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养生之重点 养肾防寒保健康

导读: 一月最是养肾时: 大寒小寒决定全年减肥: 小寒: 大寒: 不花钱补肾法: 接触阳光 多泡脚 别开泻皮肤 早卧晚起

中医理论中,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对应的自然季节是春、夏、长夏、秋、冬。所以冬日养生的重点就是“养肾防寒”。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之功能,所以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冬季肾脏机能正常,可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引发疾病。所以,冬季注意对肾脏的保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月最是养肾时:

  别以为,肾虚都是男人的专利,更把补肾等同于补性功能。常言道“男怕伤肝,女怕伤肾”,女人更容易成为肾虚“黑手”下的牺牲品!

  肾被古人称为是“命门”,它们尤其是女人减肥与美丽的发动机。过去肾虚亏多常见于更年期的女性,可如今,二三十岁的女性患上肾亏的病例却渐多—年纪轻轻就总是腰酸腿软,浑身无力、怕冷、没胃口,不化妆的时候,一脸的憔悴更是无法遮掩。

  天气寒冷,寒气通于肾,寒邪首先侵袭的就是肾。补肾,对于女人来说至关重要。

  大寒小寒决定全年减肥:

  小寒:

  虽然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小寒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都说冷在三九,“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后,此时脏腑的阴阳气血偏衰最为严重,需要合理进补,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

  大寒:

  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寒冷程度的一个节气,同时也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因为已接近春天,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这是智慧的古人在生活中的总结,也说明了人们对身体调养的重视。

  不花钱补肾法:

接触阳光

  阳光是大自然最大的阳气,冬季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带动身体阳气。人的头、背都要多晒晒。因为,头是阳气聚集的地方,但要注意避开眼睛免得晒伤。而晒背温暖身体,有助于预防感冒。

  多泡脚

  中医学认为,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分布着60多个穴位和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连接的反射区,分别对应于人体五脏六腑。泡脚有舒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所以,热水泡脚能滋肾明肝,非常适合冬季养生。

  别开泻皮肤

  通过运动达到收摄身心、克制私欲,从而起到固肾强精的目的。但冬主收藏,皮肤当然也不能处于过于开泄状态,所以冬季运动不适合大汗淋漓,泡脚时水温也不宜太高,流汗后反而容易生病。

  早卧晚起

  冬季的自然规律是天黑得早,太阳升起得晚,所以人也最好晚上早点睡觉,早上相对晚起床,老人起床时间比年轻人早,但也最好等待太阳升起后才起床,这样才有利于阳气收纳。

冬季养生保健全攻略 重在防寒健肾

  不知不觉,冬季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天气也渐渐变冷,到了冬季,人体机能活动下降,吃滋补品也不容易上火,所以冬季是人们滋补身体的最佳季节,想要养生保健的朋友一定要利用好了,那么在冬季该如何进行科学的养生呢?下面小编就告诉大家冬季养生应该注意的方法和要点,一起来看看,安然过冬吧。

  一、重在防寒健肾

  季节的变更常常在我们无意识的时候发生了,当我们在上周日的午后躺在床上懒洋洋地感叹着天气转暖的时候,其实冬天已经悄悄地降临了。过了立冬之后的几天,就要全面大降温。那么在天气转冷的时候,我们要先做好防寒的措施,才能保护好自己重要的身体。

  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

  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

  二、饮食调养:

  [养肾为先]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

  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温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增苦少咸]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三、冬季养生知识

  炖补养生

  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人体阳气受损,饮食调养应以“补”为主。补法中以炖补为佳,炖补制作时间长,有利于营养消化吸收,而且还可以适当加入药材,以增强疗效。炖补时可根据个人体质选用一些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适,因为羊肉性温,能给人体带来热量。中医说它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妙品,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食物。

  鹅肉:自古以来流传着“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常食鹅汤、鹅肉,可以防治咳嗽,还能补益五脏。

  四、药膳养生

  补气虚为主——人参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经,大补元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和黄酮类物质,分别有抗衰老、抗疲劳、对抗有害物质、抗肿瘤、提高免疫力、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等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调节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用法:将人参切成薄片,每次取2~3克放入杯内加开水,浸泡1小时后便可饮用,饮完后再加入新水,如此循环。最好12小时内服用完毕,最后嚼服人参片,也可将人参片直接含服。如用于急救,每次取30克,浓煎顿服。参须、参花、参叶亦可泡水当茶喝。

  补阳虚为主——鹿茸

  鹿茸性温,味甘咸,入肝、肾二经,有补肾壮阳之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鹿茸精含多种氨基酸、硫酸软骨素、雌酮、骨胶原、蛋白质和钙、磷、镁等矿物质,有滋补、强壮作用,可使血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增加,中等剂量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对衰心脏有强心作用。服用可使人精力充沛,但阴虚者不服。

  用法:研末,每次取1克,放小米粥内服用。或取鹿茸、山药各30克,分别切片,浸入500克白酒内,密封1周,每次取20毫升服用,日服2次,治阳事不举、尿频、面黑。市面上有以鹿茸为主料制成十补丸、口服液等药,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

一月要养肾防寒 分享2015年健康养生“日历”

  新的一年已经拉开帷幕,大家是否都制定好新年计划了呢?如果事业、爱情、美妆、华服样样不拉,却没有对健康的投资规划可算不得一份完整的清单哦。下面小编推荐2015年最健康的日历,来看看每个月分别都需要注意哪些健康问题,以及做什么可以就可以轻松保持健康状态,下面就一起来看看2015年养生“日历”!

