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这是真的吗?

导读: 手机壳中致癌物的来源有哪些 苯和甲醛对人体有何危害 手机壳能延长手机使用寿命吗 如果要使用,该如何选购 测试1 使用手机1小时手机壳平均45度 测试2 手机壳加热到45度会释放苯和甲醛 别在被窝里玩手机 手机壳不能延长手机寿命 手机套有国家检测标准吗 现状:手机套尚无检测标准 建议:选手机套要一看二闻三手感

  现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产品越来越多了,人们喜欢用手机套来保护手机,以免刮花手机。但是,最近听说手机壳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这是不是真的呢?手机壳到底能不能用呢?最可能有毒的手机壳是哪种呢?我们该如何挑选手机壳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解答下吧。

  手机壳中致癌物的来源有哪些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手机壳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硬壳的,还有一种就是软壳的,其中,软壳的主要材料是硅胶类,这种材料本身是没有毒的;硬壳的主要材料就是聚氨脂、聚苯脂、碳酸酯等PC材料类,这种材料用的也是非常多的。

  手机壳主材料本身无毒,也无色,但为什么部分手机壳存在甲醛呢?来源有二:1.多数手机壳的材质是塑料、硅胶和皮革,在合成过程中通常要使用甲醛,残留甲醛会以游离形态存在于手机壳中,无论是否受热都会向外界挥发。2.许多款式复杂的手机壳,比如皮革翻盖式或各种卡通造型的,需要用到粘贴、印花、固色等工艺,胶黏剂中往往存在尿素甲醛树脂,在温度过高时就可能分解。

  塑料手机壳在常温下是稳定、无毒的,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手机壳中的“苯”、“醛”等物质会变成游离状态,会释放到空气中,具有一定毒性。

  苯和甲醛对人体有何危害

  ①苯和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致癌物质,这两种物质属于易挥发性有机物,它们会从手机壳中“逃”出来。

  ②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会引起头痛、头晕、乏力、免疫力降低,并出现瞌睡、记忆力减退或神经衰弱、精神抑郁等。

  ③长期慢性接触苯则可能损坏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

  手机壳能延长手机使用寿命吗

  事实上,使用手机壳并不能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有资料显示,手机壳会影响手机的散热功能,同款手机如果不套壳可以使用3年以上,而套壳最多使用2年。因此,绝大多数手机壳没必要用。

  如果要使用,该如何选购

  如果我们非要用手机壳的话,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先要注意它的购买渠道,然后还要一看二闻三手感。

  首先,尽量不要选择颜色过于鲜艳的手机壳,因为颜色鲜艳的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属,经常接触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对肾脏、肝脏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其次,有刺鼻气味的、呛眼睛的要小心。

  最后,手感过软或过硬的、掉色的都要慎选,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很可能残留苯类有机溶剂。建议最好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纯皮革或硅胶材质手机壳,不要选择塑料制品。

  此外,打电话、玩手机游戏或看视频,最好在通风处进行;打电话时尽量使用耳机;尽量避免儿童接触手机壳。

  实验证明手机壳含致癌物质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给手机“穿”上一件外壳,既彰显个性,又防止手机外表磨损。不过,央视《是真的吗》节目调查小组的实验让很多人震撼:这些外表或可爱或华贵的手机壳竟然含有致癌物。江苏省肿瘤医院的专家说,甲醛确实是致癌物,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在户外或者通风的环境下对身体影响不大,如果在被窝里等狭小的空间内,甲醛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测试1

  使用手机1小时手机壳平均45度

  节目组从地摊和商场购买了塑料、硅胶及皮革这3种常见材质的手机壳,其中,商场购买的手机壳都是品牌信息齐全的产品,而流动摊贩销售的手机壳没有标注生产厂商的名字。节目组将这些手机壳,送到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室内空气检测室进行了检测。手机壳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真的会释放致癌物质吗?

