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和拔罐哪个去湿气 这篇文章告诉你

  刮痧和拔罐哪个去湿气

  祛湿,这是坊间对拔罐和刮痧主要功能的认知。殊不知这是一个巨大的误会!这两种中医传统疗法,其主要作用都不在祛湿,祛湿的作用也不明显!

刮痧拔罐能去湿气吗 去湿气拔罐 还是刮痧刮痧拔罐去湿气

  人们不仅误解了拔罐和刮痧,还喜欢将“湿气重”挂在口边,身体困倦、懒怠动、上火、出湿疹都会被归类为湿气重,其实也未必如此。

  拔罐的目的不在祛湿

  “拔罐可以祛湿排毒,这是坊间对这种疗法最大的误解。”在中医辨证中,拔罐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负压的挤压作用,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渗透到局部组织,疏通瘀滞,达到调理身体平衡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并不在祛湿,而在于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解毒等。因此,拔罐常被用于治疗经络不通的相关疾病,例如月经不调、颈肩腰腿痛等。同时,拔罐还有“泻火”功能,常用来治疗各种实症,包括热症和寒症。

  刮痧的目的也不在祛湿

  刮痧与拔罐的原理相似,“刮出痧”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在经络、穴位上治疗,对于发烧、中暑、感冒等实症有较好的疗效,也能很好地缓解上火等热症。相比之下,刮痧作用在浅部,而拔罐的作用更深层;并且刮痧只能用在有实症、热症的人群身上,老人、小孩、体弱者,不建议刮痧,孕妇禁用。

  祛湿主要靠内治

  祛湿主要靠内治,先利湿再调脾胃

刮痧拔罐能去湿气吗 去湿气拔罐 还是刮痧刮痧拔罐去湿气

  很多人以为拔罐能够快速除湿,其实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中医所讲的‘湿’的本质是水。”湿气主要通过大小便、汗液排出。拔罐和刮痧虽然主要目的不在祛湿,但也“拔”出部分的组织液,有一定的祛湿作用。但由于出来的水分不多,祛湿作用其实十分有限。拔罐相对好一些,刮痧几乎没有祛湿的作用。

  “祛湿主要靠内治,而非外治。”,湿气重的患者首先要辨证湿的类型,可以采用利湿的药物,缓解表面症状。由于湿气重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蕴化功能不足,因此,祛湿之后,还得调理脾胃,从根本上改善体质。

  “拔出来的、刮出来的痧颜色越深,证明体内的湿气越重!”

  湿气重的典型症状

  舌苔白厚、舌苔黄厚、口中粘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倦怠乏力、肌肉酸疼、大便黏滞等。

  拔罐颜色越深越黑湿气越重

  都是传说!颜色与血液、拔罐力度有关!

  如果说拔罐、刮痧的主要功能不在祛湿,那出来的“痧”的颜色有深有浅、有红有紫,这又是什么缘由呢?要解释这点其实很简单。

  首先,不同人的血液颜色不同,肤色也不同,出来的“痧”的颜色自然会不同。其次,出痧颜色深不深,还与拔罐的负压力有关。例如中医拔罐除了用火罐之外,还有竹罐、抽气罐等。其中,竹罐是在水中去氧,没有火罐的温度、排气的压力也相对较小,不仅操作不便,而且不够“给力”,出痧颜色容易偏浅。

  身体湿气重怎么办?

  以下给大家推荐几个是不错的祛湿穴位。

  取曲池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

  取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灸20~30分钟

刮痧拔罐能去湿气吗 去湿气拔罐 还是刮痧刮痧拔罐去湿气

  取委中穴:在膝窝的中心点上。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

  取阴陵泉穴: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擅长健脾利湿,为祛湿化痰要穴,侧重于祛湿,善治湿邪为患的疾病,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取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它是治疗消化系统病的常用穴,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通俗地说,它能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可促进食欲,经常按摩它有健身强体的作用。

  取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也就是在外脚踝肩部上面大约八寸的位置。它既是胃经的络穴,又联络脾经,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的要穴。按摩此穴位能够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

  取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20~30分钟。

  要想祛湿效果更好,以上穴位在按摩的同时,最好搭配艾灸,方便快捷,祛湿效果好,能够很好的去除体内湿气!

