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妇科常用穴位

中医艾灸,具有壮阳补气、通经活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常用于妇科、外科、各种炎症的治疗。那么艾灸治疗妇科病及男性病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女人经常受到妇科病的困扰,最常见的就是妇科炎症。对于这种疾病,用艾灸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妇科炎症最常用的穴位就是小腹部的气海、关元和中极穴。如果月经少,可以加水道穴。“水道”也就是水出的通道,在关元的两侧。如果再靠下边那个附件炎,咱们一般说的盆腔炎,或者子宫炎、宫颈炎,都可以用中极配三阴交。这两个穴位同样适合于男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在临床上面碰见过很多例患者,运用灸道堂妇科专用艾条灸了这两个穴位后效果都非常好,甚至有些见效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且不易复发。但还有个前提,好了以后继续做艾灸。

  再一个就是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量比较大的,有一个穴位治疗效果很好,这个穴位是脾经上的,叫隐白穴。这个穴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找时身体正坐,将左脚翘放在右腿上,用右手的拇指按压足部的内侧边缘(足的内侧面),靠近大脚趾根的隆起的骨头的后方凹陷处。隐白左右脚各一个,右脚的找法跟左脚一样。我们原来有一些例子,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灸一次、两次可能就好了。可以用艾条灸,或者拿艾柱直接灸,灸个两三壮就行了。艾条灸的,熏一会儿就行。

  再一个就是转胎位。一般怀孕期是慎灸的,尤其是腰骶部,但是转胎位另当别论。治疗转胎位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是至阴穴,现在各个医院甚至民间都在使用。灸至阴,转胎位。至阴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处。找这个穴位时,身体正坐,将左腿屈膝向上放在身体的正前方。俯身,左手掌心朝上用四指握住脚,拇指在外侧,拇指弯曲,放在小脚趾的外端,小脚趾外侧指甲角稍后方处即是该穴所在。右侧的找法跟左侧一样。产后的调理,就是身体虚了,一般来说就是由于失血过多,可以加上中脘、脾腧。

  妇科常用的穴位还有背部的脾腧、肝腧、肾腧,三个腧穴,然后再加上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这些穴位都是妇科常用穴位。至于说具体用哪个,只要你觉得哪个位置离你这个病所近,你就可以选择。选择穴位的标准很简单,一个是局部,就是你觉得哪儿有病就对着哪儿取穴。再一个,就是相应的腧穴。比如说宫颈炎,就可以取中极穴,背后对的就是肾腧穴,加上它,然后再加上三阴交。大家看一下这个规律,病灶的附近取中极,中极属于肾,所以取肾的腧穴。在这条经上,远端再取个穴位,就是三阴交。这是取穴的一个思路。

  再来说男性病。男性的一般来说,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前列腺问题,再一种就是性功能低下。前列腺问题可以灸中极,如果身体弱的,气很虚的,一般要加灸气海穴。正常情况下,就是关元、中极用的多一些。对于性功能低下的人来说,关元是必灸的。从量上来讲,可以灸大些,然后坚持长期灸,对功能的恢复很好。

  妇科或者男科,尤其是女性的病,很多都跟肝、脾、肾有关系。在背后的膀胱经上,有内脏的一些腧穴。什么是腧穴呢?就是内脏的气在背部的腧穴这儿进行转输。比如肺腧,在第三胸椎下旁开1.5寸处,心腧在第五胸椎下,旁开1.5寸处。另外还有肝腧、胆腧、脾腧、胃腧,这四个穴位是挨着的。肝是位于第九胸椎,胆是第十胸椎,脾是第 十一胸椎,胃是第十二胸椎。人体背部的脊柱一共是12节,所以肝、胆、脾、胃的腧穴就是胸椎最下边这四节两侧旁开1.5寸处。此外还有一个肾,肾的腧穴在最下边,它在第二腰椎旁开1.5寸处,也就是在胃腧的下边再数两节。找这个穴位时,先找一个定位,就是命门。命门是肚脐正对着的后背的位置。还有一种找法,在髋骨两侧有两个骨头疙瘩,叫髂前上棘,在这往后画一条线,在连接的地方有个坑。这个坑这儿是第四腰椎,这个地方也是一处穴位,叫阳关穴。所谓的“阳关”,就是阳气的关口。这个穴位可以经常灸。像女性朋友没事儿可以趴那灸灸命门和阳关,还有下边的腰腧。因为现在女性的病多以虚寒症为主,很多女孩子冬天不愿意多穿衣服,夏天喜欢吃冷饮,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寒症在里面。寒邪在体内聚积的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血瘀,女性身体慢慢就发虚。再加上女人每个月都有经期,这些都造成女性体质以虚寒为主。而艾灸是温补,所以经常灸这几个部位是非常舒服的。如果嫌灸条麻烦的话,也可以拿个灸盒往这儿一放,熏一熏。

