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不需要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

成语“闻鸡起舞”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借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亦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闻鸡起舞”式早起不可取

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习惯这种闻鸡起舞的早起作息方式。闹钟一响就会立即起床,虽不像祖逖那样舞棒弄剑的,却也是急匆匆的做家务事或出门跑步锻炼。殊不知,这样积极的方式对健康是有害的,特别是对年纪偏大或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很多人就是因为早晨起床起得太过积极,没有一个缓冲的时间,而诱发了疾病,甚至要了性命。

现代医学把每天凌晨5点左右,称为黑色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段,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比其他时间更高。研究表明,人体生物钟的规律是每天早上3~5点交感神经开始兴奋。此时,肾上肾素分泌增加(比晚间约高4倍),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血压升高、体温上升、心跳加快,这个时候若一起床就做剧烈的运动,尤其是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史的人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意外。

中医认为,阴阳交替变化的规律是:午时阳气最盛,阴气开始萌芽;而子时阴气最盛,阳气开始孕育,是谓“阴极阴生”“阴极阳生”。

人在睡眠时属于阴,积累到了一定程度,阳气开始生发,人就自然醒来了。但是人要适应这种阴阳交替的变化,应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一下子进入剧烈活动状态,则会损伤阳气,诱发疾病。

所以,闻鸡起舞尽管励志,对人的身体健康却是一忌,特别对患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是大忌。

起床时间需因时而定

正确的起床方式是,早晨醒来,不要急着马上穿衣起床去运动或做事,而是应该躺在床上,动动眼、张张嘴、稍微活动一下四肢,在床上辗转10分钟左右才起床。

另外,由于四季气候的不同,早上起床的时间也要有所不同,春夏季应早起,但秋冬季可以比春夏季稍晚一些。冬天,天寒地冻的时候,起得过早会耗损阳气。如果不是上班族,等天放亮了,甚至太阳出来了再起床,也不为过。

想要长寿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养生 三十岁需不需要

世界上有些地区,是百岁老人最多的地方,被称为“蓝区”。它们是:希腊伊卡里亚岛、意大利撒丁岛、日本冲绳、美国加州罗马琳达区和哥斯达黎加的尼科亚半岛——老年人不但能活到创纪录的年龄,并且依然活力四射。

近日看到网友们在讨论什么时候养生的问题。三十岁养生算不算早呢?

下面有很多网友都评论说:

网友一:养生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网友二:养生的话我觉得人的这一生度需要。

网友三:养生越早越好,难道等老了,用年轻时候挣得钱去看病吗?

网友四:一出生就可以开始养生了。

大多数的网友都是认为养生是不分年龄的,只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养生方法不同。所以说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其实就像这句话一样:“寿命10%由基因决定,90%取决于生活方式。

对长寿来说,日常习惯可能比基因更重要。《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杂志》载文,刊出美国多位专家总结出的“排名前六的长寿习惯”。

排名前六的“养生经”

1、饮食

爱上喝粥,每天早晨,他们将50克燕麦片加入250克开水中,冲泡两分钟即可成粥。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玉米,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美国医学会曾作过普查,发现美国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很少患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原来因为他们的主食是玉米。

每天吃一个鸡蛋、一杯奶已成为长寿老人的普遍习惯。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寿星更是这样。

2、每天坚持揉腹

揉腹有助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具体方法:

找到膻中穴,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顺时针按摩36次;

找到肚脐,同样的手法顺时针按摩36次。再将手放在小腹处,上下按摩,直到腰部发热。

注意:有急性炎症时,不建议按摩。

3、用手梳头,早中晚各一次

有些老人头发黑亮,得益于每天以手代梳来梳头。

操作时,以双手指腹分别从发际线两侧,从前往后轻梳,边梳边按压,至头皮微微发热发麻即可。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双手各梳100下左右。

4、从不停止运动

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药!

运动能增强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但运动要动静结合,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方法不拘一格,注意不要过度锻炼,以防损伤身体。

5、不生3种气

人活着一定要有个好心态,这样身体才会好。气血平和,能保护脏腑功能,远离疾病。所以不要生三种气。

不生闲气:比如说闲气,长寿之人心态都很好,从不会去生闲气,而有些人,看个电影都会被里面的人物气的不清,这是非常不应该的,这种气如果经常生的话,会减寿,不利于长寿之路的持续走长。