拔罐去湿气拔哪个部位

拔罐去湿气拔脊柱两边的部位,或者足三里、涌泉穴等穴位。

拔罐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拔罐的时候能够改变血流量,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而且拔罐的时候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达到祛湿除邪的作用。另外拔罐还可以缓解因为颈椎、脊椎、关节等部位引起的疼痛。拔罐比较常用的位置是背后脊柱两侧的肌肉部位,此处不仅肌肉丰厚,而且体表较为平整,也是膀胱经循行的部位,通过拔罐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效去除体内湿气。另外拔罐的时候还可以拔患者的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通过拔罐的方式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另外拔罐的时候还可以拔涌泉穴,也能够去除体内湿气。

拔罐到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拔罐以后做好保暖,避免受凉。

这篇文章告诉你,你是如何患上脊椎病的。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只要弯腰一会,就觉得腰酸背痛,自认为是肾虚惹的祸,其实腰酸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你的脊椎不好,脊椎是人体最为精密的重要结构之一,有健康的脊椎才会有健康的身体。下面小编就来说说脊椎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

中医认为,脊椎二侧的膀胱经是我们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而西医认为,脊椎里面有中枢神经管理身体所有的知觉神经,比如开颅手术、剖腹产等都是在脊椎上打麻药,因为脊椎上通大脑下联四肢中间管理五脏六腑非常重要。

所以,人体除了特定器官外,全部都受脊髓神经所支配,一旦脊髓神经系统受压迫就会引起各种病变。

比如脊椎有问题会引发中风、头疼、头晕、失眠、记忆力衰退、肩颈酸痛、上肢酸麻无力等症状;而腰椎有问题会引发瘫痪、腰酸背痛、腰肌劳损、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腰椎间盘突出、更年期综合症、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最后胸椎有问题会引发胸闷气短、易受风寒、疲倦乏力、消化不良、血糖控制不良等症状。

【引发脊椎病的原因】


既然脊椎对我们如此重要,那么有哪些问题会引发脊椎病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

1、不正确的姿势,如:坐姿、站姿、卧姿以及长时间以同一姿势的伏案工作或其它劳动;

2、不合理的寝具都会引起韧带、肌肉张力过大而劳损、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功能紊乱;

3、不合理的饮食碳酸饮料会导致内脱钙,很容易导致骨折;

4、风寒、潮湿的侵袭,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变性;

5、外伤会使病情恶化,慢性的损伤逐渐引起病症加重;

6、心理因素及全身健康不佳,都可能引起或加重脊椎病的症状;

7、遗传因素:脊椎病患者中大约有百分之一的患者为遗传性;

8、职业因素:舞蹈家、长途司机、焊工、办公室人员以及长期低头工作的人。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错误的坐姿和习惯,比如驼背、半躺半坐、跷二郎腿等,这些不良习惯都是造成脊椎病的罪魁祸首。当脊椎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恢复治疗呢?

【如何恢复治疗脊椎病】


小编推荐瑜伽,瑜伽是一个解决脊椎疾病很好的方法,只要适当的练习瑜伽,坚持练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和小编来瞧瞧怎么练习脊柱瑜伽吧。

热身:关节,腰部,脊柱等部位练习

瑜伽方法:站立组合

第一、基本站姿准备,吸气踮脚,呼气放下,反复5次,活动脚踝,灵活趾关节;

第二、吸气时高举双手于头顶,左手侧平举,呼气身体向右侧弯腰到极限,吸气转头看右手指尖方向,气顺势放下左手,配合呼吸来回看上下方向灵活颈椎;

第三、吸气身体回正后,吸气踮脚,呼气放下,反复3次,活动脚踝,灵活趾关节;

第四、双手在头顶上方合十,呼气身体向右侧弯腰到极限,吸气回正后,呼气再向左侧弯,3个回合后回正身体,吸气踮脚,呼气放下,反复3次;

第五、身体回到原始状态,弯曲双膝。把腹部贴紧在腿上,然后双手延伸,掌心相对,把双手向后然后延伸掌心,吸气,立直身体。弯曲膝盖,双手合十,用右手肘抵住膝盖,身体则需要向上向左,然后反方向练习;

第六、吸气回正身体,缓缓直立上身,呼气身体向下折叠成脊柱增延伸展式,吸气还原。

我们要自觉地改掉不良的习惯、姿势,逐步培养自觉保护脊柱的脊柱健康理念,主动地进行保护脊柱的运动锻炼,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拥有健康的脊柱,从而尽情工作、 快乐生活。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