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满穴治疗月经不调、膀胱炎等疾病

导读: 四满穴位置 功效与主治 穴位配伍

四满穴,出处《灵枢·经脉》。是足少阴、冲脉交会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下动、静脉;有第10、第11肋间和肋下神经分布。主治胃肠病证,妇科病证,生殖泌尿系疾患。

四满穴位置

四满穴位于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功效与主治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下行于中注穴。

功能作用:除湿降浊。

主治病症:腹痛,疝气,便秘,月经不调,带下,遗尿、遗精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膀胱炎等。

穴位配伍

配关元、次髎主治月经不调。

配三阴交、气海、大敦、归来治疝气、睾丸肿痛。

养护卵巢按摩七穴位 照海穴治疗月经不调

  女性保养卵巢特别重要,卵巢不但关系到女人的生育能力,而且还关系到女人的衰老问题,那么如何保养养护卵巢呢?不妨按摩七个穴位,可以养护卵,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养护卵巢穴位的按摩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照海穴

  照海穴在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现代常用于治疗尿道炎、肾炎、神经衰弱、癫痫、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气海,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从而化为充盛之气,因此,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所以得名气海。前人有“气海一穴暖全身”的说法,是说气海穴具有温阳益气、化湿理气的作用。中医认为此处是人体之中央,是生气之源,人体的真气由此而生,所以对于阳气不足、生气乏源所导致的虚寒性疾病,气海穴往往具有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之功效。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四指横放即为三寸)。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复溜穴

  复溜穴在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按摩复溜穴对女性下焦冷、痛经、手脚浮肿有效。

  血海穴

  血海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膝盖上方。对其按摩或针灸可治疗痛经、荨麻疹、产妇酸痛等症,女士午饭前按摩还可帮助祛除面部雀斑。

  膝关节上的血海穴,踝关节上的三阴交穴,踝关节旁边的复溜穴、照海穴,足底的涌泉穴,下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神阙穴等穴位,自己用食指在这些穴位上点按,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可促进女性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功能的改善,有益于卵巢的保养。

  此外,女人养护卵巢还应在饮食上多加注意。要多吃卷心菜、菜花、葵花子油、芝麻油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品和富含维生素B2的动物内脏、蛋类、奶类及豆制品,以及富含维生素B6的谷类、豆类、瘦肉等。

  另外,在生活方式上,应注意缓解压力、劳逸结合、修身养性、保证睡眠、适度锻炼等。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

  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三阴交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月经不调别乱吃药 针灸两个疗程治疗月经不调

针灸两个疗程治疗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即经行或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先后不定者,称月经先后无定期。本病属于中医学“月经不调”范畴。

病因病机

月经先期主要由于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血热则流行散溢,以致月经提前而至。

月经后期有实有虚。实者或因寒凝血瘀、冲任不畅,或因气郁血滞、冲任受阻,致使经期延后;虚者因营血亏损,或因阳气虚衰,以致血源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

月经先后无定期主要责之于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多由肝气郁滞或肾气虚衰所致。本病与肾、肝、脾三脏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

辨证分型

气虚:

经期多提前,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血虚:

经期多错后,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苔少,脉细弱。

肾虚:

经期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骶酸痛;舌淡苔薄,脉沉细。

气郁:

经行不畅,经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胸胁、乳房及少腹胀痛,喜叹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血热:

经期提前,量多,色深红或紫红,经质黏稠,心胸烦热,面赤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为实热证;经期提前,月经量少,色红质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弱者为虚热证。

血寒:

经期错后,量少,色黯红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苔白,脉沉紧。

基本治疗

[治则] 和血调经。

[处方]关元、血海、三阴交。

[加减] 气虚加足三里、脾俞;血虚加脾俞、膈俞;肾虚加肾俞、太溪;气郁加太冲、期门;血热加行间、地机;血寒加灸归来、命门。

[操作] 诸穴以常规操作为主。脾俞、膈俞穴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不宜直刺、深刺;气虚或血寒者,可在腹部穴位加灸。于月经来潮前5~7日开始治疗,行经期间停针。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干净之日起针灸,隔日一次,直到月经来潮时为止。连续治疗3~5个月经周期。

其他疗法

1.耳针

[取穴] 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脾。

[操作] 毫针刺,每次取2~4穴,捻转法中等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也可锨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一次。

2.皮肤针

[取穴] 取脊柱两侧、下腹部、带脉区、小腿内侧、关元及阳性物反应处。

[操作] 中等刺激强度叩击,每日一次,7日一疗程,每一疗程间隔3~5日,经期暂停。

3.穴位注射

[取穴] 脾俞、肾俞、三阴交、血海、肝肾、足三里、关元。

[操作] 用5%当归液或10%丹参液,每穴注射0.5毫升,每次2~3穴,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适宜技术

神阙穴微波辐射法治肾阳虚月经不调技术。

[取穴] 神阙。

[操作] 患者取平卧或坐位,暴露脐部,患者自己手持理疗辐射器垂直距离神阙穴1~2厘米。按理疗启动键,根据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调节治疗功率,直到病人感觉最舒适为止。每次治疗时间15分钟,每 日一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