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风湿怎么办 中医治疗有特色

  风湿症属于痹证范畴,风湿症既有痹证的共性,但又有其自身特点。风湿症不同于风湿病,病人无器质性改变,病人主要症状是自觉关节疼痛和惧怕寒冷,由于病人的体质、发病时间长短、所处环境等因素不同,伴发症状不同,证候也不同,论治的中心是以整体观念为核心,因人因地因时确立治疗原则,调节阴阳气血,遣方用药。

  根据风湿症的临床特点,主要应用病因、脏腑、气血等辨证方法,辨明证候的标本缓急和寒热虚实;辨病程长短,正气强弱,体质状态。就诊时,患病时间在本年度内都视为急性发病期,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用藤类等祛风除湿通络之品,并因时用药。急性发病期,多有较明显的风寒湿痹特点,以行痹、着痹和痛痹为主要证候,以祛邪治标为主;病程长者,多以脏腑气血失调为主,兼见风寒湿痹表现,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和气虚血瘀证候为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或扶正治本邪自除。祛邪药物忌辛温香燥太过,扶正药物注意滋腻不碍脾、温补不化燥。

  论治同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心理治疗首先告知风湿症预后良好,可治愈;一方面通过中医治疗调节身体机能状态,另一方面还需要病人的身心适应过程。从此意义上讲,这不仅是一个治疗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康复问题,帮助病人树立康复信心。

  2.方药应用重在调节对于慢性风湿症论治,治疗原则选方遣药着重在调节,“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药物七情升降浮沉融入其中,祛邪药物忌辛温香燥太过;扶正药物注意滋腻不碍脾、温补不化燥。“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风湿症论治更要注意四时之序。

  3.疗程宜短,间歇治疗风湿症不同于风湿病,病人无器质性改变,久病患者疗程不宜长,若症状尚未完全缓解,要间歇治疗,可在下一个季节交替之时,再治疗1个疗程,每个疗程一般4-6周即可,这也是由于风湿症临床特点所决定的。早在《内经》中已告戒我们,药物功能性味在一定条件下,“久而增气,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故“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伤寒论》也指出:“阴阳自和者,病自愈。”

热伤风怎么办 中医特色疗法治夏季热伤风

热伤风怎么办  中医特色疗法治夏季热伤风

感冒虽然是一年四季都会发生的,但是夏季感冒还是觉得怪怪的,一般称为热伤风,那么夏季那么炎热,为什么会发生热伤风的现象呢?治疗热伤风中医有什么感冒呢?夏季热伤风典型症状你知道什么样的吗,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认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伤风感冒,中医治疗最好的方法是拔罐治疗,这是为什么呢?拔罐治疗不仅仅适应于驱除体内的湿气,在治疗风寒、发热感冒方便也是有很显著的疗效。这里介绍一下运用拔罐法治疗夏季热伤风的办法。

感冒是常见的外感疾病,四时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气候骤变时为多,夏季最常见的感冒是热伤风。感冒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本病的发生是因病邪侵入人体肌表所致,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热者为伤风,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肺失清肃。

伤风感冒治疗方法  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

走罐及留灌法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督脉是身体阳气汇集的地方,如何阳气衰弱的话,我们都能够通过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来治疗。

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操作步骤: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在督脉和膀胱经上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用闪火法拔罐,将火罐扣在督脉上,然后医者用右手握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上下往返推罐3~5次,待皮肤潮红,再将火罐分别移至两侧的膀胱经,用同样的方法在两侧膀胱经上各走罐3~5次,最后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肺俞等穴,留罐10分钟后起罐。起罐后,擦净润滑剂。

大椎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 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熄风止痉,肃肺宁心。

主治:热病,疟疾,骨蒸盗汗;周身畏寒,感冒,目赤肿痛,头项强痛;癫痫;咳喘。

归经:督脉穴。

风门

定位:在背部,当第二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宣肺解表,疏风清热。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肺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养阴清热,调理肺气。

主治:发热,咳嗽,咳血,盗汗,鼻塞;毛发脱落,痘,疹,疮,癣。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肺的背俞穴。

中医特别提示想通过拔罐治疗伤风的患者,治疗运用的火罐不要过大,操作时应提示治疗师轻吸,勿刺激过强皮肤,治疗的标准以皮肤潮红即可。拔罐完毕后,患者要注意及时用衣物覆盖背部,勿使背部受寒,否则会大大影响拔罐效果。

热伤风怎么办 中医特色疗法治夏季热伤风

热伤风怎么办 中医特色疗法治夏季热伤风

感冒虽然是一年四季都会发生的,但是夏季感冒还是觉得怪怪的,一般称为热伤风,那么夏季那么炎热,为什么会发生热伤风的现象呢?治疗热伤风中医有什么感冒呢?夏季热伤风典型症状你知道什么样的吗,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认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伤风感冒,中医治疗最好的方法是拔罐治疗,这是为什么呢?拔罐治疗不仅仅适应于驱除体内的湿气,在治疗风寒、发热感冒方便也是有很显著的疗效。这里介绍一下运用拔罐法治疗夏季热伤风的办法。

感冒是常见的外感疾病,四时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气候骤变时为多,夏季最常见的感冒是热伤风。感冒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本病的发生是因病邪侵入人体肌表所致,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热者为伤风,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肺失清肃。

伤风感冒治疗方法 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

走罐及留灌法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督脉是身体阳气汇集的地方,如何阳气衰弱的话,我们都能够通过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来治疗。

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操作步骤: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在督脉和膀胱经上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用闪火法拔罐,将火罐扣在督脉上,然后医者用右手握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上下往返推罐3~5次,待皮肤潮红,再将火罐分别移至两侧的膀胱经,用同样的方法在两侧膀胱经上各走罐3~5次,最后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肺俞等穴,留罐10分钟后起罐。起罐后,擦净润滑剂。

大椎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熄风止痉,肃肺宁心。

主治:热病,疟疾,骨蒸盗汗;周身畏寒,感冒,目赤肿痛,头项强痛;癫痫;咳喘。

归经:督脉穴。

风门

定位:在背部,当第二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宣肺解表,疏风清热。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肺俞

定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养阴清热,调理肺气。

主治:发热,咳嗽,咳血,盗汗,鼻塞;毛发脱落,痘,疹,疮,癣。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肺的背俞穴。

中医特别提示想通过拔罐治疗伤风的患者,治疗运用的火罐不要过大,操作时应提示治疗师轻吸,勿刺激过强皮肤,治疗的标准以皮肤潮红即可。拔罐完毕后,患者要注意及时用衣物覆盖背部,勿使背部受寒,否则会大大影响拔罐效果。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