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都还不养背?冬天要遭罪!

导读: 四个常见养背方法 1、捶背、搓背、撞背 2、 按摩开背 3、背部捏脊 4、背部艾灸

我们的在身体上,背为阳,腹为阴。只要保养好背部,就能让人体的背部发光发热,滋生出源源不断的能量。因为人体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阳经,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督脉为“阳经之海”,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相关。

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各脏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上,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刺激这些穴位可起到振奋阳气、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由此可见,人体背部是很重要的部位,对内脏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可调和阴阳,延年益寿。

四个常见养背方法

1、捶背、搓背、撞背

捶背: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搓背: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时进行。以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搓伤皮肤。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之功效。

撞背:双足与肩同宽,背靠墙壁站立,约相隔20~40厘米,全身放松,身体后仰,用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撞击下背部时,上身适当前倾,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然后进行撞击。

撞击时意念贯注背部,使意气集中于腰、肩、背之间,撞击100次左右。可提升阳气,调节内脏,能使全身气血通畅。

2、 按摩开背

精油开背是一种按摩方法,是一种精神上享受。活络精油配合独特开背手法,进行松筋开背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精神压力,消除疲劳,紧实肌肤,改善睡眠!特别适合肩颈僵硬、腰酸背痛、失眠压力大等亚健康人群。

3、背部捏脊

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五脏背腧穴,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捏脊」是儿童推拿手法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可用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5~10遍。其实,不仅是小儿疾病,成人也可以用捏脊来治疗保健。

捏脊对于虚性体质常见的疲乏、消瘦、失眠、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各种文献报道中的适用范围则更为广泛,将它誉为调理虚性体质的“金钥匙”也不为过。

提示:有些人一次捏脊会很痛,有的人会疼的掉眼泪,如果坚持了下来,疼了三天之后开始有通畅的感觉,如果三次之后仍然很痛,建议先用火功推背法做7次,就不会再疼了,不会火功推拿的人,可以用艾灸代替。只要坚持捏脊半年,你的体质会好于以前3倍的你!

4、背部艾灸

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可以强身健体、培补阳气,调五脏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背部肉多肉厚而且发硬的人群,基本上身体都有些问题,做好背部的推拿和艾灸非常重要。

三九天不灸背,这7个部位要遭罪!

一年中阳气最弱,阴气最重的时刻到来了,此时,人体处于极度脆弱的阶段,最易受寒邪侵袭而患病。

寒邪易伤害7个重要部位

1、心遇冷:易缺血

低温状态下,为给身体供应能量,心跳会加快,心脏的耗氧量和工作负荷会增大,加上低温时血液更黏稠,流速更慢,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心血管病患者遭受寒冷刺激,冠状动脉易收缩痉挛、血压升高,可能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肺遇冷:易咳嗽

顶着寒风行走,有时会喘不上气、不停咳嗽、恶心想吐。这是因为寒冷干燥的空气会让鼻子发干,刺激咽喉部位,还会使小气管收缩,以致出现呼吸道应激反应。

3、胃遇冷:易痉挛

受凉时,胃部肌肉、血管会收缩,发生胃痉挛,像抽筋一样。如果此时吃生、冷、硬食物或难以消化的大鱼大肉,更易给胃带来负担。

4、膀胱遇冷:易尿频

冬季汗液蒸发减少,尿量会相应增多。同时,寒冷还会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内分泌系统调节变化,增加排尿量。为了御寒,包括膀胱在内的大多数器官会呈现收缩状态,也更易出现尿频。

5、手脚遇冷:易冻伤

外界温度过低时,更多血液会流向身体中心,给重要脏器供应氧气和养分,手指、脚趾、耳朵等末梢部位就会因为血流减少而感觉寒冷,甚至冻伤。

6、关节遇冷:易冻僵

寒冷会导致肌肉收缩,血运和滑液分泌减少,关节周围组织(包括肌肉、韧带等)顺应性变差,所以很多人会感觉肌肉酸痛、关节发僵、关节炎疼痛加重。

7、鼻子遇冷:易流涕

冷空气进入鼻腔,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容易出现流清鼻涕或鼻孔黏液现象。这是鼻子对冷空气敏感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射。

