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新冠肺炎,警惕“劳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前,居家隔离、减少外出、甚至封闭式管理成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我们还应警惕因作息时间不规律、缺乏运动、玩手机时间过长而影响身体健康。

五劳所伤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视、卧、坐、立、行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体态,动静结合,劳逸有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疫不入侵,身体安康。因此,居家期间,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勿“久视”、“久坐”和“久卧”。久卧伤肺所主之气;久坐伤脾所主之肌肉;久视伤肝所藏之血。久卧久坐或视物过劳等,超出了人体的正常功能调节范围,使气血耗伤或流通不畅,而积劳成疾。

1.久卧伤气,适卧养气

肺主气,司呼吸,长期卧床、过度睡眠会耗伤肺气及一身之气,使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活动减弱,出现精神不振、疲倦乏力、食少纳呆、头晕气短、胸闷背痛等“肺劳”之证。因此,保持适度运动是非常必要的。适当的休息和睡眠可以养气,有助于及时消除人体疲劳,恢复旺盛的体力与脑力。因此,注意调养,安排正确的睡眠时间和方法十分重要。建议顺应天时,正值春季,晚卧早起;睡子午觉,以补养体内阴阳之气。

2.久坐伤肉,适坐养神

脾主肌肉,伤肉即伤脾。长时间久坐,不活动,一方面会直接使人体周身气血津液运行缓慢,肢体肌肉失其所养;另一方面会影响脾胃运化,使脾胃之消化、运转气血功能下降,人则不思饮食,气血津液生化无源,从而使肢体肌肉失养,出现少气懒言,手脚发凉,呕吐腹泻,肌肉消瘦、萎缩,肌力减退等“脾劳”症状。“动则不衰”,动则气血可周流全身,使得全身肌肉尤其四肢肌肉得气血津液滋养,肌肉丰满健美。建议注重食疗,适时散步,适当锻炼以养后天脾胃之气。

3.久视伤血,适视养血

肝开窍于目,人身精气皆上注于目,目受血而能视。长时间地使用眼睛,读书看报,或沉迷于电视电脑屏幕等,用目过度,致人体内血之损耗,出现视力疲劳、双目干涩、视力下降、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血虚症状。长此以往,心血耗伤致“心劳”,症见健忘倦怠,情绪低落;波及到肾,肾阴亏虚则腰膝酸软;或耳失所养,出现耳鸣、耳聋。因此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不可长时间、过度用眼。建议适当闭目休息,运睛远眺,目得血滋养才能视物、辨物。

总之,建议大家: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临床部文/李桂平编/赵贵捷)

有效防治新冠肺炎,警惕“劳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前,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我们还应警惕因作息时间不规律、缺乏运动、玩手机时间过长而影响身体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前,居家隔离、减少外出、甚至封闭式管理成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我们还应警惕因作息时间不规律、缺乏运动、玩手机时间过长而影响身体健康。

  五劳所伤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视、卧、坐、立、行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体态,动静结合,劳逸有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疫不入侵,身体安康。因此,居家期间,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勿“久视”、“久坐”和“久卧”。久卧伤肺所主之气;久坐伤脾所主之肌肉;久视伤肝所藏之血。久卧久坐或视物过劳等,超出了人体的正常功能调节范围,使气血耗伤或流通不畅,而积劳成疾。

  1.久卧伤气,适卧养气

  肺主气,司呼吸,长期卧床、过度睡眠会耗伤肺气及一身之气,使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活动减弱,出现精神不振、疲倦乏力、食少纳呆、头晕气短、胸闷背痛等“肺劳”之证。因此,保持适度运动是非常必要的。适当的休息和睡眠可以养气,有助于及时消除人体疲劳,恢复旺盛的体力与脑力。因此,注意调养,安排正确的睡眠时间和方法十分重要。建议顺应天时,正值春季,晚卧早起;睡子午觉,以补养体内阴阳之气。

  2.久坐伤肉,适坐养神

  脾主肌肉,伤肉即伤脾。长时间久坐,不活动,一方面会直接使人体周身气血津液运行缓慢,肢体肌肉失其所养;另一方面会影响脾胃运化,使脾胃之消化、运转气血功能下降,人则不思饮食,气血津液生化无源,从而使肢体肌肉失养,出现少气懒言,手脚发凉,呕吐腹泻,肌肉消瘦、萎缩,肌力减退等“脾劳”症状。“动则不衰”,动则气血可周流全身,使得全身肌肉尤其四肢肌肉得气血津液滋养,肌肉丰满健美。建议注重食疗,适时散步,适当锻炼以养后天脾胃之气。

  3.久视伤血,适视养血

  肝开窍于目,人身精气皆上注于目,目受血而能视。长时间地使用眼睛,读书看报,或沉迷于电视电脑屏幕等,用目过度,致人体内血之损耗,出现视力疲劳、双目干涩、视力下降、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血虚症状。长此以往,心血耗伤致“心劳”,症见健忘倦怠,情绪低落;波及到肾,肾阴亏虚则腰膝酸软;或耳失所养,出现耳鸣、耳聋。因此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不可长时间、过度用眼。建议适当闭目休息,运睛远眺,目得血滋养才能视物、辨物。

  总之,建议大家: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动静结合,劳逸适度。

新型冠状肺炎发烧多少度 新型冠状肺炎的日常预防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期事发于我国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目前疫情已经有所扩散,多方面正在进行积极的疫情抗击工作。很多人对于新型冠状肺炎发烧多少度还不了解,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

22.jpg

新型冠状肺炎发烧多少度

一般情况下腋下体温≥37.3°C,而且会出现呼吸困难或者衰竭的症状。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其中,一般症状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会出现急性呼吸窘通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20.jpg

新型冠状肺炎的日常预防措施

1.佩戴口罩

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外出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小孩、老年人、孕妇及基础病患者。

2.开窗通风

加强空气流通,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居家每天都应开窗适当通风。

3.增强免疫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强机体免疫力。

15.jpg

4.注意卫生

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搓洗20秒以上,条件不允许时可备免洗洗手液清洁双手。

5.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尽快前往综合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近就医。

6.远离传染源

避免接触家禽和和野生动物,不屠宰或食用病、死禽,烹调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新型冠状肺炎发烧多少度和新型冠状肺炎的日常预防措施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