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到来 养生应注重精神调养

导读: 常见的各种睡眠障碍 如何改善“春困” 春季睡眠原则“夜卧早起”

  春季养生,应注重精神调养。遵循天人相应,顺应一年四季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合理调整四季睡眠与养生,可以加强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避免疾病发生。

 

 常见的各种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常见的情况如失眠,入睡困难,过度清醒、早醒;睡眠倒错,白天长睡不起,夜间通宵不眠;嗜睡,终日昏昏欲睡;梦游,夜间睡眠中起床活动等等。睡眠障碍多受疾病如兴奋、抑郁、紧张、焦虑、恐惧、幻觉或妄想的干扰引起。有资料显示,近百种疾病会表现出睡眠障碍,1/3的高血压患者、1/5的心脏病患者有失眠症状;一些精神焦虑症、抑郁型人格障碍的人更是彻夜难眠;进入更年期的妇女也容易产生睡眠障碍。正常人也可因生活习惯、环境的改变,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极度不稳定,服用药物等情况,出现短暂的睡眠障碍。

  

如何改善“春困”

  在春季人们常会感到困乏无力,提不起精神,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每到春天,办公室里时常会有人感到昏昏欲睡,一旦有人开始打哈欠,就像“传染”似的,整个办公室的人都会开始哈欠连天。如何防止春困呢?除了要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平时不妨多进行户外运动,通过体育锻炼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春困就会缓解。对于整天坐着不动的办公室一族,建议每工作1小时起来走走,活动肢体,有条件的话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及时为脑部供氧。平时还应注意居室空气的新鲜流通,如室内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多,会助长春困发生。如果要想下午的工作不犯困,建议在中午不要吃得太饱,如果吃得太饱,血液全部流到胃里,就易造成大脑缺氧。

  饮食因素也影响春天的睡眠。初春时节,阳气始发,辛甘之品可发散阳气,以助春阳。温食有利于护养阳气,如:葱、枣、花生等皆宜,但要远离大辛大热之品,如:鹿茸、附子等,少食辛辣之品。春木当令,肝气过旺,易木克脾土,导致中土虚弱,胃不和,睡眠不稳。食宜酸甘,以养脾气,再配以绿色时令蔬菜,如:马兰头、枸杞头等清爽之品,以达清肝、爽口、安神作用。

  

春季睡眠原则“夜卧早起”

  春天的正常睡眠,应是“夜卧早起”。一日之计在于晨,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精辟论断,“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毛缓行,以使志生”。就是讲,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要适当晚睡早起,到户外散步,悠然自得地舒展肢体,使精神活动寄望于大自然中。饭后、睡前闲庭漫步,不仅可消食化气,还可无思无虑,心身得以休养,神清气爽。但同时要注意,春天,尤其在初春,乍暖还寒,还需视天气增减衣服,预防春温的发生,把流感、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阻挡于外,所以说适当“春捂”也是必要的。许医师经过十几年临床实践,切身体会地表示,春季睡眠宜“按时入睡,过时不候;午睡一刻钟,能夜补一小时;体脑并用,形与神俱,精神乃治”。

春季养生注重四方面 注意睡眠调养精神

  春季如何养生?进入春季,天气渐渐回暖,这个时候也是养生的大好时节,我们应该多结合自己的体质,身体健康等情况来进行选择养生方法,只有科学的养生方式才能更有助于身体健康,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春季养生方法有哪些。

  日常起居

  此时已经进入了二之气,气候也日渐温暖起来,但是早晚的温差却很大,仍时不时的会有寒流来袭 ,正所谓早晚冷,中午热,有风冷,没风热,穿少了冷,穿多了又热,运动一下就热,刚坐下又冷的坑爹气候。再加上天气的变化很大,雨水比较多,有些地区甚至还会出现阴雨连绵,梅雨不断的问题。因此及时的增减衣服是这一个季节最为重要的养生之道。

  中医建议此时要特别注意勿极寒,勿太热”,的穿衣原则,也就是说不能穿多了,也不能穿少了,最好可以时不时的根据自己的感觉增减衣服。原则上建议以上厚下薄的穿衣方式进行,另外要特别注意下肢和脚部的保暖。中医认为春分时节能微微发汗是极好的,这样有助于将冬季潜伏的寒邪逼出体外。

