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为啥不水灵 教你四招护肤绝招

  现代人不水灵了

  以前,我们习惯用“水汪汪”来形容迷人的眼睛,喜欢用“水灵灵”来比喻女人娇嫩的模样……但如今,这些形容词好像离我们远去了。眼干、口干、皮肤干等问题却一窝蜂地缠上了国人。在美国,还有数以万计的人受到口干症的困扰,甚至有抗口干牙膏、漱口水等现身市场。

  水约占人体体重的70%,是很多人的常识。那么,到底是什么夺走了体内“水分”,让我们越来越不水灵了?

  缺水的四大表现

  “太干了!脸上都起皮了。”28岁的小雨在某网站工作,每天至少有十几个小时对着电脑,办公室里时常听到她抱怨,高档护肤品买了不少,可依然没见效。实际上,只要稍加留心便能发现,很多人都被“干”折磨得够呛。《生命时报》记者采访发现,最突出的表现有以下几个:

  眼干。

  “以前的干眼症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儿童都开始被缠上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副组长、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莹教授表示,每天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当中,约一半会感到眼干,而患上干眼症的则占大型综合医院眼科门诊的10%左右,并有逐年增多趋势。不少人被眼干、眼涩、泪液减少等问题困扰。

  口鼻干、皮肤干。

  口干是口腔内唾液缺乏所引起的症状。约有30%-50%的中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口干燥症。我们体内不少水分都被“锁”在皮肤里。自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报告全球的皮肤干燥问题频率上升。2007年一项调查显示,冬季有70%的女性认为自己的身体皮肤很干燥,在夏季这个数据依然高达34%。在临床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测试中,正常表皮含水量应为15%-25%,但如今都市女性肌肤含水量不少在10%以下,步入“干性”皮肤行列。

  便秘。

  据《新华日报》发布的调查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20%患有便秘。本报去年8月份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有40.34%的人经常受便秘困扰,只有10.18%从未遇到便秘问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介绍,导致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缺水确实是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而这也是大家可以改变的。

  谁偷走了你体内的水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现代人越来越“干”了呢?在专家们看来,从外到内的诸多因素都让我们难逃“干”的困扰。

  大环境也“缺水”。

  “首当其冲的是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球变暖已成为令世界各国都很头疼的气候问题,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存在大量污染物,城市绿化面积不够等等,都导致我们生活的大环境湿度降低,水分减少。此外,现代人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中办公、不重视运动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不良生活习惯。

  眼干问题的产生与用眼过度、用眼习惯不当有很大关系。李莹表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占据了现代人大量的时间,这也直接导致生活性干眼症的高发。而口干、便秘则离不开大家热衷的高热高脂饮食。

  清洁过度、大量使用化妆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淑霞表示,导致皮肤干燥的原因很多,但过度清洁、大量使用化妆品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水分对皮肤健康起到一个屏障功能,如果你太爱干净,洗得太勤,或者使用刺激性大、去污力强的清洁用品,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内含有的“天然保湿因子”就会减少,皮肤表面的油脂膜和角质层中的脂质结构会被过多地去除。而粉底等化妆品(尤其是彩妆用品)为了保持较长时间的效果,往往含有不少凝固成分,这也会导致水分的流失。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干燥也有可能和某些疾病相关,最常见的莫过于干燥综合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张学武对《生命时报》记者说,约有63.8%的干燥综合征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77%,高发于40岁-60岁的中老年,其中男女比例为1∶9。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眼干、口干、腮腺反复肿痛、多发龋齿及牙齿块状脱落、有关节炎及肺、肝等脏器功能受损,就得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医。此外,糖尿病、肝病、甲减、尿毒症等疾病,或一些药物如维甲酸类、锂剂等也可能引发干燥问题。

  几招帮你留住水分

  从中医的角度讲,津液是属阴的,如果津液太少,便会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引发多种健康问题;而皮肤长时间干燥得不到缓解就可能引发瘙痒;便秘可能导致结肠癌变、诱发心梗等严重后果……身体缺水的危害不可小觑,专家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帮助大家留住水分。

  每天至少喝1000毫升水。

  预防干燥,饮水非常重要。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讲,一定保证每天喝够1000毫升的水。从饮食方面讲,大家一定要拒绝辛辣、高油高脂的食物,多吃一些生津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芹菜、枇杷、百合、苹果、梨等等。香油和芝麻也非常不错。

