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毛病别忽视 当心是疾病征兆

导读: 咳嗽 打嗝 耳鸣 磨牙 打鼾 关节响 放屁

  生活中,我们常会有一些小毛病,如我们在睡觉时候,磨牙放屁打呼噜是常有的事情。这些看起来习以为常的小毛病可能暗藏安全隐患。有了这些小毛病,千万别忽视,当心是疾病征兆。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生活小毛病!

  咳嗽

  当食物呛入气管、吸入刺激性气体时,咳嗽能将呼吸道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这样的咳嗽不能强忍。

  而反复咳嗽可能是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表现。中医讲“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心脏病引起的肺淤血,甚至外耳道异物都会引发咳嗽。因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打嗝

  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个像帽子似的厚厚的肌肉膜,它就是膈肌。当受寒冷、饱餐、吃饭过快、吃干硬食物等刺激后,膈肌会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人们就会“呃儿”个不停。短暂的打嗝也是一种机体保护反应,但如果连续出现或顽固难愈,可能预示胆囊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另外,紧张、恼怒等不良心理状态也常引起打嗝。

  分辨打嗝是否为器质性疾病有个小窍门,即打嗝在24小时内能够缓解,且睡着后自动停止的,多不是疾病引起的,而超过24小时还在打嗝,且睡着还不停止的人,多是疾病缠身。

  耳鸣

  用手捂住耳朵,你会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这是因为外界嘈杂的声音被阻隔,让你听到了耳旁组织的血流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显微外科主任戴海江教授介绍,寂静的环境能够放大我们的听力,但如果你平时也能听到“脑袋里鸣叫”,耳中出现铃声、哨声、波浪声、蝉鸣声等,而周围环境并没有相应声源时,就得小心了。耳鸣专家表示:“我诊治过不少耳鸣患者,从外表上看,他们至少比实际年龄老10岁。”严重的耳鸣不但影响听力,干扰正常睡眠,还会引起焦虑、烦躁或抑郁等一系列精神问题。

  噪音是引起耳鸣最常见的原因。当某个频率的噪声损伤了听神经末梢细胞时,就会产生相应频率的耳鸣。实际上,超过安全噪声标准(80—90分贝A声级)的噪音都有可能造成耳鸣及耳聋。滥用药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包括心得安、异搏定、布洛芬在内的多种常用药物都可能引起耳鸣。此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也可使微循环发生障碍,从而导致耳鸣。

  听神经末梢细胞一旦造成损伤很难恢复如初,但通过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手段可以缓解症状。已有耳鸣的人切忌酗酒、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

  磨牙

  睡觉时牙齿咬得咯吱响,醒后面部肌肉紧张、酸痛,并伴有头痛,如果你有此症状,很可能患上了“磨牙症”。引起磨牙的原因很多,侧卧位或俯卧位睡觉、牙齿咬合异常,都会让人不自主地磨牙;磨牙还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尿酸增多症等的表现。另外,口腔是人体首先兴奋的部位,当人们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增大时,也可能磨牙。

  别看磨牙事小,长期磨牙会引起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广泛损耗,不但可能引发牙周疾病,还会导致面容苍老,影响美观。如果经常磨牙,可在睡前用毛巾热敷上下颚,能松弛咬合肌肉,尽量放松自己,适当做些体操、泡泡热水澡、听听轻音乐等。

  打鼾

  偶尔打呼噜不必紧张。如果鼾声响亮不均匀,而且有晨起口干、白天疲乏无力、嗜睡、头脑昏昏沉沉、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那可能是得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时常出现呼吸暂停,会导致血液中氧含量明显减少,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这不但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引发心脑血管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研究发现,肥胖者、男性、孕妇等都是打鼾的高发人群。如果打鼾者一觉醒来有口干舌燥、头晕、头痛,白天困倦、嗜睡,甚至工作或开车时睡着,以及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表现,最好去医院就诊。

  关节响

  关节活动受到筋膜、韧带、肌肉等组织的限制,关节腔中有起润滑作用的液体,里面又溶有气体。当活动关节时,就会把这些气体从液体中挤压出来,从而发出声音。当关节屈伸过度时,常会有“啪”的一声关节弹响,一般不会影响健康。但如果关节经常弹响,且伴有疼痛和活动障碍则要注意了,可能是腱鞘炎、滑囊炎、半月板损伤等骨关节疾病。

  放屁

  在用吸管喝东西、张大嘴说话、进食速度太快时,人就会吸入额外的气体,再加上肠道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所产生的气体,都是屁的主要来源。豆类、胡萝卜、奶制品等最容易产气,但这些多是健康食物,产生的屁带响但不臭,因此有“响屁不臭”之说。而吃鸡、鸭、鱼、肉后,虽然排气较少,但这些动物性蛋白经发酵、腐蚀会产生硫化氢、硫醇等物质,排出体外通常无声但很臭,故有“臭屁不响”之说。

  “噪音”扰人更害己,揪出制造“噪音”的罪魁祸首,才能还自己一个“安静”的身体。

你身上这些部位容易出汗吗?小心是疾病征兆!

