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治疗落枕三方法 理筋手法消除疼痛

导读: 一、常规治疗 理筋手法 1.揉推摩法: 2.伸筋疗法: (1)胸锁乳突肌伸筋法: (2)斜角肌伸筋法: (3)斜方肌、提肩胛肌伸筋法: 二、药物治疗 三、牵引治疗

  落枕是一种常见疾病,以冬春季最多见。落枕又称失枕,多因睡眠姿势不良,睡起后颈部疼痛,活动受限。轻者数天可以自愈,重者可迁延数周不愈,影响工作和学习。那么落枕了该怎么办呢?如何治疗落枕最快最有效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

  一、常规治疗

  理筋手法

  手法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因按摩可很快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疼痛,往往经治疗一次,症状即减轻大半,如配合药物等治疗,则疗效更佳。

  1.揉推摩法:

患者端坐,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缓慢转动头颈,在颈项部找到痛点或痛筋后,用拇指或小鱼际在患部作揉、推、摩,平稳施压,使痉挛的肌肉得到缓解,疼痛减轻,再找出新痛点用同法操作,如此反复,至活动基本正常,痛点消失为止。

  2.伸筋疗法:

运动医学研究说明,拉紧痉挛的肌肉使之伸展,并维持两分钟以上,可使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减轻或消失。利用这一原理,有针对性地使痉挛、收缩的颈肌得到充分伸展,成功地解除颈肌痉挛,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恢复颈部肌群平衡,建立良性循环的目的。

  (1)胸锁乳突肌伸筋法:

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按住患者一侧肩锁关节处以固定肩部,另一手扶同侧下颌,并缓慢使患者头部转向对侧,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内保持双手位置不动,两分钟后放松。双侧分别进行,重复操作3~5次。

  (2)斜角肌伸筋法:

体位同上,述者一手按住患者一侧肩锁关节处,另一手扶同侧颞部,双手反向用力,使患者颈部侧屈向对侧,并在患者能忍受限度为保持颈部侧屈位两分钟,随后放松,先健侧后患侧,重复3~5次。

  (3)斜方肌、提肩胛肌伸筋法:

患者坐位,术者立其后,双手肘部按住患者双肩以固定肩部,双手手指重叠扶在患者颈枕部,逐渐向前下方用力,使患者颈部前屈,并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内保持颈部前屈两分钟,随后放松,重复3~5次。

  以上方法可单独应用,亦可配合应用。每日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

  二、药物治疗

  1.瘀滞型:宜活血舒筋,常用舒筋活血汤(羌活6克,防风9克,荆芥6克,独活9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红花6克,枳壳6克)加减。

  2.风寒型:宜疏风祛寒,宣痹通络,常用葛根汤(葛根15克,麻黄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桂枝汤(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个)或羌活胜湿汤(羌活15克,独活15克,藁本15克,防风15克,甘草6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加减。

  外用药可局部擦正红花油或外贴伤湿止痛膏、风湿跌打膏等。

  三、牵引治疗

  用枕颌带牵引,以坐位牵引为主,牵引重量为2~5千克,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

  适宜技术

  “落枕穴”穴位刺激治疗落枕

  1.治疗方法

  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用食指指腹,或圆棍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症状会有明显减轻。

  2.特色

  方便、实用、无创伤,特别适合患者自我康复治疗。

最快速治疗落枕三方法 指压法一次即可痊愈

  落枕又称“失颈”、“失枕”,临床上以颈项疼痛,活动受限为特征,轻者一周内自愈,重者可延至数周。所以在发现落枕时要及时治疗,这样才是最有效的。那么如何治疗落枕最快速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三种方法,让你高枕无忧,赶紧收藏起来。

  一、指压法

  在左右手掌背面,第二和第三掌骨间隙下1/3处各有一落枕点,在此取点后,用大拇指直立切压,顺着掌骨间隙上下移动按压,约2~3分钟后,症状会立即消失,急性落枕一次即可痊愈。

  二、米醋热敷法

  取米醋300~500毫升,准备一块棉纱布浸入米醋中,然后将浸湿的棉纱布平敷在颈部肌肉疼痛处,上面用一个70℃~80℃的热水袋热敷,保持局部温热20~30分钟。

  热水的温度以局部皮肤感觉不烫为度,必要时可及时更换热水袋中的热水,以保持温度。热敷的同时,也可以配合活动颈部,一般治疗1~2次,疼痛即可缓解。如果家中没有棉纱布,也可用纯棉毛巾代替。

  2.特色

  米醋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局部热敷后可有效缓解“落枕”带来的不适。

  预防调护

  治疗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放松颈部肌肉,疼痛缓解后,应积极进行颈部的功能活动,可作头颈的前屈、俯仰、左右旋转动作,以舒筋活络。

  睡眠时枕头要合适,不能过高、过低、过硬,避免颈部受寒受凉,尽量不要在床上看书、看报、看电视。枕头要置于颈项部,避免颈部受风受凉。

  三、刮痧治疗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最快速治疗睡觉落枕方法 热敷可起到止痛作用

  落枕了该怎么办?早上起来发现脖子僵硬疼痛,稍微动动就很痛,这可能是落枕了。有时我们睡觉不注意就会落枕,落枕后要好几天才会好,那怎样才能快速治疗落枕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最有效治疗落枕的方法,大家赶紧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落枕的治疗方法: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2)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3)选用正红花油、甘村山风湿油、云香精等,痛处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伤湿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5)耳针:耳针埋穴于颈、枕区,以食指尖按压上述耳穴5~10分钟,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针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一般可取悬钟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针4~5分,灸3~7壮,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钟。

  (7)口服去痛片1片,有临时止痛之效。

  (8)改变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

  (9)如为颈椎病引起,在体疗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自我颈椎牵引疗法。

  (10)落枕严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显。

  防治落枕的简易保健操

  1、将左手或右手中、食、无名指并拢,在颈部疼痛处寻找压痛点(多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处),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左右,可左右手交替进行。

  2、用小鱼际由肩颈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轻快迅速击打两分钟左右。

  3、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风池穴、肩井穴1-2分钟。

  4、以拇指或食指点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5分处),待有酸张感觉时再持续2-3分钟。

  5、最后进行头颈部前屈、后仰、左右侧偏及旋转等活动,此动作应缓慢进行,切不可用力过猛。

  预防落枕,主要注意睡眠姿势和枕头不宜过高。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