  老人一两周洗一次澡。

  北方的春、秋、冬季都较为干燥,只要你所处的环境不是特别脏,身体也比较干净,上了年纪的人一两周洗一次澡即可,水温应控制在38摄氏度上下。年轻一点的,一个周洗一两次就可以了,也不必每次都搓澡或使用沐浴乳等清洁用品。身处天气潮热的南方的人,应尤其注意别过于频繁地使用沐浴乳。清洗后,还应及时使用保湿产品帮你的皮肤留住水分。

  护好“脾”很重要。

  从中医角度讲,“脾”乃后天之本,主运化,是人体摄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这些营养物质是化生气、血、津液的物质原料,脾护好了将有助于津液的增加。张声生表示,思虑过重、劳累过度都是脾的“大敌”,因此一定要保持一个平和、乐观的良好心态,注意劳逸结合。现代人呆在办公室的时间太长了,应每周最少锻炼两次,并尽可能做到规律生活,确保充足的睡眠。

  为了缓解和预防干眼,李莹则强调,每隔30-45分钟就应该休息5分钟,主动看远看近。

  绝大多数眼药水因含防腐剂应慎用,切忌使用刺激性过强的滴眼液。另外睫毛根部是个大开口似的开放空间,容易“藏污纳垢”,可以将眼药水蘸在棉球上小心擦洗,这有利于油脂和泪液的分泌。

秋季保健养生 中医四招教你如何养肺护肤

  秋天到了,很多人选择外出散心。有些人面对深秋时节草枯叶落花零的景象,很多外出的游子和孤独的老人会觉得伤感,又由于气温的降低,很多人的身体抗病能力开始下降,导致哮喘等疾病的复发和加重。所以,秋季保健,中医四招做好肺部保健。提醒人们,秋天应该特别注意保持内心平静,以保养肺气。

  固护肌表

  肺主一身肌表,风寒之邪最易犯肺,诱发或加重外感、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或成为其他系统疾病之祸根。故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适当进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风寒等外邪伤肺,避免感胃,是肺脏养生之首要。

  补脾益肺

  中医非常重视培补脾胃(土)以使肺气(金)充沛。故平时虚衰之人,宜进食人参、黄芪、山药、大枣、莲子、百合、甘草等药食以补脾益肺(即中医所谓“培土生金”),增强抗病能力,利于肺系疾病之防治。

  通便宜肺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肺气宣降;若大肠功能失常,大便秘结,则肺气壅闭,气逆不降,致咳嗽、气喘、胸中憋闷等症加重,故防止便秘,保持肺气宣通十分重要。

  滋燥润肺

  秋令保健养肺为先肺喜润而恶燥,燥邪伤肺。秋天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尤其是中秋过后,风大,人们常有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痒咳嗽、大便秘结等症。因此,中秋后气候转燥时,应注意室内保持一定湿度,避免剧烈运动使人大汗淋漓,耗津伤液。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防燥护阴”,适当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之品.

  秋季保健,中医四招做好肺部保健。中医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与寒邪最易伤肺;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气较冷时复发,所以秋季保健以养肺为先。

男人们还在为胃不好而烦恼?教你几招轻松搞定

男人们还在为胃不好而烦恼?教你几招轻松搞定

男人这样做轻松来养胃

1、避免辛辣食物

如果生活中经常吃辣椒,葱,姜,蒜等食物,那么对胃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生活中一定要避免吃这是东西,才有利胃健康。

2、合理搭配饮食

动物性食品,油腻食物,粘性食物,都是难消化的食物,过多食用易加重肠胃负担,影响吸收。米面等食物过细,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含量减少,长期食用易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导致生理机能下降。因此,吃东西最好注意安排荤素合理搭配。

3、注意饮食温度

饮食温度以40到50度最为合适,饮食过冷,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胃功能受影响,同时刺激胃蠕动,产生胃痉挛。如果饮食过热那么就会导致胃黏膜被烫伤,这样一来保护的作用就会下降,同时还会使我们的胃黏膜血管扩张,导致胃黏膜出血。

4、细嚼慢咽

进食时要充分嚼烂食物,可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次数越多,分泌唾液越多。唾液具有消化食物和杀灭细菌的作用,能保护胃黏膜。

5、进食定时定量

男人想要保护好自己的胃,那么生活中就一定要定时定量进食,每天的三餐要按时吃,并且每次吃饭六七成饱即可。进食太多容易加重胃的负荷,饭后可以吃一些水果,少吃零食,避免胃工作紊乱。切忌为减肥挨饿,以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病发生。

6、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能促进胃的发挥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因此男性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因此男性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