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养生 教你针灸美容祛斑的方法

导读: 中医针灸 针灸治疗黄褐斑 1、肝瘀气滞:必须取任脉经穴 2、肾虚火旺(肝肾阴虚) 3、脾虚湿阻 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以下病机有关 治疗黄褐斑的自我调护 针灸美容 ⒈整体治疗,适应证广,疗效持久 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⒊经济安全,副作用 4、针灸美容疏散法 5、针灸美容清利法 6、针灸美容调理法 7、针灸美容补益法

  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而且它的疗效还非常的明显。但是大家知道吗,针灸不但可以治病,而且还能够美容祛斑,相信也有不少爱美的女性朋友都知道这点,那么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全面的介绍一下针灸是如何美容祛斑的吧!

  中医针灸

  针灸治疗黄褐斑

  1、肝瘀气滞:必须取任脉经穴

  取行间、气海、太冲、三阴交,两组穴疏通气血荣面祛斑。胸胁胀满加章门,腰膝酸软加肾俞。

  2、肾虚火旺(肝肾阴虚)

  取肝俞、肾俞、足三里、关元、命门。(益精血,补肝肾)以上各穴补养肝肾调理气血,养阴退斑。

  3、脾虚湿阻

  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随症取穴腹胀:下脘、气海;便溏:天枢。除此以外还在皮损部位针刺或围刺主要是疏通局部气血。还可随证加服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等。1疗程10次数每次20-30分钟开始隔天一次。

  中医辨证分型

  1、肝郁气滞:颜面有斑块,腰膝酸软,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舌质暗或有紫斑块,苔薄细,脉沉细。

  2、肾虚火旺:颜面有斑,有时有些黑褐色斑块,有的也伴有腰膝酸软,倦怠无力,质红少苔脉沉细有时数。

  3、脾虚湿阻:面斑呈黄褐色,纳呆脘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有时弦。

  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以下病机有关

  1、情志不随,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血不能上荣于面;

  2、饮食不节制,对脾胃有一定的损伤,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气血不畅,颜面失养。

  3、年老精亏,肾阴亏损,导致虚火上炎,肌肤失养,肾之本色泛于颜面;

  4、腠理受风以致气血不和、不能濡养颜面。

  临床表现:淡褐色或是褐色斑块,形状不规则常对称分布在唇周、额头、颧、颊、鼻、眼角、太阳穴等处,有的呈蝴蝶形,无自觉症状,初期有的患者有些发红而且淡淡的斑不会被发现一经发现已经长了很长时间,春、夏季加深、秋,冬季变浅。

  治疗黄褐斑的自我调护

  1、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含维C多的食品;

  2、作息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3、要保持心情舒畅忌忧思,恼怒;

  4、避免日光晒。

  5、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6、避免过度精神紧张。

  7、忌滥用化妆品。

  针灸美容

  针灸美容法,是我国医药学家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容疗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⒈整体治疗,适应证广,疗效持久

  整体美容是针灸美容法的指导思想。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颜面、皮肤、须发、五官、爪甲是整体中的一部分,这些部位的盛衰直接反映着身体的健康状况,皮肤白嫩、面色红润、体格健壮是健康美的标志,也是脏腑、经脉功能正常、气血充盈的表现。

  整体美容可以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积极因素,因此,不仅适用于祛除痤疮、黑痣,消除皮肤损害及肿物等,还对慢性的形体改变和顽固的皮肤病变有效,如肥胖、银屑病等,对一些急性传染性的影响容貌的病症如红眼病、痄腮、丹毒等亦同样有效。

  用针灸疗法进行美容,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等与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有非常密切关系的因素,从根本上保证了美容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针灸美容法使用的医疗工具简单,只需不同规格的针具、火罐和艾条等,再配以磁贴器、注射器、电针仪和激光仪等,用酒精、碘酒消毒穴位皮肤后,即可随时随地进行操作。凡掌握一般针灸操作技能的人,皆可以学习使用针灸美容的方法。

  ⒊经济安全,副作用

  针灸美容法是在体表进行各种安全、简便、痛苦少的物理疗法,如针刺、拔火罐、艾灸、穴位磁疗、激光照射等等,一般不破坏皮肤结构,不遗留创痛。较之复杂的外科整容术和众多的化学合成的美容品,针灸美容成本低、费用少、副作用很少。