阳气不足乃万病之源

如果体内阳气充足,热量得以源源不断地循行全身,温煦人体,整个人就成了个自动产热的“小火炉”,抵御外邪。

而阳气不足的你会怎么样呢?绝不仅是怕冷这么简单。

第1层:阳气稍有不足

身体不能维持恒温,气血运行速度就慢,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怕冷,人会随之出现肥胖、大便稀溏、腰酸背痛等不适症状。

第2层:阳气明显不足

基础体温进一步下降,正气虚弱,卫气不足,一些病理产物(如痰浊、瘀血)及外来物质(风寒湿邪)不能及时排出,继而瘀积成疾,如形成子宫肌瘤等。

第3层:阳气严重不足

在一些原有旧疾旧伤或先天缺陷处,瘀积堵塞现象更为严重,致使这些部位生理功能明显失常,继而表现为某一部位的病变。癌症就是堵塞程度更为严重的恶果,如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均显示肝部有堵塞,只是堵塞程度逐次加深而已。

所以,中医把癌症称为“寒凝重症。”

三九天,天气严寒,阳气不足的人特别容易被寒邪侵袭,继而染上“冬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

尤其天生体质阴寒的女性,更要注意固护阳气!

灸背乃扶阳之本

《伤寒集注》认为:“背乃人生经气而各部,太阳分部于背。”太阳背部主一身之表,与表气相通而护外,后背督脉是全身阳气集聚和运行的通道,因此,灸背是给身体补充阳气的最好方法!这也是为什么艾灸、熏蒸、拔罐等大都在背部进行的原因。

为什么艾灸背部可以立刻生发阳气呢?

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也就是从颈椎到尾骨这段距离,贯穿着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

在督脉上施灸也称督脉 、督灸,被称为“灸中之皇”,是提升一身之阳气的艾灸方法,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人体自身阳气,又将这种温热,通过复杂有序的经络系统层层传递至全身,恢复人体自愈力,督脉联合膀胱经同灸则效果更胜一筹!

所以,当你出现阳气不足时,艾灸背部可以达到祛除寒气、振奋阳气、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现在的你,千万别再错过三九灸!

三伏天养生,三伏天特别注意不要吃这些东西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三伏也是一年中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正式开始了。一年也仅此一次,请大家珍惜!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三伏天里不能碰的它。

  2015年三伏天是从公历2015年7月13日开始,农历2015年五月廿八开始。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初伏:7.13-7.22,10天;

  中伏:7.23-8.11,20天;

  末伏:8.12-8.21,10天。

  三伏天要特别注意不要吃冰饮、雪糕

  三伏天都不让吃雪糕,太残忍了点!不是我绝情,是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凉的,此时再吃冰吃雪糕,相当于雪上加霜,尤其是本身寒气就重的亲,再吃就更寒到骨髓了。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亲,记住了哦!

  三伏要喝三豆汤,祛火、解乏、消痱子

  三豆汤的方子出自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全食物,很安全,而且可以当糖水喝哦!

  三豆汤里都有哪三豆

  有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三豆汤既是糖水,也是味道超好的药茶哦。

  喝不了绿豆汤的人可以喝三豆汤来度夏

  绿豆汤解暑的效果很好,但是偏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不能经常喝,三豆汤刚好可以调整一下。

  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

  因此,三豆汤不仅能清热除暑,还能健脾利湿。这样一来,体质一般的人经常食用适量的三豆汤,就不会给脾胃功能带来不利影响。

  对于消化功能特别弱的人,可在三豆中加入适量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也有清热健脾的效果。

  “三豆汤”还能祛痘除痱子

  痱子是由于暑热挟湿,蕴结肌肤,导致毛窍郁塞所致,所以要防治痱,首先就是要把暑湿之毒祛掉。

  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把痱子的问题刚好解决掉。而且小孩子也可以放心喝。

  暑湿热毒带来的岂止是痱子,像各种疥疮、痘痘、湿疹、还有最主要的,一到暑天就特别特别累,晕沉沉的什么都不想做,苦夏之苦,身体不好的人真是吃不消。

  还好,经常煮一些三豆汤喝,这些状况可以很快缓解。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