  一月

  养肾防寒

  养生原则:秋冬养阴、养肾防寒。

  注意锻炼:多散步、慢跑等,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忌:合理进补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多吃羊肉、鸡肉、甲鱼、核桃仁、大枣、龙眼肉、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体质偏热、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忌一切寒凉之物,如冰激凌、生冷食品。

  二月

  阳气生发,适当春捂

  养生原则:春夏养阳、适当春捂。

  起居:“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以后气候仍然干燥,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饮食宜忌:宜多食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忌辛辣之物。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脏腑所好。

  三月

  晚睡早起,食甜养肝

  养生原则:春夏养阳、春养肝。

  起居: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这样可以使精神愉快、身体健康。

  饮食宜忌:多食甜,如大枣、锅巴、山药、韭菜、菠菜、荠菜、鸡肉、鸡肝等。少食酸,如西红柿、柠檬、橘子等。春季适当多吃能温补阳气的食物。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春天应肝,肝气旺可伤脾,所以春季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养脾。

  四月

  调节阴阳

  养生原则:补肾、调节阴阳。

  养生关键:为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为宜,如踏青、做操、打太极拳等。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防暴饮暴食。

  饮食宜忌:多食菠菜、荠菜、葱、水果、山药、枸杞、兔肉,少吃辛辣、油腻、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鱼、海虾等。

  五月

  关注心脏

  养生原则:中医理论认为,“立夏”前后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

  精神调养:“立夏”之际,从精神上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暴喜暴怒伤及心阳。

  饮食宜忌:宜多食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生葱、生蒜、辣椒。

  六月

  晚睡早起

  养生原则: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

  养生关键:要晚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

  饮食宜忌:饮食清补为原则。宜吃蔬菜、豆类、水果等,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赤豆等。忌辛辣油腻之品。

  七月

  劳逸结合,保护阳气

  养生原则:保护阳气。

  养生注意: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室内通风,尤其在闷热的天气中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温。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暑天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体力劳动者、室外工作的人员此时应多饮水。

  饮食宜忌: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蔬菜应多食绿叶菜及苦瓜、黄瓜等,水果则以西瓜为好。忌辛辣油腻之品。

  八月

  神志安宁

  养生原则:防暑降温。

  养生注意:“秋老虎”属温燥,损害人体的津液,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眼干、咽干、少津液、小便黄、大便秘结等症状。老年人在此时还易发心脑血管意外。

  精神调养:“立秋”后的精神调养应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起居:生活上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九月

  阴平阳秘,防秋燥

  养生原则:阴阳平衡、阴平阳秘。

  养生注意:心情愉快,还可锻炼身体。防秋燥也非常关键。

  饮食宜忌:宜多食西洋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冬瓜、黄瓜、萝卜、梨等。还可用葱白、生姜、豆蔻、香菜预防治疗感冒。

  忌食:鱼虾、海腥,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辣椒等。

  十月

  控制情绪,养阴精

  养生原则: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精神调养:注意控制情绪,避免伤感,多做开心喜好之事,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安度过秋季。秋对应的脏器是肺,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

  饮食宜忌:宜适当多食芝麻、糯米、粳米、蜂蜜,鸡、牛肉、鱼、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少吃葱、姜、蒜、辛辣之品。

  十一月早睡晚起,保护阳气

  养生原则:养精蓄锐、增强体质。

  精神调养:精神养生在十一月应做到精神安静,保护阳气,不过度消耗阴精,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起居:生活中做到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背部保暖,这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穿着也应注意保暖。饮食上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

  饮食宜忌:多吃牛肉、羊肉、乌鸡、豆浆、牛奶、萝卜等。少食寒性之品,如海鲜等。

  十二月

  适度进补,动静结合

  养生原则:“因人、因时、因地”进补。

  养生重点:养宜适度、动静结合。精神上要积极向上,保持乐观。如体质弱、消化功能差的人,要选择“慢补”,适当多吃“当归羊肉汤”等,还要多吃蔬菜,切忌过补、急补。体质好的人则要“平补”,不要过食油腻之品,以防产生内热而诱发疾病。

  饮食宜忌:可多吃羊肉、牛肉、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苹果、桂圆等。忌生冷,如海鲜等大寒之品及冷饮。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