  节目组找来6位热心市民,请他们按照平时的惯用方式,打电话、刷微博、玩游戏……测试平时正常使用手机时,手机壳的温度能达到多高。

  1小时后,节目组用红外线温度测试仪,测试每部手机的最高温度,6个手机壳外部的最高温度为39.3度~48.4度。手机壳平均45度。

  测试2

  手机壳加热到45度会释放苯和甲醛

  实验人员将实验舱温度加热到45度,然后把手机壳放进去,1小时后6个手机壳被加热释放出的气体收集完毕。随后,实验员对这些气体进行苯、甲醛含量分析。

  6个手机壳,无论是在流动摊贩还是在商场购买的手机壳,都释放了致癌物质苯,释放量在0.0191mg/立方米~0.0494mg/立方米之间。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对苯的浓度限制规定是0.011mg/立方米,实验时将手机壳密闭加热了1个小时,这样得出的苯释放量要比日常使用的情况高一些,基于这样的原因,手机壳的苯释放量并不算大。不过,地摊上买来的塑料手机壳苯释放量更高,为0.0494毫克/立方米,而商场买来的皮革手机壳苯释放量则为0.0191毫克/立方米。

  此外,还有4个手机壳甲醛超标。实验员用相同方式检测,2个硅胶手机壳、2个皮革材质的手机壳甲醛释放量都高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0.1mg/立方米,其中,甲醛释放量最高的皮革材质,甚至达到0.25mg/立方米,是室内空气国家标准规定值的两倍多。

  苯和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致癌物,属于挥发性有机物,会从手机壳中释放出来。苯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大,国家采取了监管措施限制苯的使用,多用苯的同系物来取代苯作为有机溶剂,如果这些有机溶剂的纯度不高,那么其中可能会含有一定的苯。而甲醛可能来自手机壳上使用的粘合剂,也可能是硅胶壳使用的材料不够稳定散发出来的。甲醛也是强致癌物的一种。被确定为1类致癌物(即对人类及动物均致癌)。

  别在被窝里玩手机

  手机套里的甲醛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专家告诉记者,他们没有做过实验,手机壳里究竟有无甲醛等致癌物,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太劣质的手机外壳,对身体肯定没有好处。

  据介绍,甲醛是一种致癌物,长期大剂量地吸入,可能引起白血病,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释放得也越快。如果浓度过高,人会感觉头昏乏力。假如你所用的手机壳里含有甲醛,在室外、办公室等大环境下,不会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但是,如果到了一个狭小的空间,比如大家常常会在被窝里打电话发信息玩手机,你的手机壳含有甲醛,可能就会影响身体。

  手机壳不能延长手机寿命

  事实上,使用手机壳并不能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有资料显示,手机壳会影响手机的散热功能,同款手机如果不套壳可以使用3年以上,而套壳最多使用2年。因此,绝大多数手机壳没必要用。

  提醒广大网友,如果非要用手机壳,一定要注意购买渠道,首先,尽量不要选择颜色过于鲜艳的手机壳,因为颜色鲜艳的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属。手感过软或过硬的、掉色的都要慎选,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很可能残留苯类有机溶剂。建议最好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纯皮革或硅胶材质手机壳,不要选择塑料制品。此外,打电话、玩手机游戏或看视频,最好在通风处进行;打电话时尽量使用耳机;尽量避免儿童接触手机壳。

  手机套有国家检测标准吗

  “2013年超强致癌物就是整天套在手机上的外壳”,近日,一则关于手机套被加热后会释放致癌物质苯的帖子在网上流传,“随着接打电话收发微信,苯就随着呼吸道直接进入了你的五脏六腑,手机温度越高,苯就释放得越厉害”。

  一些手机套销售店的店主表示,如果产品含有苯乙烯、聚类乙烯等聚合物,正规品牌的厂家都会在包装上注明,现实中他们确实也从未追究过货源是否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对此,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潘伟斌说,工艺加工和原材料都可能引发致癌物质,特别是塑料添加剂以及聚合物反应不完全时,会引发致癌,建议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手机套。

  据介绍,苯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表现为无色液体,且具有明显的香味。然而,手机套等产品中所含的并非纯苯,而是苯基类高分子聚合物等。手机外套究竟是否符合质量要求?一位手机外套生产商说:国内手机套软壳一般用TPU/TPE(硅胶),硬的用PC/PC/ABS(塑胶),除了卤素、苯,塑胶制品中的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增塑剂中的2-苯二酸-二戊基酯都是致癌物质。形形色色的手机套因为颜色各异,需要添加色粉、色母、黑种等,这些物质对人都有影响。他坦言:“有些手机套是地下加工厂生产,为了节省成本,乱加添加剂是很正常的现象。”

  现状:手机套尚无检测标准

  查阅相关部门网站,发现并无“手机套”类产品的检测报告。一名相关部门人士指出:“国家没有就手机保护套这类产品出台相关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所以无从检测。如果非要检测,可以找第三方机构,但花费需要近千元。”

  目前,由于适用范围广,已有不少专家呼吁尽快出台有关“手机套”的国家标准。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尽量避免购买色彩鲜艳或所谓“皮质”的手机套,因为二者有害成分的含有量相对更高.

