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艾灸 那些你不得不知道的事儿

艾灸保健的原理

传统中医认为,艾灸起泡或流脓是排毒的表现,确实能有更好的疗效,但由于自行艾灸难以把握起泡的程度,对皮肤损伤过大,可能造成其他问题,所以现在普遍推荐温和的艾灸,以不起泡为宜。

一般,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与身体相距约3—5厘米,具体以个人耐受能力为原则,不必强忍疼痛。如果灼烧感很明显,应该随时调整,比如离身体再远一些或停止治疗,以免弄伤皮肤。还可借助艾灸盒等外用器具来减少损伤。

专家介绍,艾灸是以艾绒为灸材,点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熨。在温热和药物的共同作用下,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可以防病治病,对关节炎、老寒腿、痛经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常用的艾灸分为艾炷灸和艾条灸。

关于艾灸的那些事儿

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选用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

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一般情况,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

按施灸部位的特点,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更应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

灸治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

施灸时,对颜面五官、心区、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正确的进行艾灸养生才会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哦。

传统中医艾灸 那些你不得不知道的事儿

艾灸保健的原理

传统中医认为,艾灸起泡或流脓是排毒的表现,确实能有更好的疗效,但由于自行艾灸难以把握起泡的程度,对皮肤损伤过大,可能造成其他问题,所以现在普遍推荐温和的艾灸,以不起泡为宜。

一般,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与身体相距约3—5厘米,具体以个人耐受能力为原则,不必强忍疼痛。如果灼烧感很明显,应该随时调整,比如离身体再远一些或停止治疗,以免弄伤皮肤。还可借助艾灸盒等外用器具来减少损伤。

专家介绍,艾灸是以艾绒为灸材,点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熨。在温热和药物的共同作用下,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可以防病治病,对关节炎、老寒腿、痛经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常用的艾灸分为艾炷灸和艾条灸。

关于艾灸的那些事儿

施术者应严肃认真,专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选用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

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患者的体位平正舒适,既有利于准确选定穴位,又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为标准。一般情况,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

按施灸部位的特点,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更应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

灸治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

施灸时,对颜面五官、心区、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正确的进行艾灸养生才会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哦。

中医养生之道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1.想让自己永远是20岁:搓肾

你知道:

腰痛是常年伏案工作的上班族常见的毛病,多为腰部着凉落下的病根,也有的是腰肌劳损者,还有是因为肾虚引起。干手搓热捂肾,可促进肾循环,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你不知道:

中医认为肾气虚则体衰,按摩肾区则可起到补肾益精、防止早衰的作用。很多人以为腰疼,就使劲按摩腰部,其实天气凉的时候,腰疼有可能因为肾寒引起。按摩肾区之前要搓热双手,如果双手冰凉,按摩起来只会让腰更加疼痛。

健康半步行:

将双手摩擦生热,然后同时上下摩搓后腰两侧肋下(也就是肾区)36次,每日早晚各一遍。

2.每次经期来时都疼:提肛

你知道:

提肛可以改善盆腔内血液循环,减少肛门疾病的复发,对便秘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是一项可以常年累月进行的养生方法。

你不知道:

提肛运动过程中,肌肉的间接性收缩起到“泵”的作用,可缓解肛门括约肌,增强其收缩能力。对于肛门疾病术后的人,进行有效的肛门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肛门直肠局部的抗病力。有人认为提肛会导致不孕,这个说法完全是错误的,实际上它可以促进盆腔内的血液循环,使经血畅流,减少痛经的发生。

健康半步行:

一般保持坐、仰卧或立位,双腿分开,注意力集中在会阴肛门部,收缩腹部、臀部、盆腔底部肌肉,随呼吸将肛门一紧一松,一提一放。吸气时肛门收缩上提,呼气时放松,每日便后、晨起或晚上临睡时坚持20-30次,连续30日后休息7日继续进行。

3.想苗条一点,再苗条一点:揉腹

你知道:

中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不仅有肝、脾、肠、胃、胆、肾、膀胱等各种器官,而且有任脉等经脉通过,被认为是阴阳气血之发源,坚持揉腹能够改善肥胖,促进淋巴循环,防止消化不良、便秘、胃下垂等坐在办公室里的女性容易惹上的毛病。

你不知道:

腹部是脏器的容纳之处,也有各种经脉通过,中医认为坚持揉腹能够通和上下、调理阴阳、去旧纳新、充实五脏、祛外感之病邪、消内生之淤痰。很多女性简单地认为揉腹可以去除腹部的多余脂肪,就在饭后立即揉腹,殊不知,这个时候正是肠胃消化之时,粗鲁地揉腹动作,只会给肠胃消化带来负担,而达不到任何减肥和帮助消化作用。而且腹部内有肠炎、阑尾炎者等不适宜按摩,否则会使炎症扩散,后果不可想象。

健康半步行:

揉腹时可采取仰卧或坐位,先数次深呼吸,放松肌肉,排除杂念,后将右手贴于脐部,左手放于右手背上,以脐为中心,稍稍用力,作顺时针方向按摩,范围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连续50次;再换左右手位置,逆时针按摩50次,如此反复3~5次。你做对了吗?

