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崴了不肿但走路就疼是怎么回事

脚崴了不肿但走路就疼,说明是存在韧带的扭伤或者是关节软骨的损伤,脚崴了之后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韧带损伤、部分断裂、完全断裂。韧带扭伤是最轻微的韧带损伤,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肿胀,这种损伤在走路的时候会出现走路的疼痛,跑步的时候会导致疼痛加重,一般经过三周左右就可以愈合,疼痛消失。

另一种情况是关节软骨的损伤,关节软骨的轻微损伤,一般不会出现关节的肿胀,由于软骨损伤后,在负重状态下整个关节面的应力发生改变,因此会出现走路疼痛。早期可以做局部的冷敷,限制踝关节的活动,48小时以后可以做热敷,做局部的理疗、烤电、中药熏蒸,局部可以外擦消肿止痛的药膏。

如果仍然不能够缓解,需要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关节半脱位的情况。

脚掌疼的走不了路怎么回事

脚掌疼的走不了路是由于脚掌局部的发炎、肿胀导致的疼痛,多数是由于拇外翻或者扁平足等造成的重心外移,脚掌过度负重,使脚掌的组织发炎、肿胀而疼痛。

当然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由于长期不正常负重,使脚掌局部的骨头出现了问题,比如疲劳骨折,患者会一走路就会疼。或者是脚掌位置的关节发炎,比如风湿、类风湿,甚至于有些皮肤病,比如牛皮癣等等,都会造成关节里边的发炎,脚里边肿了,一沾地就疼、就走不了路,这是比较常见的。

当然有时候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就是脚掌部位的神经受到了压迫,叫跖间神经瘤,所以患者会脚一着地就疼。

走路多了脚底板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多了脚底板疼多数是由于脚底板的筋膜受到了损伤引起的。

筋膜就是连接脚掌到脚后跟的一根筋,叫做足底筋膜,如果筋受到损伤,脚就会也跟着疼痛,走路多了筋就会被拉长或者是反复的拉,一走一步牵拉一次会出现微损伤,损伤会慢慢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会造成足底筋膜的损伤,可以叫足底筋膜炎或者是足底腱膜炎等。

足底筋膜受伤以后就会出现疼痛而且会出现肿胀,出现炎症的反应,炎症的反应是无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就会有炎症就会肿胀、疼痛走多了活动也就受限,因此走路多了脚底板疼,多数是由于足底筋膜反复积累性,劳损导致的足底筋膜炎症造成的。

本文Hash:c34de7656fd0f429bd5fbe4ed32096b23325f1fd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