  建议:选手机套要一看二闻三手感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建议,选购这类产品时,要注意尽量回避那些颜色过于鲜艳的手机套。不要颜色太花哨的,特别鲜艳的要小心。有刺鼻异味的,或者闻起来恶心的,或者呛眼睛的,要小心。拿手摸,过于柔软的、掉色的,或者摸完之后感觉手上有刺激的、异味的,或者摸完特别硬,强度特别大的,这些都要小心。不过还是建议大家选择购买正规品牌的产品。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手机壳,含有害物质非常少,对身体影响甚微,市民可以放心使用。

药补不如食补,这些食物中含有很高的钙质你造吗?

这些食物中含有很高的钙质你造吗?

中国人普遍存在缺钙的情况,很多人会因为缺钙而出现生长缓慢的情况,那么大家知道含钙高的食物有哪些吗,含钙高的蔬菜是什么呢,含钙高的水果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钙对于所有人都是不奇怪的,普遍的钙这个词一点也不夸张,这样的情况也说明了钙对我们健康的意义,那么我们在钙的时间除了服用保健品,还需要知道什么成分钙含量高的一天三餐。

1、牛奶

牛奶含有丰富的钙,还含有磷、铁、锌、铜、锰、钼含量很高。

2、荠菜

荠菜含钙很高,还含有维生素A,B,C,D等。荠菜有开胃消食,提神醒脑,解毒消肿的功效,还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可以经常食用。

3、芝麻

芝麻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钙比蔬菜和豆类都高,经常食用对骨骼和牙齿都有益,芝麻还含大量的油脂,有很好的通便作用。

4、虾皮

虾皮含有丰富的钙,老年人经常食用虾皮可以预防自身因为缺钙而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状,还可以增强食欲,提高抵抗力。虾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和氨茶碱等成分,对体弱多病的人可以很好的调养。它还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含量,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心肌梗死等症状的发生,可以经常食用。

5、紫菜

紫菜含有丰富的碘,含钙也非常的高,还含有胆碱,铁能够增强记忆力,治疗贫血,促进骨骼生长和保健,提高免疫力,还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

6、黑木耳

黑木耳含有丰富的钙。有降血压的功效,还有益气,充饥,增强智力,抗癌等功效。还可以清理肠胃的灰尘和杂质,同时还有帮助消化纤维类物质的功能。

7、海带

海带含有丰富的钙、碘,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8、黑豆

黑豆含有丰富的钙,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黑豆不含胆固醇,只含有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可以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的含量。黑豆有软化血管,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的作用。

9、燕麦

各种谷类粮食当中,以燕麦的钙含量最高,达精白大米的7.5倍之多。尽管燕麦中的钙吸收率不如牛奶中的钙,仍然对预防钙缺乏有益。如果将燕麦和黑芝麻一起熬成美味的粥品,补钙效果更佳。

10、芸豆

每100克带皮芸豆含钙达349毫克,是黄豆的近两倍,用五香芸豆、话梅芸豆作为零食或开胃小菜,不失为一种好的补钙方法。

11、芝麻酱

芝麻磨制成芝麻酱之后,消化率大大改善。吃一大勺芝麻酱(约25克),其中所含的钙可达200毫克左右。芝麻酱可用来做凉菜调味汁和涮羊肉调味酱,也用在花卷、烙饼、火烧等面点中。