不生闷气:常生闷气的人难以长寿,有些人由于心态性格等等问题难以避免生闷气,但即使生闷气也要及时的宣泄出去,如果得不到宣泄,则会对身体造成持续的伤害。

不生怒气:长寿讲究的是修身养性,养性即是性格及脾气的修养,他们从不会出现暴怒的情况,暴怒的危害最大,往往会使寿命大减,例如暴怒容易导致猝死、高血压、冠心病、肝病、脑溢血、神经问题等等的身体健康问题,暴怒是长寿之人大忌,特别是对老年人,更不能暴怒,否则寿命可能会大减,甚至猝死。

6、艾叶泡脚

大家都知道每晚用热水泡脚,胜吃补药,坚持泡脚不仅是养生中其一疗法,而且还能防病、缓解疲惫助睡眠等;但是在泡脚水里加入艾草,功效就有很大的区别。

艾叶泡脚可助阳气、驱寒气 、除湿等功效。

坚持用艾叶泡脚到80多岁,依然满头黑发。艾叶对抗衰老有预防白发的功效,因此艾叶泡脚没什么副作用。很多人用来泡脚都有达到祛病的效果。

艾叶的药用价值:散寒、祛湿、驱虫、活血、止痛、消肿、温中、口臭、痢疾、小便浑浊、蛲虫病、便溏、胀气、小腹冷痛等。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艾叶泡脚的好处,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但是要注意:发烧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艾草泡脚。而且用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因为用艾草泡脚能引火下行,有时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不足,容易引起头晕、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夏季养生保健需知 注意“四不三要”

夏季养生注意“四不三要”

夏不坐木

夏天由于雨水较多,湿度大,气温高,长期放置在露天里的木材、椅凳等,在经过长时间的露打雨淋后,含水分较多,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出热乎乎的潮气,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会诱发痔疮、皮肤病、风湿和关节炎等病症。因此,夏季要尽量少坐在长期放置于露天的木材、椅凳上,以免“惹”病上身。

夜不露宿

夏季有的人喜欢睡在露天里,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人在睡眠的时候,身上的汗腺仍然会不断地向外分泌汗液,以散发体内的热量,而人在入睡以后,整个机体都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暂时下降,这时气温与体温之差会逐渐增大,如果再遇冷风袭来,露水加身,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此外,夜晚露宿,还容易被蚊虫等叮咬,传染上疾病。

午睡不能少

夏季白天长,夜晚短,气温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容易疲劳,加之天气炎热,往往夜间睡眠不足。因此,如果有条件,中午睡上一两个小时,会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

不贪冷食

夏季由于气温高,当大量吃下冷食后,胃肠在受到大量冷食刺激后,会加快蠕动,缩短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这将直接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成份的吸收。同时,夏天由于体温较高,胃肠内温度也相对较高,骤然间受到大量的冷刺激,还有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引起腹痛。

心悸气短要吃桃

夏季南北方都盛产桃子。老百姓有句话:“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桃“养”人主要是因为它的营养丰富,尤其是含铁量很高,常吃能够起到防治贫血的作用,里面的果胶可以预防便秘。中医认为,桃属于温性食物,具有补气养血、养阴生津、止咳杀虫的功效。因此,平时面黄肌瘦,经常感到心悸气短的人可以吃桃子来补养身体。

但要注意桃子不能吃得太多,拿桃子当饭吃很容易上火,严重的还会起疮,尤其是平时就有内火的人,更不宜多吃。李时珍曾说:“生桃多食,令人膨胀生疮疖,有损无益”。

有心火要饮赤小豆粥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人们说:“我最近上火了。”所谓“上火”,其实按中医说是指内生的火热症。心脏在中医五行中属火,掌管血脉运行。心火上炎可表现口舌糜烂、生疮、心烦急躁、舌尖红等;儿童可表现为多动、烦、急、不安等。

控制和预防心火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态,防止情绪波动,多食蔬菜水果,儿童要多饮水,最好是温开水。

也可以通过食疗来防治,如赤小豆粥:准备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将赤小豆煮开,再下粳米共煮为粥,服时加少许红糖。每日二次早晚服用,有降火之功效。

爱打盹儿要查心血管

老百姓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夏季昼长夜短,人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就晚些入睡,早点起床。

但实际上,由于天气炎热,人晚上不易熟睡,早晨天亮得又早、人醒得也早,易造成睡眠不足,因此,有条件的朋友要逐渐增加午休时间,尤其是老年人。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坐着打盹,因为睡眠时心率变慢、血流减缓,坐着睡很容易发生脑供血不足,醒来后感到全身疲劳。如果老人白天打盹儿的次数明显增多,困意频繁,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梦乡,应警惕脑血管病变的可能,及早去医院检查。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