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粉怎么吃效果好 推荐三款药膳食谱

导读: 三七红枣粥 三七山药粥 三七乌鸡汤

三七红枣粥

【原料配方】三七粉3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粳米淘洗干净,红枣去核洗净,然后一同放入砂锅中内,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三七粉、冰糖即成。

【服用方法】每日服食2次。

【功效主治】补血活血,化淤清热。适用于崩漏下血及其他出血。

三七山药粥

【原料配方】三七10克,山药、大米各30克。

【制作方法】三七切片,先煮30分钟,再入山药大米同煮为粥。

【服食方法】每日一剂,分2次服食,连服数日。

【功效主治】益气补虚通络。适用于气血不足至月经过少。

三七乌鸡汤

【原料配方】乌鸡肉500克,三七4克。

【制作方法】将鸡肉洗净,三七磨成粉。大火将水烧开,加入鸡肉煮3~5分钟,然后将鸡肉取出,移到炖盅内,于小火上炖至鸡肉熟透。加入三七敲碎或者三七粉及适量的葱、食盐、味精调味后即可食用。

【服食方法】每周两次。

【功效主治】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强壮作用。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三七粉怎么吃有效果 推荐三款三七药膳食谱

三七红枣粥

【原料配方】三七粉3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粳米淘洗干净,红枣去核洗净,然后一同放入砂锅中内,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三七粉、冰糖即成。

【服用方法】每日服食2次。

【功效主治】补血活血,化淤清热。适用于崩漏下血及其他出血。

三七山药粥

【原料配方】三七10克,山药、大米各30克。

【制作方法】三七切片,先煮30分钟,再入山药大米同煮为粥。

【服食方法】每日一剂,分2次服食,连服数日。

【功效主治】益气补虚通络。适用于气血不足至月经过少。

三七乌鸡汤

【制作方法】乌鸡肉500克,三七4克。将鸡肉洗净,三七磨成粉。大火将水烧开,加入鸡肉煮3~5分钟,然后将鸡肉取出,移到炖盅内,于小火上炖至鸡肉熟透。加入三七。

【敲碎】或者三七粉及适量的葱、食盐、味精调味后即可食用。

【服食方法】每周两次。

【功效主治】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强壮作用。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春季养生吃什么 推荐三款药膳养生食谱

  人类的生命活动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能力。春季万物复苏,保健养生也要从春季开始,紧跟春天的步伐,中国养生网小编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适宜春季食用的养生药膳。

  

虾仁韭菜:

  材料:韭菜250克,虾仁30克,鸡蛋1个,食盐、酱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适量。

  做法:

  1、将虾仁洗净水发涨,约20分钟后捞出淋干水分待用;韭菜摘洗干净,切3厘米长段备用;

  2、鸡蛋打破盛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淀粉、麻油调成蛋糊,把虾仁倒入拌匀待用。

  3、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盐、淋麻油,搅拌均匀起锅即可。

  功效:固肾气、补肾阳、通乳汁。(韭菜含用大量粗纤维,能刺激肠壁,增强蠕动,故这道菜益可作习惯性便秘患者之膳食。)
  

 

 珍珠三鲜汤:

  材料:豌豆50克,鸡肉脯50克,西红柿1个,鸡蛋清1个,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味精、食盐、高汤、麻油适量。

  做法:

  1、将鸡肉剔筋洗净剁成细泥;5克淀粉用牛奶搅拌;鸡蛋打开去黄留清;把这三样放在一个碗内,搅成鸡泥待用。

  2、西红柿洗净开水滚烫去皮,切成小丁;豌豆洗净备用。

  3、炒锅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汤,放盐、料酒烧开后,下豌豆、西红柿丁,等再次烧开后改小火,把鸡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拨成珍珠大圆形小丸子,下入锅内,再把火开大待汤煮沸,入水淀粉,烧开后将味精、麻油入锅即成。

  功效:补精填髓,温中益气,清热除烦。
  

  首乌肝片:

  材料:鲜猪肝250克,首乌液20毫升,水发木耳25克,青菜叶少许,绍酒盐、、醋、淀粉、鲜汤、酱油、葱、姜、蒜、油适量。

  做法:

  1、将首乌煎汤浓缩,取20毫升药液备用,猪肝剔筋洗净切片,姜、葱、蒜洗净,葱姜切丝,蒜切片,青菜洗净控干。

  2、将猪肝片放入首乌汁内浸蘸(取一半首乌汁),加少许食盐,放适量淀粉搅拌均匀,另把剩余的首乌汁、酱油、醋、绍酒、湿淀粉和鲜汤兑成滋汁。

  3、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入油,待油热放入拌好的猪肝片滑透,用漏勺淋取余油,锅内剩少量油,下入蒜片、姜末略煸出香味下猪肝、水发木耳,暴炒数分钟,将青菜叶入锅翻炒数次,八成熟时倒入滋汁炒拌均匀,出锅前把葱丝下锅,翻炒即下,起锅即成。

  功效:益精血,补肝肾,乌发明目。(首乌即能保肝,又可降脂、降压;木耳有通利血脉之效,无病常吃也能健身益寿。)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