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5大黄金穴 每天五分钟效果难以置信

人体是这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品,按黄金分割点来找,有5大黄金穴。中医专家指出,常按摩这五个穴位可以抗衰老。

5大人体黄金穴:常揉抗衰老

1、百会穴

头顶至后脑的0.618处是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心。

百会穴由于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

按摩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经络,提升督脉的阳气。

叩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以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

2、涌泉穴

脚后跟到脚趾的0.618处是涌泉穴,在脚心。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方面有重要作用。

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也会增强。

方法: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3、关元穴

脚底到头顶的0.618处为关元穴,在肚脐下四横指处。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按揉关元穴,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长斑、长痘痘的状况。

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受寒引发的痛经,热敷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

4、印堂穴

从下巴算起,位于头部0.618处为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中点。

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中医认可的主要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揪印堂穴可以有效缓解鼻部干燥,使鼻腔内的黏液分泌增加,保持鼻腔的湿润,还可预防鼻出血、鼻炎以及感冒等疾病。

方法: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揪揉2分钟。

5、膻中穴

在人体的中间部分,躯干0.618处为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间。

膻中穴是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又是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刺激该穴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有效治疗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特别是有乳腺问题的人,可以经常按揉此穴。

每天按揉100下,时间约2~3分钟。想不开的事、闷气就这样揉散了,人会特别安宁、舒心。

防老年斑:护好内脏黄金点

面容的抗衰老除了按摩黄金穴外,重点还在在护好内脏。而内脏的黄金点在肝肾,肝肾不好的人黄褐斑、老年斑长得特别厉害。

护肝肾的黄金点在后背,经常用空心掌拍后背能加速肝肾排毒,皮肤颜色会变好。

已经长了斑的人可以配合自制面膜,用生杏仁肉30克(注意选择苦杏仁,因为苦杏仁有美白的作用),水200毫升,放到打碎机中打碎,加两勺甘油,当面膜敷面,效果很好。

人体5大黄金穴:再不揉起就老了,一天五分钟效果难以置信!

人体是这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品,按黄金分割点来找,有5大黄金穴。中医专家指出,常按摩这五个穴位可以抗衰老。

5大人体黄金穴:常揉抗衰老

1、百会穴

头顶至后脑的0.618处是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心。

百会穴由于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最高处,因此人体各经上传的阳气都交会于此。

按摩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经络,提升督脉的阳气。

叩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以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

2、涌泉穴

脚后跟到脚趾的0.618处是涌泉穴,在脚心。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方面有重要作用。

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也会增强。

方法: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3、关元穴

脚底到头顶的0.618处为关元穴,在肚脐下四横指处。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按揉关元穴,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长斑、长痘痘的状况。

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受寒引发的痛经,热敷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

4、印堂穴

从下巴算起,位于头部0.618处为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中点。

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中医认可的主要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揪印堂穴可以有效缓解鼻部干燥,使鼻腔内的黏液分泌增加,保持鼻腔的湿润,还可预防鼻出血、鼻炎以及感冒等疾病。

方法: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揪揉2分钟。

5、膻中穴

在人体的中间部分,躯干0.618处为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间。

膻中穴是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又是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刺激该穴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有效治疗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特别是有乳腺问题的人,可以经常按揉此穴。

每天按揉100下,时间约2~3分钟。想不开的事、闷气就这样揉散了,人会特别安宁、舒心。

防老年斑:护好内脏黄金点

面容的抗衰老除了按摩黄金穴外,重点还在在护好内脏。而内脏的黄金点在肝肾,肝肾不好的人黄褐斑、老年斑长得特别厉害。

护肝肾的黄金点在后背,经常用空心掌拍后背能加速肝肾排毒,皮肤颜色会变好。

已经长了斑的人可以配合自制面膜,用生杏仁肉30克(注意选择苦杏仁,因为苦杏仁有美白的作用),水200毫升,放到打碎机中打碎,加两勺甘油,当面膜敷面,效果很好。

每天1分钟,按摩五大穴位祛湿,效果惊呆了!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一大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那些所谓的现代病就会离我们远了,恶性肿瘤、慢性疾病也会失去温床。

可以说,人体的万病皆始于湿,所以除湿是保持五脏六腑高效运行、远离疾病的根本。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一般来说,体湿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的病症都不尽相同,一般归结如下:

口臭、食欲不振、肥胖、水肿、脸与头部爱出油、面部易生痘、大便稀黏不净、食后胃胀、大便稀黏、四肢冰凉等皆与体湿相关。

其实祛除湿气要从日常生活习惯中做起,除了平时要吃一些祛湿的食物,还可以用中医保健的方法来祛除,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有效祛湿。

按摩五大穴位祛湿

通过穴位按摩与艾灸来排湿既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学,在家就能自己动手祛湿。

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功效: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2、大椎穴


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3、神阙穴

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4、涌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5、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功效: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本文Hash:8d581345b74cfb5eeb93027186bfdd24b25c36ee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