  针灸美容都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针刺、艾灸经穴来调整经络气血、对人体一定的穴位进行适量的刺激、激发经络气血的运行,借以协调脏腑、濡养面部皮肤,达到美颜润泽的目的。《灵枢·经脉篇》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经络的调整作用是针灸美容的基础。但针与灸是有所分别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的工具、手法和形式的不同。针法是用不同的针具刺激人体的经络俞穴,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灸法则是采用艾绒灸于某些穴位,借助于药物烧灼、熏熨,给经络以温热持久的刺激。在实际运用中,二者常配合作用。

  由于经络的调整作用是针灸美容的基础,而中医五脏六腑都通过经络互相连接在一起而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因此,从这一点意义来讲,全身的每一条经络都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但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以下经络对美容更为有效,它们分别是:

  ①足厥阴肝经:“肝藏血,主疏泄”。肝既是人体的血库,又对全身的血液运行、分布起调节作用。若肝血不足,面色晦暗者,可刺激肝经。

  ②足少阴肾经:“肾藏精,为人体先天之本”,肾维系五脏阴阳和收藏五脏六腑之精,肾阴肾阳直接决定脏腑功能的盛衰,对人体的整个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③足阳明胃经:其经脉行于人体面部,胃为水谷受纳之腑,与气血的化生有密切关系,如胃弱,气血性化失司,面失气血的滋润而面色无华。

  ④手少阳三焦经:调节体内代谢,其循行于人体头侧面,如头侧面美容可刺激此经。

  ⑤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大小肠经对水液的分布、水谷精微的吸收以化生气血有重要作用。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所以美容与大小肠密切相关。

  4、针灸美容疏散法

  针灸美容疏散法是一种以针浅刺皮肤的方法。风、热之邪在浅表的皮毛部,用浮浅的刺法来疏风散热,驱除外邪。针灸美容疏散法常用针具为美容针、皮肤针等,多用于治疗皮肤损美性疾患,美容针多用于面部。

  5、针灸美容清利法

  针灸美容清利法是以综合各种针刺泻法为主而形成的一种美容针刺方法,用之可清利外邪,常取穴位如大椎、十宣、曲池、阴陵泉等。本法以泻法为主,刺激量较大,本法多用于治疗因湿、热、毒引起的损美性疾患。针灸美容清利法适用于体质较好的患者。

  6、针灸美容调理法

  针灸美容调理法是以针刺平补平泻手法为主而形成的一种美容针刺方法。用于可平衡阴阳、内调脏腑,从整体上调整人体使之趋于平衡状态,从而达到体健、体美。常用穴位如百谷、太冲、三阴交、足三里等。本法以平补平泻为主,刺激量较清利法稍弱。针灸美容调理法适用于气血瘀滞或虚实不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的损美性疾病。

  7、针灸美容补益法

  针灸美容补益法是以综合各种针灸补法为主而形成的一种美容针灸治法。用之可补益脏腑气血之不足,养颜驻容,延缓衰老。针灸美容补益法适用于久病或各种虚证引起的损美性疾病。

中医针灸有禁忌 针灸祛斑的小偏方

针灸祛斑的小偏方

肝瘀气滞:必须取任脉经穴

取行间、气海、太冲、三阴交,两组穴疏通气血荣面祛斑。胸胁胀满加章门,腰膝酸软加肾俞。

肾虚火旺(肝肾阴虚):取肝俞、肾俞、足三里、关元、命门

益精血,补肝肾。以上各穴补养肝肾调理气血,养阴退斑。

脾虚湿阻: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

随症取穴腹胀。下脘、气海;便溏:天枢。除此以外还在皮损部位针刺或围刺主要是疏通局部气血。还可随证加服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等。1疗程10次数每次20-30分钟开始隔天一次。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医针灸养生是有所禁忌的。

中医针灸的常规禁忌

处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皮肤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孕妇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婴幼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中医支招针灸养生 五种体质的针灸疗法

  针灸是一种健康的中医疗法,很多人都喜欢采用针灸的方式来进行养生。然而,并非所有的人群都适合采用针灸的方法来养生。那么,哪些体质可以进行针灸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脾肺两虚型体质