  找着阳关以后,从这向上数两节,这个位置是他的命门穴。命门穴旁开1.5寸就是肾腧穴,按着有点儿酸困。肾腧这个位置是第二腰椎,再往上是第一腰椎,再上面就是第12胸椎了,这里有胃腧,这样就把几个穴位给串联起来了。大家可以看出来,这几个穴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脊柱的两侧。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用灸盒进行灸治。灸盒的下面有个铁丝网,艾条点着以后,灰如果掉了,有网接着,这样不容易烫着人。灸盒的高度可以调节,但是效果还是手灸更好些。现在有一种随身灸,就靠热传导了,虽然它也有眼,气也能出来,但是已经过滤掉了好多,它主要靠的是热传导。把金属性的东西烤热了,然后再把你给暖热了,所以它跟艾灸还不完全一样,偶尔用上一两次还可以。长期用的话,建议大家还是用艾灸。

  经常用的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这几个穴位。如果人的气比较虚,可以取气海、关元和中极。如果月经量少,可以加上关元两侧的水道穴。这几个穴位基本上都在小腹这一块儿,如果咱们觉得不方便的时候,可以直接放个艾盒在上面,灸这一块儿就可以。这一部位是要常灸的。尤其是中极穴,因为它在子宫的外边,所以对子宫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帮着解决了。男性的前列腺问题同样也是灸中极。从肚脐到曲骨联合划一线,把它分成五分,五分之三的地方是关元穴,五分之四的地方是中极穴,1.5寸的地方,也就是关元和肚脐正中间是气海穴。如果身体很弱,气很虚,一般要加灸气海穴。正常情况下就是关元、中极用的多一些。如果是性功能方面的疾病,无论男性女性都可以直接灸关元穴。

  结语:常用的治疗妇科、男科病的艾灸穴位就是上述几大穴位,长期坚持对这两大病症有很好的控制和治疗作用!

艾灸治男女科病常用穴位

 中医艾灸,具有壮阳补气、通经活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常用于妇科、外科、各种炎症的治疗。那么艾灸治疗妇科病及男性病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女人经常受到妇科病的困扰,最常见的就是妇科炎症。对于这种疾病,用艾灸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妇科炎症最常用的穴位就是小腹部的气海、关元和中极穴。如果月经少,可以加水道穴。“水道”也就是水出的通道,在关元的两侧。如果再靠下边那个附件炎,咱们一般说的盆腔炎,或者子宫炎、宫颈炎,都可以用中极配三阴交。这两个穴位同样适合于男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在临床上面碰见过很多例患者,运用灸道堂妇科专用艾条灸了这两个穴位后效果都非常好,甚至有些见效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且不易复发。但还有个前提,好了以后继续做艾灸。

  再一个就是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量比较大的,有一个穴位治疗效果很好,这个穴位是脾经上的,叫隐白穴。这个穴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找时身体正坐,将左脚翘放在右腿上,用右手的拇指按压足部的内侧边缘(足的内侧面),靠近大脚趾根的隆起的骨头的后方凹陷处。隐白左右脚各一个,右脚的找法跟左脚一样。我们原来有一些例子,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灸一次、两次可能就好了。可以用艾条灸,或者拿艾柱直接灸,灸个两三壮就行了。艾条灸的,熏一会儿就行。