12、榛仁

榛仁在各种坚果中含钙量最高,每100克炒榛子的钙含量高达815毫克,能够满足成年人一天的钙需求量。但坚果类能量普遍偏高,每天一小把即可。

13、泥鳅

同等重量下,泥鳅的钙含量是鲤鱼的近6倍,是带鱼的10倍左右。泥鳅烧豆腐将泥鳅和豆腐两种含钙丰富的食材合二为一,绝对是补钙佳肴。

14、豆腐

豆腐是植物食品中最好的补钙食品。大豆本身含有不少钙,凝固豆腐的时候还要加入含钙的凝固剂,所以不喝牛奶的人大都会有意识地多吃豆腐。然而,内酯豆腐却不是钙的好来源,因为其中没有添加含钙凝固剂,而 是使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的。同时,内酯豆腐水分太多,蛋白质和钙含量都很低。除了内酯豆腐,“日本豆腐”也不可用于补钙。

15、动物骨头

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鲜汤。

16、蔬菜

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这种东西家家都有,竟然是致癌元凶?揭秘背后的真相!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聊厨房常用的一味调料——味精和鸡精。平时做菜,大家都喜欢放一点,味道特别鲜美!但最近一直有传闻说味精有毒会致癌,那味精到底能不能吃?

味精、鸡精是什么?

要了解鸡精、味精是否危害健康,就要搞清楚味精、鸡精究竟是什么?

味精、鸡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

味精的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钠,鸡精中也含有40%的这个成份。谷氨酸钠就是小麦、玉米等食物经过微生物发酵提取后,产生的一种叫谷氨酸的氨基酸,这种物质与钠(也就是盐的主要成份)结合后就形成了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存在于葡萄、番茄这些水果中,既然葡萄、番茄无害,那么味精也是能吃的。谷氨酸钠经过水解后形成谷氨酸,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谷氨酸,比如牛奶、鸡蛋、猪肉等等。所以“味精有毒”论不攻自破。

味精致癌?谣言!

那味精鸡精会致癌的流言是怎么来的呢?这还是和味精、鸡精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有关。

这种物质加热到120℃以上时,可能产生焦谷氨酸钠,也就是传说中致癌的“罪魁祸首”。但一般情况下,炒菜的温度是不会超过120℃的,所以味精还是相对安全,我们只要在下厨的时候正确使用,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既然不致癌,能不能随便吃?

既然味精、鸡精被证明是无毒、无害,那是不是就能随便吃了?当然不能!除了需要控制量以外,有三类人建议少吃。

哺乳期妈妈和婴幼儿

味精、鸡精中的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人体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锌是宝宝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妈妈应该少吃或不吃味精。

儿童

当味精吃的量过多,会抑制人体的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释放激素,从而妨碍骨骼发育。

60岁以上的老人

味精、鸡精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钠,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味精吃多了会口渴。60岁以上老人对钠的食用还是比较敏感,所以,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病人应少吃或不吃味精。

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味精?

刚刚也有提到高温会增加味精、鸡精致癌的风险,那生活中怎么避免呢?

注意烹饪方式

我们知道水沸腾的温度是一百摄氏度,所以尽量采用蒸、煮、炖的烹饪方式,降低鸡精味精中的谷氨酸钠转变为焦谷氨酸钠的比例。

延缓放味精的时间

味精一般在菜出锅之前放入,因为炒菜时油的使用,菜出锅前的温度都是很高的,建议炒青菜时,关火十秒钟以后放味精;做荤菜时候,关火两分钟以后放味精或者不放味精。

每天不超过1.8g

味精和鸡精含有大量钠盐,过多食用对身体是没好处的。最新欧盟标准味精每天的摄入量需不要超1.8g也就是三分之一啤酒盖的量。

不用味精如何提鲜

其实我们生活中,可以利用一些天然食物自制调料,不仅让味道更鲜美更有营养。

香菇粉增鲜

炒菜的时候加点香菇粉,可以为菜提升鲜味。

食材:香菇

做法:把香菇洗干净切成小块后用微波炉烘焙干,然后放到料理机中打成粉末,最后装入玻璃瓶中备用,炒菜时加一点就可以了。

小鱼干提味粉

这个比较常用的方法,在做海鲜汤的时候放一点,特别提味。

食材:小银鱼干

做法:将小银鱼干去掉内脏,烘干后打碎成粉末,放在密封瓶中保存。不过小鱼干都含有盐,用它来提味的时候 用盐就要比平时要少放点。

讲了这些,相信大家对于鸡精味精也有了自己最科学的判断。希望大家能看到、学到,并且用到生活中,让我们拥有天然健康的生活吧!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