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大利器可除皱

导读: 针灸疗法: 中药外用: 食膳疗法: 推拿按摩疗法:

  越来越多的朋友对中医养生保健逐渐的重视,中医特色疗法中的针灸,推拿按摩对去皱有特别的疗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详细的操作流程吧。中医除皱三大“利器”:

  针灸疗法:

  去除额纹选头维、阳白、头临泣、印堂、阿是穴为主穴;去除鱼尾纹选太阳、丝竹空、角孙、阿是穴为主穴;去除鼻唇纹选迎香、四白、下关、阿是穴为主穴;去除颈纹选风池、翳风、扶突、阿是穴为主穴。配以中脘、足三里、曲池、合谷。

  方法:主穴用泻法,配穴用补法,阿是穴即皱纹局部,顺皱纹方向进针,用平刺法,针体在皮下脂肪与肌层之间。选用32号针或美容针,轻刺激,留针30~60分钟,可加灸,隔日1次,20次为1疗程。

  中药外用:

  可选用祛老去皱面膏、杏仁膏外用。祛老去皱面膏用中药青木香、白附子、川芎、白蜡、零陵香、香附子、白芷、茯苓、甘松、羊髓等药切碎,以水、酒浸一夜,再煎至水、酒尽,制膏,去渣。使用方法,每晚洗脸后涂敷面上。此膏祛老去皱,但油性皮肤者不宜使用。杏仁膏用杏仁适量,与鸡子白相和,夜晚洗净脸后涂面,第二天早上用温水或米泔水洗净。此膏能绷紧皮肤、润肤、去皱。

  食膳疗法:

  可选用药肉粥或阳春酒。药肉粥用羊肉、当归、白芍药、熟地、黄芪、生姜、粳米等,先将药物和羊肉煨开,去肉及药渣,然后,下米熬粥,熟后调味,空腹食用。此粥补益气血,补虚损赢瘦,适用于体弱消瘦,面容早衰起皱者。阳春酒用中药人参、白术、熟地、当归、天门冬、枸杞、柏子仁、远志等,放入纱布袋内,浸入酒中。每日早中晚各饮1杯。此酒兼补五脏、气血津液,可祛病延寿,美悦颜色,滋润皮肤。

  推拿按摩疗法:

  除面部经穴按摩外,皱纹周围的穴位重点按摩。同时用大拇指、中指点按天容、天牖穴,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点按或点揉人迎、扶突、天窗穴。再配合下体部推拿:由上而下拿足阳明胃经3~5次,叩击3~5次,由下至上擦足三阴经3~5次,扣击3~5次,点按足三里、三阴交各30秒。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中医去皱的神奇疗效,想要拥有年轻容颜的朋友们不妨借助上述的方法,养生去皱双赢。

中医教你针灸七大穴位 可去皱美白抗衰老

  针灸养生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通过作用于机体的经络腧穴系统,激发经气、调整脏腑而产生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方法,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针灸某些与肾、脑相通的穴位,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使大脑细胞活跃,可加速补充脑的血流量,从而使脑细胞营养充足,延缓大脑的衰老。下面介绍一下如何运用针灸达到抗衰老的功效。

  1、人迎穴。

  人迎穴位于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因其连通脑与心,通过调理心脑,实际可以治疗全身的各种不适症状,且同时达到去皱、美白、抗衰老的多种目的,可谓是兼具一举多得的效果。

  2、健康长寿穴为主,百会、关元、内关为备用穴。

  健康长寿穴位置在鼻下人中沟的上端;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3、印堂穴。

  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取定穴位时,患者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中医认可的主要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针刺印堂穴,可推动督脉气血的运行,有安神益智定惊熄风之功。

  4、委中。

  委中穴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穴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布有腘动、静脉;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能够祛除疲劳感。

  5、三阴交。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针灸三阴交可以保养子宫、卵巢,紧致面部肌肉,使脸部肌肉不下垂,也可以调月经、祛斑、去皱、祛痘。针灸三阴交等穴,能促进胃肠道更好地吸收微量元素,它们是延年益寿的物质基础。微量元素锌、锰对人体免疫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锌对人体健康和防衰老关系密切。

  6、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定位脐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则能担此重任。每晚以指关节按压足三里,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青春常驻。

  7、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掌骨间隙之中点处,或第2掌指关节与阳溪穴之间的中点处,稍靠近食指侧。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疏风止痛,通络开窍之功。中医认为,合谷穴能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坚持按揉刺激该穴,可以获得自然治愈疾病的功效。

  除了针灸之外,我们平时也可以自己按摩合谷穴。用对侧拇指按揉即可,也可用三指拿捏合谷穴处皮肤,随时随地都可以操作。力量可以大些,没有副作用和危险。以感到酸胀且能够忍受为度。

中医推荐 按摩这五大穴位可祛除体内湿气

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

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按摩五大穴位祛湿

1、百会穴

位置: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

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功效:

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2、大椎穴

位置:

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

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

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3、神阙穴

位置:

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

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功效:

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4、涌泉穴

位置:

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

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

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5、阴陵泉穴

位置:

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

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功效:

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