炎热的夏季里,稍稍走快一点或者动下身体就会出好多汗,做什么事都没心情。而出汗是一种排毒的方式,但是除了正常出汗,出汗过多小心是疾病的征兆!首先得从出汗部位找原因!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从西医理论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很低,需要提升免疫力。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说是你的体内脾胃失和。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你体内的血液循环多半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5、腋下出汗=饮食过重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径过大。如果汗液气味很大,是因为你的饮食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6、手脚心出汗=脾胃湿热

人在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的情况下,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但是在日常手脚心大量出汗,就要引起注意了。

中医认为:手脚出汗而大便难者,属阳明热盛;手足出汗多而粘者,属脾胃湿热;手足出汗多而手足心烦热者,属心肾阴虚;手足汗而手足不温者,属脾胃虚寒。

7、背部出汗=阴阳虚弱、疲劳

背部汗腺分布很少,所以背部爱出汗说明你的身体阴阳虚弱,已经极度疲劳。

最简单的补肾补血通经络的方法就是:泡脚

脚是阴血的大本营,三条阴经都汇集于此: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肾生血、肝藏血、脾统血。

健康提醒 九种小毛病或是大疾病预兆

  日常生活中,我们身体会出现一些小毛病,很多人觉得小毛病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恰恰是重大疾病的预兆,大家可要警惕了,以下9种小毛病或是预示大病来临,要当心,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1.牙齿不整。

  问题所在: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很难刷得干净,往往容易导致牙周病。牙周病不但会使牙齿松动,也和许多难治的疾病有关系。英国牙科健康基金会奈吉·卡特医师说:“牙周病向来被认为与若干健康问题有关,像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等。”近年研究也发现,有牙周病的孕妇容易早产。

  诊断方式:去看齿颚矫正专科医师。卡特说:“无论年龄大小都可做牙齿矫正。”因此不要因为自己是成人就排斥戴牙套;当然,成年人矫正牙齿的时间会比较长。

  2.扁平足。

  问题所在:扁平足会导致拇囊炎、锤状趾、脚跟疾病、脚关节炎,以及脚趾、脚跟、脚踝、膝盖、胫骨等处的疼痛。也有专家认为扁平足可能是背痛和膝关节炎的主因。这些病症通常在年迈时一并出现。

  诊治方式:欧洲手足科医师协会麦克·欧尼尔说:“在鞋内加入一种矫正姿势的鞋垫,可以解决大部分同题。”使用足部定型器或训练器,也有助支持脚背。收起高跟鞋,或减点体重也有帮助。

  3.打鼾。

  问题所在:英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协会表示,经常打鼾的人,得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高胆固酵的几率,比偶尔打鼾的人高出5倍。不过,打鼾的人平均要拖18年才会去看医师。如果不治疗,打鼾可能恶化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诊治方式:减重、戒烟、少喝酒才是最好的治本之道。

  4.眉毛脱落。

  问题所在:住在英国斯温登的家庭医师彼得·史温雅德说:“眉毛秃了这个小症状,帮我诊断出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该病代表甲状腺活力欠佳,人体各种系统的运行因此减缓,使得患心脏病、青光眼、痴呆症的危险大增。

  诊治方式:验血可以发现体内甲促寨或甲状腺素是否过低,假如过低,就可能要终身服用甲状腺素药物。

  5.肚子肿胀。

  问题所在:卵巢癌的症状并不明显:不管是医生还是妇女自身都很容易忽略。不过英国慈善机构“目标卵巢癌防治中心”学术顾问威利·汉弥顿医师说:“卵巢癌最危险的症状就是腹部持续变大。”若能及早发现,五年存活率为85%~90%,但晚期发现的话,存活率只有25%。

  诊治方式:医生会做内诊,检查是否有肿瘤,必要时会建议验血和做超声波。

  6.白带。

  问题所在:妇女阴道有分泌物似乎是很平常的事,不过要是颜色有异(略带绿、灰或血色),或气味难闻,就要注意了。彼得·史温雅德医师说:“阴道分泌物有异常,一般代表

  盆腔出现感染。置之不理就会演变成盆腔发炎。”

  诊治方式:及时去看妇科医生并治疗,可以降低长期并发症的危险。

  7.眼有黄斑。

  问题所在:眼皮上若出现平滑的斑,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征兆。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尼克·罗伊医师说:“长黄斑瘤的人,50%胆固醇高。”胆固醇高可导致动脉壁产生硬化斑,并形成血凝块,这是中风和心脏病的危险因子。另一个胆固醇高的迹象则是角膜周围有—圈白色或灰色的透明环状。

  诊治方式:请医生帮你验血。要是血胆固醇过高,医生可能会要你改变生活习惯或服用降血脂药。

  8.消化不良。

  问题所在:彼得·史暑雅德医生说:“55岁后有消化不良的情况,尤其体重同时藏轻,是个警告。”有少数例子证实是早期胃癌。

  诊治方式:要是消化不良治疗6周后还不见效,就要进一步进行胃镜检查。

  9.暂时失明。

  问题所在:住在英国格洛斯特郡的休·施立夫特偶尔和医生提起眼睛的小毛病,结果发现是小中风引起暂时性失明。

  诊治方式:觉得眼睛不适时要去看眼科医师,怀疑颈动脉阻塞,要看神经内科,并做颈动脉超音波检查。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