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到底该不该挖 频繁掏耳朵的四大坏处

导读: 耳屎自己会“溜走”! 频繁掏耳朵的坏处: 1、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让耳朵越掏越痒 2、耳屎越掏越多! 3、手千万别抖,小心刺伤鼓膜! 4、掏耳朵还会让你“嗡嗡”耳鸣 清理耳朵的方法 、 小提醒

除了吃饭睡觉打豆豆,很多人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掏耳朵,双手好像完全不受自己控制,无聊的时候就不停地给耳朵“大扫除”。

耳屎其实是耳朵的“保安大哥”,而且敬职敬业。你不知道,其实它暗中帮你们帮了很多不速之客。比如说头发茬儿、水、小虫子、灰尘等。所以不要总是频繁的去找它“麻烦”。

耳屎自己会“溜走”!

频繁掏耳朵实属多此一举,因为耳屎自己会“溜走”!在我们说话、吃饭、打呵欠时,耳屎会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

频繁掏耳朵的坏处:

1、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让耳朵越掏越痒

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掏耳朵时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还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你拿掏耳勺或者棉签棒在耳朵里动来动去时,还可能会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流水,严重者还会发生外耳道疖肿。尤其是洗头洗澡、游泳时,由于出汗多、耳内潮湿,感染的机会就更大。

所以,一般没有必要经常去掏耳朵,如果你已经形成了习惯,不掏就痒得难受,最好控制一下,或用棉签棒沾些少量硼酸酒精涂抹耳道,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就不再有掏耳朵的意识了,耳朵也不会觉得痒得难受了。

2、耳屎越掏越多!

如果经常掏耳朵、刺激外耳道皮肤,使皮肤淤血,增加耳道皮肤的新陈代谢,造成耳屎分泌增多。

3、手千万别抖,小心刺伤鼓膜!

如果用棉签棒、挖耳勺等工具掏的正嗨的时候,自己突然紧张手抖了一下,或者被哪个熊孩子不小心碰了胳膊,鼓膜捅破了,那事情就麻烦了。

尤其是在给孩子掏耳朵时,如果孩子突然挣扎或因为外耳道受刺激出现了咳嗽反射,这种意外就更容易发生。因此,不要随便给孩子掏耳朵,如果孩子的耳屎形成硬块,或误进杂物,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处理,父母最好不要擅自处理。

4、掏耳朵还会让你“嗡嗡”耳鸣

大块的耳屎很容易在掏的时候被捣碎,耳屎碎片如果落到外耳道深部,粘在鼓膜上,就容易引起“嗡嗡”耳鸣,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总之,掏耳朵确实有导致鼓膜穿孔的风险,还是希望各位控制下自己。

清理耳朵的方法

1

较小或成片状者,可用镊子取出。

2、耵聍钩取出法。

3、外耳道冲洗法。冲洗前需将耵聍膨化,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3~4日后待其全部或部分膨化,再冲洗。

4、抽吸法。

5、合并感染者应先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再取出耵聍。

6、目前有耳内镜的科室可在监视器下通过耳内镜吸取耵聍。

7、用醋加酒精冲洗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一位名叫大卫希尔的儿科博士建议人们在去除耳屎时,尽量使用醋加酒精的混合液体来对耳朵进行冲洗,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

大卫希尔博士在视频中解释,醋和酒精的混合液体能够软化耳屎,促使它们能更加容易地从耳中流出。他认为,耳屎起着保护耳朵的作用,是一道抵御灰尘、昆虫、细菌以及真菌的天然化学屏障,所以在耳朵中留点耳屎是健康的做法。然而,有时耳屎在耳朵中越积越多,这也是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希尔博士建议人们避免用棉签来掏耳朵,因为这可能会让耳屎堵在耳孔中;最好的方法是用醋和酒精的混合物来冲洗耳朵。

同时,大卫希尔博士也指出,有的人鼓膜天生有洞,这种情况不适宜这种方法,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冲 洗。

小提醒


如果耳朵进了头发茬子或小飞虫等异物,诚恳地建议大家及时去医院请医生处理,千万不要因为省事儿而造成更大的麻烦哦。

耳屎到底该不该挖 频繁掏耳朵的坏处

除了吃饭睡觉打豆豆,很多人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掏耳朵,双手好像完全不受自己控制,无聊的时候就不停地给耳朵“大扫除”。耳屎其实是耳朵的“保安大哥”,而且敬职敬业。你不知道,其实它暗中帮你们帮了很多不速之客。比如说头发茬儿、水、小虫子、灰尘等。所以不要总是频繁的去找它“麻烦”。

耳屎到底该不该挖

频繁掏耳朵实属多此一举,因为耳屎自己会“溜走”!在我们说话、吃饭、打呵欠时,耳屎会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

频繁掏耳朵的坏处

1、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让耳朵越掏越痒

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掏耳朵时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还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你拿掏耳勺或者棉签棒在耳朵里动来动去时,还可能会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流水,严重者还会发生外耳道疖肿。尤其是洗头洗澡、游泳时,由于出汗多、耳内潮湿,感染的机会就更大。

所以,一般没有必要经常去掏耳朵,如果你已经形成了习惯,不掏就痒得难受,最好控制一下,或用棉签棒沾些少量硼酸酒精涂抹耳道,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就不再有掏耳朵的意识了,耳朵也不会觉得痒得难受了。

2、耳屎越掏越多

如果经常掏耳朵、刺激外耳道皮肤,使皮肤淤血,增加耳道皮肤的新陈代谢,造成耳屎分泌增多。

3、手千万别抖,小心刺伤鼓膜

如果用棉签棒、挖耳勺等工具掏的正嗨的时候,自己突然紧张手抖了一下,或者被哪个熊孩子不小心碰了胳膊,鼓膜捅破了,那事情就麻烦了。

尤其是在给孩子掏耳朵时,如果孩子突然挣扎或因为外耳道受刺激出现了咳嗽反射,这种意外就更容易发生。因此,不要随便给孩子掏耳朵,如果孩子的耳屎形成硬块,或误进杂物,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处理,父母最好不要擅自处理。

4、掏耳朵还会让你“嗡嗡”耳鸣

大块的耳屎很容易在掏的时候被捣碎,耳屎碎片如果落到外耳道深部,粘在鼓膜上,就容易引起“嗡嗡”耳鸣,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总之,掏耳朵确实有导致鼓膜穿孔的风险,还是希望各位控制下自己。

9成医生都不知道:耳屎到底该不该掏?

