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灸越虚?艾灸分阴阳,你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

从中医理论来讲,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之分,就人体而言,精、血、津液为阴,气为阳。

艾灸也不例外,灸之前也要分清楚自己是阴虚体质还是阳虚体质,不然有可能适得其反。

如果你是热性的体质,还一直灸壮阳气的穴位,那就可能要加重病情了,这样一来反而对身体有害!

那么,什么是阴?什么是阳?

什么是阴,什么是阳?

简单的说,气为阳,血为阴。阳为热气,是火;阴为体内津液,为水。

阳气盛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火气大了,阳为热,身体老热着,就好像你烧水,水开了也不把壶拿下来,总在那咕嘟着,水就越烧越少。

而这体内水液就代表阴的,阳热太盛了,身体就会表现出干燥,发热,咽干,眼涩,这就是阴虚的表现,体内的水液成分就少了,不能滋润器官和内脏了。

反之,要是阴气太盛了呢,阳就不足了,阴的特点是寒,体内的阴气太重了就会导致身体机能减退,产热不足,手脚冰凉,怕冷。

阴阳失调,百病始生!

怎么区分阴虚体质和阳虚体质?

有专家总结为:“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但热、冷等仅是个别现象,阴虚阳虚究竟有什么区别,我们仍要细讲开来。

1、阳虚:阳虚生外寒、阳气不足的寒性体质

中医把经常畏寒、手脚冰凉的一类人归为阳虚体质。

阳虚应该说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了肾阳、脾阳、心阳等。讲的通俗一点,就是人体的生命之火不够旺盛。其中,肾虚与阳虚的关系最为密切。

阳虚体质和寒性体质接近,为阳气不足,有寒象,表现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嗜睡乏力,易腹泻,排尿次数频繁等。

身体内的阳气不足,生命之火便不够旺盛,身体就不能抵御自然界风寒湿冷的侵犯等。

阳虚是最适合艾灸的了,这点大家都知道,艾灸大椎、命门、关元、涌泉都是可以补阳。

阳虚的艾灸建议:

阳虚体质的人主要以温补阳气为主,可常艾灸大椎穴、命门穴、肾俞穴、关元穴。

大椎穴

称为“诸阳之会”,不仅有益气壮阳的作用,当阴阳相争的时候,还能够调节阴阳,使之平衡。

命门穴

为督脉上的阳穴,命门之火也是人体阳气,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

艾灸本穴有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

肾俞穴

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部,可以补中气,消除中焦障碍,让火气往下焦走。

主要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作用。

关元穴

关元穴是足三阴、任脉之会,主要有补肾培元、温阳固脱的作用。

2、阴虚:阴虚生内热、阴液缺乏的热性体质

阳盛阴虚的人代表体内的水分不足,水少则火旺,因此体内总会有一些莫名的火气,动不动就口腔溃疡,要么没原因的手脚心发热,胸口烦热。表现为喜冷寒、小便黄赤、烦躁易怒、便秘、口咽干燥、舌红苔黄。

俗话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虚不是凭空生出来的,它的源头往往就是阳虚,阴阳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很多灸友存在下寒上热的情况,就是因为中下焦的寒气太重了,阳气走投无路被逼到上焦,表现出来往往就是上火,岂不知下焦还是寒的呢!

故而阴虚并非不可以艾灸,只是与阳虚的艾灸有所不同,并且艾灸强度也要更低一些。

阴虚的艾灸方法:

阴虚其实就是人体内的津液不足而导致阴阳不平衡。

人体的津液属于“阴”的范畴,是有形的,并可以流动,能滋润和营养机体。除了津液, 体中的血液也属于“阴”的范畴,中医解释说“津血同源”,津液和血液有着互相依存的关系,津液缺少了,会累及到血液。

所以,阴虚体质的人主要以滋阴为主,可常艾灸太溪穴、涌泉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太溪穴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是肾经的原穴。主要用于调理人体先天不足,有清热生气的作用。

涌泉穴

是肾经的首穴,主要有滋阴潜阳、宁心安神、强筋健骨的作用。有引火归元之妙,可以调和阴阳。

三阴交穴

主要有调和气血的作用,适用于月经不调、小便不利、肾虚,主要作用于中下焦。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能滋长气血,补肾益气。

不分阴阳,灸了也白灸!

《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

生命是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彻底打破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想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

所以养生要懂阴阳,该补阴时补阴,该补阳时补阳,这样才是养生基础之法。掌握了这套法则,艾灸起来就能事半功倍!

腰膝酸软到底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腰膝酸软可能是肾阴虚引起的,也可能是肾阳虚所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来区分。肾阳虚患者还会出现四肢发凉、怕冷水肿、面色苍白、自汗遗精、小便清长、夜尿增多等症状,治疗上可用同仁堂锁阳固精丸。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腰膝酸软的情况,除了应用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进行饮食调理,比如多吃一些坚果、山药、羊肉、栗子、黑芝麻以及核桃等。 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用药知识,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

分不清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怎么补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中医的范畴,分不清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需要就诊,根据具体的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补。

1、阴虚:

常表现为脱发、失眠、多梦、睡着之后出汗、月经量少、身体瘦弱、尿黄、大便干、经常便秘等症状,同时伴有遗精、早泄等现象,需要遵医嘱服用天王补心丹、养阴清肺丹、杞菊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进补。

2、阳虚:

常表现为怕冷、身体代谢慢、没有精神、失眠健忘、消化不良、腹泻、大便稀、浮肿等症状,同时伴有阳痿现象,需要遵医嘱服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理中丸等药物进补。

平时需要注意三餐要定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饮食以清淡营养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