4.肠胃功能总是出轨:捏脊

你知道:

肠胃不好不仅会带来口臭、便秘、肥胖等烦人的问题,严重时,还会引起胃溃疡、慢性胃

等折磨人的病痛。捏脊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改善腑脏功能,在健脾健胃方面非常有效果。

你不知道:

捏脊是沿着脊背督脉的循行路线,对这条路线上针对肠胃脾脏的各个穴位进行针对性捏提按摩,通常是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饭后最好休息2小时再进行。手法以每捏三下用力拎起肌肤为刺激最重。也有一部分人为了追求身体舒服,在进行捏脊时并不以俯卧或半俯卧的 势进行,但这会影响到穴位的准确和按摩效果。

健康半步行:

想要真正做好捏脊,而不是做无用功,就要遵循三个要点。保持俯卧或半俯卧的姿势,以背部松弛平坦为目的。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每捏三次提一下肌肤,称为捏三提一法“;或者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视病痛轻重决定。操作时,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进行推动,也可以手握空拳,寻找拇指和食指对合的舒适空间进行推移。

5.想让抵抗力提高:吞咽津液

你知道:

常年在办公室里的女性大多缺乏体育运动,更别说有任何亲近大自然的行为了,身体抵抗力自然也随着运动锻炼的减少而降低,吞咽津液能够帮助人体祛燥、助消化和增加抵抗力,对成天繁忙的职业女性来说,是一个上佳的养生小办法。

你不知道:

古今养生家非常注重口中的唾液,将其视为“玉泉”,可见它有多重要。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溶菌酶和分泌性抗体,确实能够帮助消化,抵抗病毒,还能够杀菌,而吞咽津液又是简单易行的办法,是中医养生家们非常注重的一个部分。唾液虽然有很好的补益效果,但不是随便每口唾液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怎样制造唾液,你是不是真地了解了呢?

健康半步行:

要想吞咽津液,必须先制造出具有最佳补益效果的津液,一套舌头操自然必不可少。首先将舌头尽量伸出然后缩回,反复做36次;然后做“蛇吐芯”的运动,将舌头伸出后向左右来回摆动36次;再接着运动舌根,舌头顺时针、逆时针分别搅拌36次;以上几个动作进行之后,舌下两穴自然分泌津液,这时候的津液最适合吞咽。

6.经常心烦意乱,脑子停不下来:闭目养神

你知道:

肝火旺盛,心神不宁,大概是现代职业女性的通病。闭目养神可以平心气护肝脏,静养心神,是一种调养精神的简单方便的保健方法。

你不知道:

中医保健中有一句话,叫做养生贵在养神。忙了一天的工作,满脑子都是报表、数据的职业女性们是不是已经心烦神乱了呢,这个时候不妨试着闭目养神。头是“元神之府”,排除外界干扰,放松心情,让跑了一天的大脑处于静止状态,对养肝、护气、调理精神很有帮助。这个时刻,切忌让累了一天的大脑再度想事情,不然无法达到解乏的效果,更别说保健了。

健康半步行:

对于办公室里的职场女性,有3种情况最适合闭目养神:眼睛感觉干涩时;因无名火生闷气时;记不住事情时。当然,饭后也可以进行20分钟闭目养神,这对肝脏有很好的养护作用。

7.想找到长寿的捷径:散步

你知道:

从传真机走到打印机并不叫做运动,缺乏运动的都市女性,有太多的时间交给了办公室,其实每天散步30分钟,对全身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都有很好的帮助,在排毒、助眠、增加活力等方面都有有益的作用。

你不知道:

散步通过让血液循环得到改良、肌肉组织得到刺激、身体pH值维持适当来达到排毒解压、锻炼身体的功效,而且它可以达到跑步80%的作用,而不用伤害到脚、踝等容易运动受伤的部位。老人们常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但是散步也得讲究方法,在饭后激烈行走,会给肠胃和心脏都带来不适。

健康半步行:

常见散步都为每天半小时或一小时,身体感觉到微热即可,有肩周炎的女性可以在散步时大力摆臂,增强骨头节和胸腔活动。现代女性常在冬天为了美而穿得很少, 下腿病,可以尝试倒退行走,这个散步法对肠胃功能紊乱也有帮助。散步中间配合爬坡、攀登等可以锻炼心肺功能,有慢性胃痛的女性在散步中可配合按摩腹部的方法。对于工作压力大的女性来说,午饭后缓行十几分钟,可以很好地调节情绪,即使在走廊中也可以完成。

TIPS:中医养生的五大作风

快乐生活、绿色生活、健康生活才是真正的乐活,想做到乐活,不仅是执行中医养生法这么简单,更需要从身边的小行为开始改变。

1.养生先养心:

 人有各种情绪,七情过激,难免出现身体上的问题,气之温和者寿,养心大概是养生中最高的境界了。

2.饮食要合理:

我们常常无法抗拒食物的诱惑,也很容易在朋友聚会中暴饮暴食,这其实是犯了养生一大忌。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合理的膳食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自律。

3.运动不可缺: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即便是被工作困在办公室里,仍然可以进行简单的运动。

4.养气也养身:

协调平衡是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当身体达到平衡之时,体内之气也需要达到平衡,常吐气,常呼吸,在头昏脑涨的时候,不妨专心地让身体放松。

5.药食的学问:

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类似这样功效的食材还有很多,可以配合自己身体的特点,咨询中药医师后,在养生运动的同时进行食补,事半功倍。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