  再一个就是转胎位。一般怀孕期是慎灸的,尤其是腰骶部,但是转胎位另当别论。治疗转胎位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是至阴穴,现在各个医院甚至民间都在使用。灸至阴,转胎位。至阴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处。找这个穴位时,身体正坐,将左腿屈膝向上放在身体的正前方。俯身,左手掌心朝上用四指握住脚,拇指在外侧,拇指弯曲,放在小脚趾的外端,小脚趾外侧指甲角稍后方处即是该穴所在。右侧的找法跟左侧一样。产后的调理,就是身体虚了,一般来说就是由于失血过多,可以加上中脘、脾腧。

  妇科常用的穴位还有背部的脾腧、肝腧、肾腧,三个腧穴,然后再加上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这些穴位都是妇科常用穴位。至于说具体用哪个,只要你觉得哪个位置离你这个病所近,你就可以选择。选择穴位的标准很简单,一个是局部,就是你觉得哪儿有病就对着哪儿取穴。再一个,就是相应的腧穴。比如说宫颈炎,就可以取中极穴,背后对的就是肾腧穴,加上它,然后再加上三阴交。大家看一下这个规律,病灶的附近取中极,中极属于肾,所以取肾的腧穴。在这条经上,远端再取个穴位,就是三阴交。这是取穴的一个思路。

  再来说男性病。男性的一般来说,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前列腺问题,再一种就是性功能低下。前列腺问题可以灸中极,如果身体弱的,气很虚的,一般要加灸气海穴。正常情况下,就是关元、中极用的多一些。对于性功能低下的人来说,关元是必灸的。从量上来讲,可以灸大些,然后坚持长期灸,对功能的恢复很好。

  妇科或者男科,尤其是女性的病,很多都跟肝、脾、肾有关系。在背后的膀胱经上,有内脏的一些腧穴。什么是腧穴呢?就是内脏的气在背部的腧穴这儿进行转输。比如肺腧,在第三胸椎下旁开1.5寸处,心腧在第五胸椎下,旁开1.5寸处。另外还有肝腧、胆腧、脾腧、胃腧,这四个穴位是挨着的。肝是位于第九胸椎,胆是第十胸椎,脾是第十一胸椎,胃是第十二胸椎。人体背部的脊柱一共是12节,所以肝、胆、脾、胃的腧穴就是胸椎最下边这四节两侧旁开1.5寸处。此外还有一个肾,肾的腧穴在最下边,它在第二腰椎旁开1.5寸处,也就是在胃腧的下边再数两节。找这个穴位时,先找一个定位,就是命门。命门是肚脐正对着的后背的位置。还有一种找法,在髋骨两侧有两个骨头疙瘩,叫髂前上棘,在这往后画一条线,在连接的地方有个坑。这个坑这儿是第四腰椎,这个地方也是一处穴位,叫阳关穴。所谓的“阳关”,就是阳气的关口。这个穴位可以经常灸。像女性朋友没事儿可以趴那灸灸命门和阳关,还有下边的腰腧。因为现在女性的病多以虚寒症为主,很多女孩子冬天不愿意多穿衣服,夏天喜欢吃冷饮,这样就造成了一些寒症在里面。寒邪在体内聚积的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血瘀,女性身体慢慢就发虚。再加上女人每个月都有经期,这些都造成女性体质以虚寒为主。而艾灸是温补,所以经常灸这几个部位是非常舒服的。如果嫌灸条麻烦的话,也可以拿个灸盒往这儿一放,熏一熏。

  找着阳关以后,从这向上数两节,这个位置是他的命门穴。命门穴旁开1.5寸就是肾腧穴,按着有点儿酸困。肾腧这个位置是第二腰椎,再往上是第一腰椎,再上面就是第12胸椎了,这里有胃腧,这样就把几个穴位给串联起来了。大家可以看出来,这几个穴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脊柱的两侧。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用灸盒进行灸治。灸盒的下面有个铁丝网,艾条点着以后,灰如果掉了,有网接着,这样不容易烫着人。灸盒的高度可以调节,但是效果还是手灸更好些。现在有一种随身灸,就靠热传导了,虽然它也有眼,气也能出来,但是已经过滤掉了好多,它主要靠的是热传导。把金属性的东西烤热了,然后再把你给暖热了,所以它跟艾灸还不完全一样,偶尔用上一两次还可以。长期用的话,建议大家还是用艾灸。

