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突然暴饮暴食,吃了很多感觉不到撑

一般情况下减肥突然暴饮暴食,吃了很多感觉不到撑可能是由于胃炎,胃肠动力减弱等原因所导致的。

1、胃炎:患者出现减肥突然暴饮暴食,吃了很多感觉不到撑可能是胃炎所致,胃炎是发生在胃部的炎症,它是胃黏膜被炎性细胞浸润,造成黏膜损伤或引起临床症状,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反酸、烧心、饭后饱腹感不强等。可以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复方铝酸铋颗粒、磷酸铝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2、胃肠动力减弱:减肥突然暴饮暴食,吃了很多感觉不到撑可能是由于胃肠动力减弱所导致的,可以口服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等等,可以促胃动力,促进消化。

建议平时饮食要注意,不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少吃甜食,少吃油炸食品,坚硬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吃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暴饮暴食让胃很受伤 胃胀的人多吃这六种水果

胃胀吃什么水果好

1.橘子

平常有胃胀气,可以在吃完橘子后,将橘子皮留下,放约2到3碗水后加入橘子皮煮滚用小火再煮约10分钟后,依个人喜好放入冰糖,滤渣喝,可以助消化帮助消除胀气。

2.金橘

金橘具有止咳润喉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理气、解郁、化痰、除胀、醒酒的作用。金橘还具有非常有效的促消化以及缓解胃胀气的功效,不管是气滞型腹胀或是食滞型腹胀,金橘都可以有效促进消化,缓解各种不适。

3.菠萝

菠萝中含有的菠萝蛋白酶能帮助消化蛋白质,补充人体内消化酶的不足,增强消化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肯定,菠萝可以健脾胃、固元气。餐后吃些菠萝,能开胃顺气,解油腻,助消化。

4.苹果

苹果中含纤维素,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排便,有通便作。

5.葡萄柚

葡萄柚中的酸性物质可帮助消化液增加,促进消化功能,营养也易被吸收。

6.猕猴桃

猕猴桃清除体内垃圾,含有较多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分解酵素,可快速清除体内堆积的有害代谢产物。猕猴桃中的微酸,能促进肠胃臑动,减少肠胃胀气,改善睡眠状态。

秋季饮食谨记六禁忌 吃太多蟹暴饮暴食

  进入秋季,天气由热转冷,这个时候正是人们免疫力地下的时候,也正是流感高发时期让人痛不欲生,所以大家秋季要注意保健身体,调整饮食,一些秋季饮食禁忌可要牢记,别让自己吃出病来,那么秋季有哪些饮食禁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暴饮暴食

  踏入秋季之后,气候逐渐变得宜人,炎热的天气开始远离,人的食欲也开始恢复,如果不能控制好饮食摄取量的话,容易导致热量过剩,转化成脂肪堆积,让人发胖。无论是哪个季节,饮食都要以适量为宗旨,切记暴饮暴食。

  2、吃太多蟹

  秋风起,蟹肥美。秋季正是蟹的季节,个大、体肥、味美。但是吃蟹的时候要注意清洗干净蟹体,因为蟹内有大量的细菌和污泥,其中的寄生虫很多。另外也不宜多吃,伤害身体。吃蟹的时候最好搭配醋和姜丝,以免因为蟹太寒凉,导致身体不适。

  3、饮食不分时节

  饮食养生的一个重点是要注意食物时节,不宜食用的时候吃了不会达到养生的目的。例如食物本身处于危险期,或我们的身体处于和某种食物特质相冲突的阶段,这些时候就需要特别的注意。蜂蜜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但是在农历7月的时候最好不要吃蜂蜜,因为大多数有毒的植物都在农历7月开花,密封会采集有毒植物的花蜜,因此酿出来的蜂蜜也会含毒。生姜也不宜在秋季饮食,因为属于辛辣的食物,容易出现秋燥问题,导致耗气伤神。瓜类食物也属于阴寒食物,多吃会伤脾胃,秋季也不宜多吃。

  4、过多食用燥热之食物

  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和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所以很多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都从秋季开始复发或情况加重。秋季饮食要避免过于燥热的食物,煎炸类的食物则需要避免。另外,人体为了迎接寒冷的冬季,往往会贮存脂肪,秋季热量的摄取会大于散发,所以肥胖的人士在秋季中更应该吃低热量的减肥食品。立秋之后饮食上要增加酸,增强肝脏功能,苹果、葡萄、山楂、柚子等水果含水量多,又偏酸,可以多吃。

  5、过多食用辛辣生冷之食物

  秋天的饮食要注意尽量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等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聚体内。有辛香气味的食物可以散发体内的湿热之气,例如芹菜等,秋季可以多食用。另外还需要注意秋季气候由热转冷,人体的生理代谢也会顺应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饮食中也需要注意不能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等的问题。

  6、吃太多水生食物

  水生植物大多是在秋季成熟,但是同时也是带有最多囊蚴的时节,所以秋季多吃水生植物的话容易受到感染。导致出现肠黏膜发炎、出血、水肿、溃疡、腹泻、食欲不振,儿童脸部浮肿、发育迟滞、智力减退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因衰竭或虚脱导致死亡。秋季少吃这类的水生植物为佳。

本文Hash:32858d2725ec25755bc58d973cb95fe44aa9e99d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