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冷冬天”要来了?这些防病高招先收好!

寒露节气过后,很多地方迎来了降温,冷空气的持续发力,让不少地方都开启了「速冻模式」。

随着冷空气日渐活跃,关于「60年来冷冬天」的话题也接连刷屏,相信大家近都应该听说过或看到过这样的消息:

“今年或遇60年极寒冬天”

靠谱不?专家说:“冷”的定论还太早。

日前,中国天气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今年是否为冷冬现在仍言之尚早,而且即便是冷冬,具体怎么个冷法——是阶段性的低温,还是阶段性的雨雪冰冻,是某一个地区域的低温,还是大范围的气温偏低,都没有定论,所以不能轻言“寒冷冬天”。

是不是60年来冷冬天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但近日来多地遭遇降雨降温侵袭,感冒、呼吸道等问题高发,尤其是小朋友及老年人,免疫力比较低,更要做好防病工作!

预防感冒,记好“防病三字经”

1、穿暖点

早晚出门时要注意防寒,尤其要关注头颈部、腰背部、足部等部位的保暖,才能防住寒气。

2、喝杯茶

秋冬阳气弱,每天坚持早晚喝上一杯暖参茶,健脾暖肾,培补阳气,身体里的阳气充足,才能抵御外邪入侵。

3、搓鼻翼

每天早上起来或者出门前,可以先将双手手掌对搓,搓热之后用食指搓鼻梁的两侧,这里是迎香穴的所在。

中医认为刺激迎香穴能够祛风寒、通鼻窍,预防感冒。

4、泡泡脚

每天用热水泡脚15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即可,擦干水后再用手按摩一下脚底,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5、增免疫

人体大的免疫器官是肠道,补充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可以提升人体免疫力,给免疫加分!

预防感冒,这样艾灸

除了上文中说到的搓迎香穴可以预防感冒,艾灸大椎穴和风池穴也可以很好的预防。

大椎穴

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主治发热、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癫痫及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

风池穴

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个,风池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之一。

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等。灸之可解表散寒治感冒引起的头项疼痛。

哪些食物秋天要少吃?这些食物都来了解一下吧


秋季,这是一个比夏天冷,比冬天热的季节。正是因为这个性质,人会很容易出现健康问题。其中除了天气的因素,最影响人的就属饮食了,稍微吃错点什么就会产生连锁反应。那么,哪些食物秋天要少吃呢?吃哪些东西比较好呢?

秋天这些蔬菜要少吃

第一,寒性的蔬菜,例如冬瓜。虽然秋天比冬天气温要高一点,但也不是能吃冬瓜这类寒性蔬菜的。秋天本身也是有点寒性属性的,如果这时候吃寒性食物,很容易使寒性在体内过多的累积,导致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例如腹泻等等;第二,辛辣的蔬菜,例如生姜、大蒜等等。秋天本身就很干燥,人很容易出现缺水的症状。如果这时候还吃这些让人流汗的食物,人体内的水分就会过量地流失,从而损害人的肺,导致上火。

秋天这些肉类要少吃

第一,寒性水果要少吃,例如梨子。虽然梨子水分含量比较高,可以有效缓解秋天所带给人体的干燥属性。但是同样的,梨子也是凉性食物,吃秋天吃多了还是会导致出现一些肠胃问题。所以,不建议吃梨子;第二,一些湿热水果,例如芒果。因为秋天虽然有些干燥,但是湿气也是很重的。如果这时候吃湿热的水果,不仅会增加患风湿骨病的几率,同时也会使人上火。对人的健康是尤为不利的;第三,难消化的水果,例如枣子。秋天人的消化能力会因为天气原因而有所下降,如果这时候吃难消化的水果,就会加重人体肠胃的负担。

秋天吃什么比较好呢?

第一,莲藕。莲藕本身就有祛湿降火的功效,对付秋天这种湿气重而又干燥的季节最为合适。而且吃莲藕还能养胃护胃,增强人的消化能力。第二,韭菜。虽然吃完韭菜以后口腔的气味不怎么好闻,但是它对于人体消化能力的增强是毋庸置疑的。第三,豆芽。豆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秋天吃豆芽不仅能缓解人体因为秋天而导致的情绪低下,而且还能增强人的免疫力,使人能安全的度过秋天这个多病的季节。

冬季最易高发的这几种病,现在就该防起来!

天气越来越干,气温越来越低,一些疾病活跃了起来!

没错!呼吸道、胃肠道、心脑血管等疾病,每每入冬都会活跃起来。

防护措施你做好了吗?

流感病毒

每年10月以后,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流行季节,流感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会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甚至死亡。

再加上全球疫情还未结束,仍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如何预防?

1、勤洗手

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正确洗手是指在洗手时要用肥皂或洁手液,洗手时间至少20秒,要用流水冲洗净,保持一人一巾的好习惯。

正确洗手可以有效的预防流感、新冠肺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等传染性疾病。

2、戴口罩,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出门戴口罩,保障个人安全;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胃病

冬季本身就是一个胃病好发和容易复发的季节。一不小心,“新、老胃病”就会找上门来。

之所以天寒地冻时容易犯胃病,是因为寒冷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身体受凉后,血液中的组胺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都有所下降,也就会出现反酸、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了。

除了上面说到的原因,随着气温一再降低,人们的食欲也会随之旺盛,食量大增,一旦暴饮暴食就会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导致胃病的发生。

如何预防?

1、合理饮食

一日三餐要定时,早上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吃少。对于老年人,由于脾胃功能已趋虚弱,消化能力逐渐减退,更要注意吃得适度,不吃少吃生冷、粘硬食物。

2、艾灸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是能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要穴。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中风

天气转冷的时候,我们体内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而那些动脉硬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就很容易因为血管堵塞或者血管破裂而出现中风了。

所以入冬后不得不防的,还有中风。

中风后的病人轻者失语、偏瘫、口眼歪斜,重者失去了性命。这种致残、致命的疾病十分可怕。

据统计发现,只要出现以上一过性脑缺血的症状,一个月内发生中风的概率很高。而中风的病人中60%-70%有中风先兆。所以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多留心是否中风:

1、头晕头痛

忽然头晕头痛、视物旋转甚至复视,还伴有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很快恢复正常。

2、单侧眼睛忽然看不见

但在几秒钟后恢复视力,这在医学上称一过性黑矇,可能是短暂脑缺血发作引起的视力障碍。

3、突然出现半身麻木乏力

这种症状以手足部位最为突出,是颈内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所致,从而影响了偏侧肢体活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4、双腿突然发软,甚至跌倒

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双腿突然发软,甚至跌倒,但爬起来后步态又如常,这也常是脑干缺血的表现。

如何预防?

1、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

吸烟、过量饮酒、高脂饮食、久坐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都会提高发病风险。

饮食成分中应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多吃水果、蔬菜、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

适量进 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状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2、经常艾灸,预防大于治疗

艾灸足三里穴和悬钟穴,对预防中风,特别是缺血性中风,具有特别的功效。

中医认为,由于气虚,导致血行无力,于是就容易发生血瘀,导致缺血性中风的发生。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足阳明胃经被称为“多气多血”的经络,艾灸此穴,具有显著补气之效。

悬钟穴在足部外踝尖直上3寸处。此穴又名“绝骨穴”。

中医认为,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因此,灸绝骨穴,能发挥补髓充脑之效,达到预防脑病之效。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