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祛湿? 教你如何通过艾灸来去湿

导读: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有湿? 艾灸祛湿简单又方便 艾灸的作用 局部刺激 经络调节 调节免疫 药理作用

  进入春季,气温渐渐上升,在这个时候很多人由于受到潮湿的环境导致体内湿气过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来有效去湿,艾灸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而且去湿效果还非常的好。今天小编就来教你春天如何通过艾灸来去湿,一起来看看吧。

  当我们人体的正气出现不足或者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会导致各种致病因素,并且侵犯人体导致疾病。而湿邪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一是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多由过度嗜酒或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内侵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总之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症状。遇上阴雨连绵的回南天,人们长期处于过度潮湿的环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湿症。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有湿?

  1、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

  2、当你的口中如果出现发黏舌苔腻的感觉时候:感受湿邪,其实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了。

  3、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4、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便完后感觉不爽。

  5、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艾灸祛湿简单又方便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适时的艾灸能够达到开郁、祛湿的作用,而且还能补阳气,因此特别适合春季养生,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避免春季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春天。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5、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6、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艾灸的作用

  局部刺激

  艾灸疗法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经络调节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艾灸涌泉穴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调节免疫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药理作用

  灸疗的用药情况,虽比不得内治法丰富,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窥灸疗辨证论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疗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艾,灸疗学就不存在了。

春季体内湿气重 专家教你如何祛湿

  时入三月,春雨连绵,空气中挥之不去的缠绵湿意,不仅衣服晾不干,就连身体也变得滞重酸痛,容易出现各种不适“湿症”。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用传统的艾灸疗法祛除体内湿气效果最理想,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

  春天是肝当令的季节,肝属木,最需要的是生长、通畅、朝气蓬勃,最怕有压抑它的东西。一旦这种特性被压抑了,人就会产生问题,正因如此,春季是皮肤病、呼吸道疾病、脾胃疾病的多发期。

  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而湿邪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一是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多由过度嗜酒或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内侵脾阳失运,湿自内生。总之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症状。而眼下阴雨连绵的回南天,人们长期处于过度潮湿的环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湿症。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有湿?

  如果最近两周内常有以下表现,就说明体内有湿需要治疗了。

  一、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

  二、口中发黏舌苔腻: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

  三、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四、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便完后感觉不爽。

  五、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专家支招:艾灸祛湿6大养生穴位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春季养生,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避免春季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春天。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5.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6.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如何去除体内湿气 可通过拔罐来进行

  想必很多人都很清楚,体内湿气重,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很多危害的。有时候总是无精打采,白天没精神,晚上总做梦或失眠,这些都不一定是疲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很有可能是因为体内湿气重导致的。也有些人容易肥胖且不容易瘦下去,湿气重的人,容易水肿,加上本身脾胃也会变得虚弱,所以无法进行正常的体内循环,时间长了就变成脂肪囤积在人的身上,让人变得身形肿胖。想要去除湿气,有很多方法,可以通过中医中药治疗调理,也可以通过一些饮食食疗来排除湿气,还可以使用一些中医保健方法来进行治疗。去除湿气,最为常见的两种中医保健方法就是拔罐和艾灸了。想要利用拔罐来去除湿气该怎么做呢?

怎么祛湿 祛湿有什么方法 拔罐能祛湿吗

  1.分辨湿气的类别

  并不是所有的湿气都可以通过拔罐来去除的,湿气也有不同的类型,我们平时通过饮食吸收进体内的湿气,是属于内湿,喜欢吃生冷食物、冰冷饮、甜腻食物的人,很容易产生内湿,这种湿气单纯靠拔罐是没办法完全去除的,还要配合药物或者其他方法才能够比较有效的去除湿气。拔罐能够去除的,一般是外湿,外湿主要是由于长期呆在潮湿的环境或者整天呆在空调房里,又或者睡前头发没擦干、衣服没晾干就穿等一些外部因素让湿气从表面侵入身体,这类的湿气就比较容易通过拔罐来去除。

怎么祛湿 祛湿有什么方法 拔罐能祛湿吗

  2.可以祛湿的穴位

  人体的不同穴位都有着不同的功效作用,想要拔罐拔除湿气,需要选择一些有利于祛湿除热的穴位,通过对这些穴位进行拔罐,祛湿的功效会更加明显一些。人体中,可以利湿的穴位常见的有阴陵泉穴、阳陵泉穴、丰隆穴、足三里穴、曲池穴、涌泉穴、三阴交穴、中脘穴、巨阙穴、承山穴、商丘穴等等。

  平时在这些穴位不管是进行按摩、艾灸还是拔罐,都是可以帮助去除湿气的,而每个穴位的侧重点又不一样,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穴位,如足三里和商丘穴等,是比较偏向于健脾化湿的,而丰隆穴则侧重在祛痰方面,阴陵泉穴祛湿的效果更好,阳陵泉穴则有利于去除肝胆的湿热。

怎么祛湿 祛湿有什么方法 拔罐能祛湿吗

  3.拔罐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保暖。拔罐不需要选择什么季节,但是在拔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拔完罐之后,一定不能吹风,否则你拔的罐不仅不会起作用,反而会出现反效果。还有就是,拔罐之后,会出现出汗的现象,但是拔完罐不能立刻洗澡,一定要过几个小时后再洗澡,否则很容易湿气寒气入侵体内。

  要注意防烫伤。现在拔罐用的器材有很多,竹罐、玻璃罐、陶罐等都是常用的,拔罐一般会用到火,在这个使用火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防止烫伤,特别是玻璃罐,导热特别快,更需要注意。

  有些人不适合拔罐。体质虚弱的人和孕妇、儿童、老人等身体情况特殊的人群是不适合拔罐的,还有些是患有皮肤疾病的人,也不要拔罐,否则很容易让病症恶化,或者产生传染。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