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指病程超过一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和高血压,进程缓慢,但是最终进展至终末期的肾改变。本病多起自各种原因,以及病理改变原发和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发病后持续进展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发病仍然持续活动。

第二,肾小球局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局部的高灌注,高滤过的改变。

第三,持续存在的蛋白尿,本身也可以导致肾小管间质的病变。

第四,高血压本身对肾脏的影响。

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慢性肾小球肾炎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也不一样,大部分是免疫复合物疾病,主要是由循环内可溶性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者有抗原与抗体在肾小球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也可不通过免疫复合物,而由沉积与肾小球局部的细菌毒素,代谢产物,而激活补体,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肾炎。

除此以外,非免疫介导的肾性损害,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肾小球病变引起的肾内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肾实质缺血,肾血流动力学代偿性的改变,会引起肾小球损害。

另外,高血压也会引起肾小球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就会导致缺血性改变,导致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狭窄,闭塞,加速肾小球硬化。

再就是肾小球系膜的超负荷,也会导致出现系膜基质以及细胞增殖,会发展到硬化,总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迁延,往往持续发展,逐渐的会发展为尿毒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是什么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中有一小部分是与急性肾炎有关系,也就是由于急性肾炎治疗不彻底,迁延不愈最终演变成慢性肾炎。

大多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并不是非常的清楚,一般主要是认为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系。当然,在慢性肾炎发生的过程中,血压升高、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通常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比较隐匿,发病的时间并不是非常确切,有些患者会出现腰酸,当然有些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有血尿、尿蛋白增多、血压升高,从而诊断有慢性肾炎。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一定要积极的降低尿蛋白,控制血压,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容易发展成为尿毒症。

本文Hash:0be23f44333525b81e75ba768525757604d14d89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