干有痰。

组成:桑白皮10克,红萝卜100克,红枣10个。

食法:红萝卜连皮切块,红枣去核,上三味用清水3碗,慢火煎成1碗,分2-3次服用。

2、咸金桔糖茶

作用:顺气,化痰,止咳

组成:咸金桔2个,蜜糖10毫升

食法:咸金桔(最好是用盐腌制1年以上的咸金桔)捣烂,加入半碗开水,蜜糖,冲泡咸金桔,徐徐咽下。

3、百合润肺汤

作用: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组成:百合30克,南杏15克,北杏10克,陈皮3克,猪肺半个(约250克),蜜枣2个

食法:猪肺冲洗净,切块,在铁锅中炒透,再漂清水,滤干,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1-2个沓,以盐调味,便可食用。

4、苹果炖川贝

作用:健脾和胃,化痰止咳

组成:苹果1个,川贝3克,蜜糖1ml

食法:苹果于上1/3处切开,下2/3苹果挖去苹果心,川贝研成细末,用少许开、蜜糖拌匀,装入苹果内,用上1/3苹果盖上,放在碗或炖盅内,炖30-40分钟,便可食川贝、苹果。

百日咳饮食宜忌

宜:

饮食宜选用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如咸瘦肉陈皮粥、淡牛奶,为避免痉咳呕吐,宜少食多餐。

忌:

忌肥腻,燥热和辛辣刺激性食品,不宜吃过甜,过咸和酸性食品。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