  经常用的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这几个穴位。如果人的气比较虚,可以取气海、关元和中极。如果月经量少,可以加上关元两侧的水道穴。这几个穴位基本上都在小腹这一块儿,如果咱们觉得不方便的时候,可以直接放个艾盒在上面,灸这一块儿就可以。这一部位是要常灸的。尤其是中极穴,因为它在子宫的外边,所以对子宫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帮着解决了。男性的前列腺问题同样也是灸中极。从肚脐到曲骨联合划一线,把它分成五分,五分之三的地方是关元穴,五分之四的地方是中极穴,1.5寸的地方,也就是关元和肚脐正中间是气海穴。如果身体很弱,气很虚,一般要加灸气海穴。正常情况下就是关元、中极用的多一些。如果是性功能方面的疾病,无论男性女性都可以直接灸关元穴。

  结语:常用的治疗妇科、男科病的艾灸穴位就是上述几大穴位,长期坚持对这两大病症有很好的控制和治疗作用!

针灸常用的五个穴位 针灸三阴交穴解决妇科病

针灸也叫做针刺疗法,它是通过将针具按照适当的角度缓慢的刺入患者的体内,并且运动捻转与提插等方法来刺激患者身体的某个特定的部位,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效果。那么,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针灸常用的5大穴位有哪些。

601-恢复的.jpg

三阴交穴:

针对妇科病皆有效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小腿内侧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作用:三阴交穴属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三经交汇之处,又名“女三里”,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对于妇科病,刺激此穴皆有效,如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脚底肿胀、手脚冰冷等。

操作:痛经或月经不调者,在月经开始前5至6天起,每天花1分钟刺激本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者,常刺激此穴,能改善病情。但孕妇不宜。

关元穴:

对症阳虚畏寒、宫寒不育

位置:位于下腹部,身体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古有“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之说。

作用:此穴有培补元气、肾气、暖下元的作用,治病范围广泛,包括妇科类的白带病、痛经、各种妇科炎症,男科的阳痿、早泄、前列腺疾病等。每天坚持点按或灸穴位15分钟,有助提高性功能,对腰部发冷、阳痿、早泄及体质虚弱者效果更好,还可治突发的昏厥。

操作:可用隔姜灸法,用一片薄薄姜片上面扎一些小孔,贴在关元穴上,然后用艾柱来灸,一次15分钟左右,感觉穴位处潮红即可。阳虚畏寒、宫寒不育者,疗效更显著。

602-恢复的.jpg

膻中穴:

“捶胸顿足”延年益寿

位置:膻中穴位于我们身体的正中间上面,具体在第四根肋骨,两乳头连线的中间点的位置。

作用:刺激该穴能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尤其是可有效治疗各类“气”病,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如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还可以治产后缺乳、乳腺炎、肋间神经痛、胃贲门痉挛等病症。

操作:可双手交叉,握空心拳,然后捶打这个穴位。也可将一手四指并拢,用指腹顺时针打圈按揉或从上自下推揉,每天不少于100次,持续2至3分钟。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是从胸腺开始衰老的,经常“捶胸顿足”,延年益寿。

涌泉穴:

可使肾精充足、耳聪目明

位置:位于足底部,脚趾向下弯时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

作用: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结实、行走有力。按揉此穴,还可改善急性心绞痛症状。涌泉穴对咽喉肿痛、头痛、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癫痫、不孕、月经不调、怕冷、阳痿、遗精、更年期综合征等均有疗效。

操作:每晚温水泡足后,先擦热双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涌泉,左掌按摩右涌泉,直到足心发热。每天临睡前按摩此穴,可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效果。按摩时要做到清静平和,才可事半功倍。

600-恢复的.jpg

< h3>足三里穴:人体保健第一要穴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前外侧下方凹陷处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的位置。

作用:足三里号称人体保健第一要穴,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之说。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常按揉足三里穴能预防和减轻很多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溃 疡、急性胃炎、胃下垂、呕吐、肠炎、便秘、胆囊炎、胆肾结石绞痛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对解除急性胃痛效果明显。

操作:以拇指每日按揉足三里2至3分钟,力度以感觉局部酸胀为宜。紧急情况下,如胃痛急性发作,而裤子穿得紧,可用笔尖隔着衣物刺激此穴,以症状缓解为度。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