  另外日常还要注意科学的生活方式,注意睡眠质量,多注意做一些轻缓类型的运动则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精神保健

  据调查统计春季是抑郁等心理疾病高发的季节,这可能与气候及春季肝气郁结有关。因此春季更要注意做好精神方面的调养,建议一定要坚持“平和”为贵,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保持平衡的心态,乐观的心态,切记给自己过大的心理压力,日常应以安养神气为主,避免大悲大喜,避免过大的情绪波动,这样才能更有助于“阴阳平衡”的特点。

  建议在这个春光无限好,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可以多出去踏青,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和亲朋友一起到外赏花,这不仅有利于心理的保健,同时还有利于缓解精神压力,是春季精神养生方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饮食养生

  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季做好饮食养生也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中医认为眼下属仲春,因此肝气较旺,肾气微,所以中医建议日常饮食当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酸性的食物,辛热的食物以益肾补肝。另外在春季雨水较多,更容易引起湿邪入体,所以适当的吃些温热的食物更有利于驱除寒气。饮食上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生姜,椰菜,葱花等。另外中医还认为春季人易脾胃失和,因此更要注意日常的健运脾胃之道,可以适当的多吃些如山药,荞等具有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

  疾病预防

  春季还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流感,流行性疾病,过敏,口腔溃疡,胃肠等疾病高发的季节,因此春季还要做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

秋分养生注重精神调养 运动调理应对秋燥

  秋分节气到了,天气渐渐变冷,这个时候要注意调养身体,以保健康。精神调养在秋分非常重要,因为秋天有万木凋谢之感,人们容易产生“悲秋”,因此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那么秋分如何养伤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秋分精神调养方法。

  “收敛内养”运动适量

  秋分是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随“长夏”到“秋收”而相应改变。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运动、起居、饮食、精神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秋高气爽,也是锻炼的好季节。但由于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初秋可开始冷水泳

  随着盛夏酷热逐渐消退,一些游泳爱好者也收起了泳衣。但专家建议,初秋时节适当的冷水泳既能达到较好的健身效果,也能为日后冬泳打下良好的基础。冬泳不但可以加快人的基础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也能锻炼人的意志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但练习冬泳应该逐渐过渡,从秋天开始坚持冷水泳,逐步过渡,到了冬天才能享受冬泳的乐趣。

  初秋的冷水泳对神经系统能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加快心跳速度、促进血流量,进而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冷水泳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可以有效地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长期坚持,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放松心情扫除抑郁

  除了外出秋游、登山放松,还可在室内进行精神放松。

  肌肉松紧法从头部开始,眼睛用力闭,然后放松;牙齿用力咬合,再放松;拳头握紧后放松;依次类推到全身各部位。最简单的就是起身,用力伸懒腰,然后放松,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放松效果。

  生物回馈法坐在椅子上,眼微闭、齿微分、下肩、开胯、集中心志静下来,专心感受肌肉酸痛的那个点,慢慢刺激调整它。接着深呼吸,感觉脉搏跳动甚至肠胃蠕动,感受手指头血液一胀一缩的感觉。

  大字舒服法呈大字形躺在床上,再在脖子和膝盖下方枕个垫子,让自己处在舒服、放松的姿势。

  运动调理应对秋燥

  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常表现为口干、鼻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

  如有便秘情况,这里推荐一套能激活大肠蠕动及加快新陈代谢的体操。

  做操前,最好先喝一杯白开水。

  一、仰卧,背下垫一块软垫。将双小腿反屈,双脚尽可能贴靠臀部,用左手在腹部做顺时针揉按约20次。

  二、站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握上举,掌心向上,同时呼气。边呼气边向一侧屈体,充分牵拉对侧肌肉,反复做数次,左右交替练习。

  三、站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握上举,掌心向上,同时呼气。边呼气边后仰,充分伸展腹肌。反复做数次。

  四、坐地,双手背后支撑,双腿伸直。屈右腿,将右脚交叉放在左膝外则。边呼气边用左臂的肘部压右膝的外侧。然后将身体右转,目视右后方。反复做数次,左右交替练习。

  五、仰卧,屈右膝,边呼气边向左侧转下肢,同时头部向右侧转。反复做数次,左右交替练习。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