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个月长牙 宝宝长牙有哪些征兆

导读: 宝宝几个月长牙 宝宝长牙有哪些征兆 1.暴躁 2.流口水 3.啃咬 4.睡不安稳 5.下巴或面部起疹 6.哭闹不停 7.屁股疼痛 8.体温升高

宝宝开始长牙的时候,他们的咀嚼能力就开始提升了,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你们根据宝宝长牙的速度来为宝宝更换不同的辅食。那么,宝宝几个月长牙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宝宝几个月长牙

一般情况下,宝宝大约生长发育到六个月的时候就会慢慢地开始长牙了,有的宝宝可能会比较早,在四、五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长牙了,但也有的宝宝可能会比较迟,一直到一岁的时候才开始长牙。

不同的宝宝长牙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只能说,大多数宝宝长牙的时间大致是六个月左右,但是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如果你的宝宝过早长牙或者是推迟长牙,妈妈们都不要太着急。

宝宝长牙有哪些征兆

1.暴躁

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2.流口水

宝宝约从十周到三、四个月大左右开始流口水,长牙尤其会刺激口水的分泌。

3.啃咬

长牙的宝宝可能见人(或物)就咬,从他自己的手到妈妈的乳头、甚至陌生人的手指头,无非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4.睡不安稳

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5.下巴或面部起疹

宝宝的下巴及脸部皮肤可能因和唾液长期接触而过敏发疹。要避免这种现象,应该常擦拭宝宝流出的口水。当皮肤呈现干燥时,不妨擦上温和的乳液来滋润。

6.哭闹不停

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因为肚子饿了,有时因为该换尿布了,有时因为感冒发烧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宝宝因为长牙身体不适,也会哭闹。

7.屁股疼痛

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妈妈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8.体温升高

长牙会使宝宝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以上就是宝宝几个月长牙以及宝宝长牙有哪些征兆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另外,宝宝在长牙的过程中宝妈可给宝宝使用由硅胶制成的牙齿训练器,让宝宝放在口中咀嚼,以锻炼宝宝的颌骨和牙床,使牙齿萌出后排列整齐。

孩子几个月长牙齿 宝宝长牙晚的原因


  孩子一般4-10个月长牙齿。新生儿长牙的早晚,一般与遗传、营养都有关系。最早可以在4个月的时候出牙,迟一点一般在一岁左右,甚至有的宝宝在出生就有牙齿,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建议平时要注意及时适当的添加辅食,补充钙等微量元素,让宝宝的营养更加均衡,身体发育更加健康。

  长牙齿的顺序一般是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长出,通常3岁前全部长齐。如果孩子超过一岁仍然没有牙齿,就应该去医院接受治疗。6岁左右会长第一颗恒牙,6-12岁期间,乳牙就会逐渐被同位置恒牙代替。宝宝长牙期间,可能会出现发烧、吐气泡、流口水、睡眠不安、烦躁等现象,这些都属于正常范围,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咀嚼食物或者磨牙棒,来缓解长牙的不适。另外,也要及时的补充蛋白质、磷、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让宝宝的牙齿健康的生长。

  宝宝长牙晚的原因

  1、 遗传因素。家庭病史、种族甚至性别都可能会导致宝宝长牙晚,并且女宝宝的长牙时间比男宝宝可能会早一些。

  2、 后天环境。宝宝长牙与后天环境也是有关系的,比如出生是否足月。如果是胎龄30周就出生的宝宝,长第一颗牙的时间就需要往后延迟10周,即出生后的6-8个月。另外,出生时体重过于轻的宝宝,长牙也可能会比较慢。

  3、 疾病。一些系统性疾病,比如外胚胎发育不全、脑下垂体分泌异常、唐氏症等都可能导致宝宝长牙太晚。

  4、受伤或者感染。外伤或者感染会导致宝宝牙齿与牙齿连接的韧带坏死,造成宝宝出牙太晚,或者牙齿出现高低不一的情况。

9个月宝宝长几颗牙比较正常

一般情况下,9个月宝宝长3-5颗牙,是比较正常的。但是乳牙的萌出时间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建议家长继续观察或者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再进行治疗。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新生儿时无牙,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9个月宝宝在一般情况下,出3-5颗牙是比较正常的,而1岁左右时尚未出牙,一般视为异常,但是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另外和遗传也有关系。如果个别孩子超过正常月龄依然没有牙齿,则要考虑是缺钙导致的,需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查以明确病情,必要时服用补钙的药物进行补钙治疗,比如维生素AD钙滴剂或者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补钙。但是,家长不要因为宝宝没有长牙就盲目给孩子补钙,不是没长牙的宝宝就一定是缺钙的,如果盲目补钙,有可能因为钙补的过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