开始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你都用过什么东西掏过耳朵?

挖耳勺?棉签?发卡?牙签?铅笔?小拇指甲?···

你掏耳朵的目的是什么?

有人说掏耳朵是为了提高听力,掏完耳朵后感觉整个人听力好了很多。

有人说耳屎就像鼻屎,需要偶尔清理一下,不然堆在耳朵里多脏呀。

有人说掏耳朵是因为那种感觉很爽啊!

然而掏耳朵是有必要的吗,什么时候需要掏,人们为什么热衷于掏耳朵?接下来我们科(dou)学(bi)地来看看,关于耳屎和掏耳朵的那些事儿。

耳屎的前世今生

耳屎在古代的用途是做药膏的,外敷涂抹伤口,起镇痛的作用。至于这个药膏的有效性,和原材料的匮乏性(上哪找这么多耳屎去抹伤口),所以这种“医术”并未流传。

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那帮贵族总是喜欢做些无用的奢侈。比如用鲑鱼片擦屁股,说是可以防痔疮,效果为零。他们将耳屎也玩出了新花样,将油性耳屎做润唇膏,说是可以保湿。(蜜汁微笑)

后来耳屎被一些医生用来诊断疾病,不过他们不是用看,而是用闻和尝的(这酸爽),他们觉得耳屎的味道会预示着患者的健康状态。现在也有科学家在研究耳屎和人体机能的关系,小编希望他们早日有科研成果。

到了现代,耳屎也称为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负责清理耳道里的死皮和灰尘的保护物。原来耳屎并不是耳道里多余的脏东西,相反它还很有用。

小知识:非洲人和欧洲人通常为湿耳屎,而美洲人和东亚人大多为干耳屎。

干耳和油耳没有孰优孰劣,都起着保护耳道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听力。

即使耳屎是干的,但它仍然有保湿的效果,不让耳道过于干燥。

掏耳朵有必要吗?


看情况!99%的情况下完全没必要。

需要掏耳朵的情况是耳道被耳屎堵住了,导致耳痛、听力下降这种情况,在医学中被称为耵聍栓塞。发现这种症状要及时找医生处理不要自己掏。

而99%的人掏耳朵都不是因为出现了这种病症,只是自己想掏耳朵。

其实人的耳屎是会自行掉出的,不用人为帮助。可能在你打哈欠的时候,就会掉出来。

到了耵聍栓塞这一步的时候,也不能自己掏,要去医院让医生帮忙清理耳道内的阻塞物。

在路边看到掏耳朵的摊位,不要心痒痒去尝试,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对耳道非常的不好。

自己偶尔掏耳朵有害吗?

自己偶尔掏掏耳朵有害吗?

有,很有危害!而且用什么掏都会损伤耳朵。

➤清理掉耳屎会破坏而耳朵内的保护屏障,减少了耳朵的抗菌能力,易发感染。而用指甲等尖锐物品,甚至会导致耳道内破皮流血,引发外耳道炎甚至化脓。

➤掏耳朵时,不仅不能将耳屎完全排出,还会将耳屎推进去,积累在里面结成一团,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听力。

➤如果自己掏耳朵过深,可能会伤及鼓膜,甚至使鼓膜穿孔,形成中耳炎等耳朵内部疾病。

➤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慎,可能会使鼓膜造成巨大的损伤,对听力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划重点:如果你想清理自己的耳朵——无论是轻是重——管住手!

掏耳朵的快感堪比高潮?

人们对于掏耳朵,可以说是明知故犯。就算是医生,也有9成人表示自己掏过耳朵。

就是因为抵抗不住那一瞬间很爽的感觉,有人甚至认为这种感觉比高潮还兴奋。这意味着掏耳朵是会上瘾的,就像是喝酒吸毒一样,只不过没那么狂热。

掏耳朵会带来生理刺激。因为外耳道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于疼痛十分敏感,所以即使轻微的东西进入 们的耳道也会刺激我们外耳道的神经,让我们的神经兴奋起来。

掏耳朵还会带来心理快感。看到掏出一块耳屎的成就感和畅快的感觉,浑身都会酥酥麻麻的,汗毛起立,心理十分满足。

这种快感才是人们割舍不下掏耳朵这个坏习惯的原因,但是每次掏耳朵会提高自己的神经刺激阈值,所以掏耳朵的快感会逐次降低。

如何控制自己不掏耳朵?

➤首先就扔掉家里的掏耳工具,用耳勺把耳勺丢掉,用棉签的把棉签丢掉,用指甲的减掉。

➤另外想掏耳朵时,心理默念“耳不掏不聋”,“耳不掏不聋”,“耳不掏不聋”32遍,直到自己的想法消去为止。

➤还有就是望梅止渴法。看一下别人掏耳朵的图,自己的耳朵也会很爽。

比如这样...

或这样

最后请记住我们的口号:“耳不掏不聋,控记你寄几。”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