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手相“不好看”,短命的几率很大

导读: 手相预示着哪些疾病 1、感情线看肝癌信号 2、指甲看高血压信号 3、从手掌看脑溢血信号 4、从指甲看糖尿病信号 5、从手掌看心脏病信号 结语:

手相预示着哪些疾病

1、感情线看肝癌信号

生活中,我们常常说要帮别人算命,算事业、算健康、算婚姻、算感情,尤其是很多小姑娘,感情线则是必看的手纹,那么你知道感情线关乎肝部健康吗?在手诊中,我们可通过一个人的感情线来判断这个人的肝部状况。如果感情线上有许多细、短线横切,水星丘胀高、有很多模糊不清的纵横小纹、感情线细薄或有断口,并且健康线模糊细浅、有岔线,金星丘或月丘发红,有红、紫、茶色斑点,多半显示这个人的肝脏不好,其可能是初期肝癌的症状。此外,肝部不好的朋友,还会出现手掌面血色较淡、有暗红或紫斑、三才纹(天、地、人纹)多呈黄色或褐色。身体状态随徵状出现而渐感不佳。金星丘、月丘见斑点,多是肝病并发黄疸现象。

水星丘:水星丘位于小指下方,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才艺,情绪和表达能力,是对一个人具体细微处的展现。

金星丘:金星丘手相代表健康活力激情,金星丘就是生命线与大拇指下端边缘包围的地带。  

月丘:月丘在小鱼际靠近掌根侧,手腕横纹以上,即乾位所在的位置。

2、指甲看高血压信号

指甲看健康,可谓老生常谈,很多人或多或少的都会从指甲上了解一些人体的健康信息。比如通过指甲的颜色、小月牙的大小来判断一个人的气血情况。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指甲、手掌上获知一个人的血压情况,一般来说,如果指甲有纹,弯月部分宽阔,生命线呈现杂细、有扭结,下向线淡薄,横截的障碍线及向下的叉线增加,则可说明人体的血压偏高,有高血压的倾向。

3、从手掌看脑溢血信号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脑溢血的可怕性多为大家所知。在临床上,脑溢血与三高,尤其是高血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文我们已经得知高血压的手相特征,假如高血压手掌整体变作茶色,大家就要注意了,因为这可能是脑溢血的前兆。如果天纹、地纹、人纹带暗褐色,沉滞的颜色用指压也消不去,生命线纹浅,看去宽而不紧,智慧线粗细随处变小,或出现断口,这多半就可判断为脑溢血信号,此时患者一定要去医院诊断,并做好良好的防治措施。此外,断掌的智慧线较多见,中指下方或月丘下部,出现模模糊糊的星形线或杂乱线集聚,则多会中风。木星丘比其他丘特别高出,表示食欲强而血质多,很容易患脑溢血。

4、从指甲看糖尿病信号

一般来说,糖尿病病人的指甲会呈现匙形,即手指甲中间向下凹陷,如同汤匙一样,整片指甲变成平坦或匙状。这种指甲的产生大多是由于机体铁质不足、甲状腺障碍,风湿热等造成。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原因,在食材选择上非常受限,即以引起进食性贫血,从而出现匙形指甲,所以对于指甲往里凹陷的朋友来说,一定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饮食状况和健康状况。此外,若月丘上有横线和半月形短线,则可判断为糖尿病,而长期患糖尿病的,生命线会不圆曲或直线向下,或呈凹曲状。

5、从手掌看心脏病信号

人体的手与脚都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十个手指及手掌的不同部位分别反射着十二官(即五脏六腑加心包络)的健康状况。一般而言,5个手指有6条静脉循行。心、肺、心包、三焦等经络在手指尖部起始交接,其中中指与心脏关系最为密切,其关联心脏,主头顶部头疼。此外,我们还可通过手掌颜色来观测心脏状况,比如心脏病患者的手掌颜色往往偏红色,根据病情情况不同,色泽会加深或变 紫、青白,唇色也和掌色差不多。心脏病患者的还会出血手掌浮肿、指尖麻痹的现象,而出现蝌蚪状指头大多是先天性心脏病。对于吸烟或煤烟吸收过度所致心脏病患者,其手掌则会有灰尘暗斑散布。

结语:

不管是任何疾病,每一种疾病都直接威胁着人的健康与生命。通过手相来观测自己的身体健康,不仅简单易行,更是对生命负责任的表现。所以希望大家每天都能抽出一两分钟来看看自己的手相变化,从而做好防治工作。

能不能长寿看身体这几个指数 7大尺寸决定寿命长短

人体7大尺寸决定寿命长短

1颈围

达标值: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一般颈围与小腿肚围相等

测量方法:将皮尺水平置于颈部最细的部位进行测量,即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至前面的喉结下方。

多项研究发现,颈围是测量人体上半身脂肪的“天然方法”之一,而上半身脂肪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美国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学会专家调查了3300名平均年龄为51岁的志愿者,结果显示,男性颈围每增加3厘米,体内高密度脂蛋白(俗称“好胆固醇”)平均降低0.12mmol/L,女性降低0.15mmol/L,这将导致细胞内更多的胆固醇无法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也就是说,脖子变粗意味着血脂异常的可能性更大,患心脏病的风险更高,双下巴、脖子短粗都可能是心脏不健康的信号。