  天气已经转暖,但依然怕冷,经常手脚冰凉。即使生活习惯良好,运动规律,但体重还是上升。这很可能是由于先天性不足所造成的脾肺两虚。中医认为肺主水,当肺脏功能不佳,体内的水气化效果不佳,淤积于体内,就会导致瘦身屡战屡败。专家解惑:瘦身秘诀在于健脾润肺,改善水在体内的气化,从根本上解决瘦身问题。

  A、食疗法-以内养外轻体重

  食疗法减重、强身完美兼顾,保持身体良性循环,提升肺部功能。银耳莲子羹最好能出现在晚餐后的甜品单中,可以补肺固表、益气健脾,润肺化痰。让水在体内进行良性的气化,体重自然也会有效控制。

  B、足浴法-由下至上润脾脏

  足底穴位丰富,而涌泉穴可以有效刺激肾经畅通,提高肺脏功能,调节脾肺虚弱的问题,从根本上清除瘦身障碍。买一个檀木足浴盆,放入薰衣草精油或者天山藏红花足浴盐,对足底各穴位进行刺激时能让肺脏强壮,并加速身体脂肪代谢。

  二、肝郁气滞型体质

  气血在体内郁滞也造成体重上升。肝郁气滞体质的女性不仅受到体重问题困扰,还经常月经不调、心情焦躁、失眠。专家解惑:活血化淤,舒肝理气是必需之选,肝经疏通,心情放松,体重自然回落。

  A、推拿法-由表及里加速脂肪分解

  推拿法沿肝经的走向进行特定手法按摩,减少脂肪聚集,加速脂肪分解。并且通过对肝经的推拿,调节阴阳,有效疏通肝经经络,从而提高肝脏机能,并改善肝郁气滞的体质特质,从而阻断体重上升的根源。

  B、心理疏导法-心灵瘦身体轻盈

  这类女性脾气较大,易暴饮暴食,可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内心焦灼状态,避免过度饮食。最佳自我心理疏导法是深呼吸,紧张时让自己静下来,保持匀速深呼吸,在较短时间内舒缓情绪,可以辅助肝脏的疏通。

  三、胃热湿阻型体质

  这类女性食欲“大大的好”,常有饥饿感。吃得多、吸收多,排出的却很少,容易让身材变形。减轻胃热,降低食欲。食量减小,脂肪当然也会“逐渐老去”。

  四、脾虚湿阻型体质

  脾虚湿阻型体质胃口并不好,但体重却只增不减,且出现舌苔重、大便稀的症状,这也许就是由脾虚湿阻型体质导致的。脾脏功能不佳,脾的运化功能差,不能祛痰化湿,导致湿气大量存于体内,体重不断上升。专家解惑:瘦身根本在于健脾行气。提高身体的化湿功能,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

  A、针灸法-疏通经络中降低体重

  针灸对脾虚湿阻型体质非常有效,疏通不同穴位(如丰隆穴、三阳穴、内关穴)来疏通经络,调节内分泌和肌体平衡,有效提升脾脏的除湿功能,另外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让健康瘦身达到由内而外的调理。

  B、运动法-活络气血促进脂肪燃烧

  这种体质的女性,运动意识一般都很弱,是不折不扣的“御宅族”,这也造成大量湿气与热量在体内聚集,因此运动法能达到不错的效果。每天清晨先慢走3分钟,让整个身体舒缓下来,再进行3分钟的急速走。如此交替15分钟,加速体内气血循环,可改善脾虚,加速脂肪燃烧,减轻体重。

  五、阳虚内热型体质

  阳虚内热造成体内生津不足,即体内缺乏水汽,过多热量积攒于体内,加速脂肪囤积。表现为手脚总是出汗,经常出现口干现象,即使不画彩妆也经常面色绯红。专家解惑:补水,加速体液循环,燃烧脂肪。

  A、营养法-补阳去热减体重

  春日养阳,在阳春之际多服用补充营养的美食,如羊肉、狗肉、鸡肉,提升体内阳气。营养法瘦身不仅仅在于吃,还要吸收阳光的“营养成分”,这样,人体吸收营养之精华,配合天地阳旺之时,改善阳虚体质,驱散内热,补足生津,以达到瘦身的目的。

  B、耳针法-“点穴”还原身材S形

  耳针减肥早已被大家熟知,它也是阳虚内热体质的最佳之选。因为耳朵上分布着内分泌穴、梁门穴、渴点穴,用耳针点穴,可调节内分泌,解决体内生津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瘦身的效果。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