颈围还与睡眠呼吸暂停有一定关系。患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人群中,肥胖者居多,而脖子粗的人往往全身整体肥胖,如果还存在气道狭窄,那么患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几率相对更大。专家表示,即使体重正常,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颈围,如果感觉项链变短,或衬衫领子变紧了,就应该注意。除了保证健康的饮食,还要适度运动,减少体内脂肪,尤其是上半身的脂肪。

2腰围

达标值: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测量方法: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不要收腹,呼吸保持平稳,皮尺水平沿肚脐上缘和肋骨以下的部位围绕腰部1圈,测量腰最细的部位。

腰围是衡量一个人寿命长短的重要指标。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医院等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对4.46万名女性的患病记录、腰围等分析发现,腰围超过89厘米的女性比腰围小于71厘米的女性,早亡风险高79%。腰腹部还是肾脏、胰腺、肝脏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如果脂肪过多,就会破坏胰岛素系统,加大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不仅如此,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有报告称,腰围每增加1英寸,患癌症的风险就增加8倍。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那些体重达标的人,如果腰上堆积太多脂肪,也同样有较高的心脏病发作风险。久坐不动、饮食不良以及遗传因素是造成水桶腰的主要原因。卫计委颁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专家建议,腰围超标的人应尽快改变生活方式,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每周至少5天做中等强度的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同时,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

3身体质量指数(BMI)

达标值:18.5~23.9

计算方法: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按照200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BMI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BMI在20~22之间为成人的理想体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中、日、韩等东亚人的BMI在22.6~27.4死亡风险最低。

4腰臀比

达标值:男性<0.9,女性<0.8

测量方法:测出腰围后,再环绕臀部最宽处测量出臀围,两者相除即得腰臀比(腰臀比例=腰围/臀围)。

“腰臀比”是判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涉及欧洲9个国家超过35万人的研究发现,与BMI相比,腰臀比可以更准确地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标准。研究显示,腰臀比每增加0.1,男性早亡几率增加34%,女性增加23%。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推荐的评价方法是,当男性的腰臀比大于 等于0.94,女性的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82时,其患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邢小燕教授表示,中国男性腰臀比高于0.9,女性在0.8以上,可能就说明内脏脂肪过剩了。这类人除了进行运动,更要注意饮食上少精多粗,把一部分精米白面换成豆类、粗粮,少吃肥肉和油炸品,把炒、炸的烹饪方式改成蒸煮、炖等。

5体脂率

达标值:男性15%~20%,女性25%~28%

测量方法:有需要的人可以去健身场馆或医院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

大部分人会通过体重来判断自己是否肥胖,其实并不准确。苟波指出,判断是否肥胖更准确的标准应该是体脂率,即身体中脂肪占总体重的百分比。脂肪对人体构成非常重要,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健康。一般来说,男性体脂高于25%,女性高于30%属于肥胖,会引发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体脂率过低,即男性低于5%,女性低于13%,可能引起身体功能失调。

很多人一说减肥就认为是减体重,这其实是个误区。控制体脂率才是健康减肥的关键。减肥最好做全身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爬楼梯、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也可以配合仰卧起坐、哑铃等局部运动。每次运动最少持续半小时。同时,改变久坐、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6大腿围

达标值:46厘米~60厘米

测量方法:用皮尺水平围绕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进行测量。

一般大腿和小腿的粗细没有统一的健康标准,只要与整体身材匀称即可,但大腿要比小腿粗一些。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研究人员在12年里,通过分析257名男性和155名女性的身高、体重、大腿围和疾病情况后发现,与大腿围接近60厘米的受试者相比,大腿围小于46厘米者死亡率增加3倍,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2倍。研究人员认为,大腿围的长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细,心肌重量也较轻。研究同时发现,大腿围太粗,肥胖的几率会增加。因此研究人员给出了参考建议——理想的大腿围应为60厘米,不要低于46厘米。

7小腿围

达标值:>33厘米

测量方法:用皮尺水平围绕小腿最丰满处进行测量。

法国一项研究发现,小腿围小于33厘米的女性,患有颈动脉斑块的风险相对更高,而这是中风的一个已知风险因素。如果小腿更加粗壮,那么小腿肚上的皮下脂肪就会提升并储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的脂肪酸,以避免颈动脉斑块形成。所以,小腿太细对健康不利,尤其是女性,应适当运动强健小腿。

大多数人不知道这菜的神奇之处,餐桌常备三种救命菜

桌常备三种救命菜

小白菜

小白菜又称上海青或油白菜。

小白菜是钾元素的一个最佳来源,而钾元素有助于增长肌肉和保持血压处于正常水平。它还富含多种维生素,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增加白细胞的活性和提高人体对毒素所产生的反应。

食用方法:

把小白菜茎下端的白色部分切碎,用鸡肉或蔬菜汤和芝麻油炖焖;2分钟后加入小白菜的叶子,再煮2分钟就可食用。

甘蓝菜

甘蓝菜含有能对癌症起到控制作用的化合物(芥子油甙和山柰酚)。研究人员认为,这两种化合物能抵御癌症,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降低血压,增强骨骼力量和减轻人体内的炎症。

甘蓝菜还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两种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眼部疾病和与老化相关的视力丧失。

食用方法:

把甘蓝菜和切碎的洋葱用旺火短时间煸炒。

豆瓣菜

豆瓣菜又称西洋菜或水田芥。一把豆瓣菜就能满足人体每日对维生素K的推荐摄入量。

如果能坚持每天都食用豆瓣菜,持续两个月,就能减轻白细胞所受到的损伤,减少患癌症的风险,使甘油三酯的含量降低10%。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