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头痛千万不能忍 小心要了你的命

导读: 原发性头痛相对良性 六种头痛一定要看医生 看病时向医生说什么? 袁彦伯表示,主要应描述以下几点:

  日常生活中,头痛再常见不过,几乎每个人都遭遇过头痛,但是能及时、正确就医的却为数不多,很多人都选择忍一忍了事。专家提醒,有的头痛是不能忍的,一忍就会出大问题,在临床上,有六种头痛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治疗。

  比如一用力咳嗽或一用力大便就会头痛,很可能是颅内病变,可能存在肿瘤或脑炎等疾病,必须尽快就医;再比如,突然发作头痛,同时伴有一边手脚麻痹、讲话不灵活、视物不清楚等,很可能是中风的先兆,也必须尽快就医。“在临床上,有六种头痛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治疗。”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袁彦伯说。

  原发性头痛相对良性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99%的人都会遭遇头痛,但是能及时、正确就医的却为数不多。相关调查显示,37%的白领每月头痛超过5天,而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并不采取任何治疗行为,选择以“忍痛”来处理头痛困扰,仅有10%的受访者去医院就诊,其余则采取自行服药等方式缓解头痛。

  袁彦伯介绍,临床上,头痛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头痛,约占24%,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其中偏头痛病人约占9%左右,这种疼痛比较好判断,患者头痛发作前有时会出现短暂性看东西模糊,或弯腰、上下楼梯时头痛加剧;比较怕光、怕声音,发作后喜欢找安静、黑暗的地方待着;很多女性偏头痛患者发作时间往往跟来例假有关,经前期会比较容易发作,但很少连续痛超过3天,或者睡一觉起来就会缓解。丛集性头痛的比例不到1%,也特别容易辨别,“这种头痛非常典型,呈阵发性密集性发作,非常剧烈,常伴有流泪、鼻塞、流涕等症状,眼球像要掉出来一样,一般见过一次就会终生难忘。”而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是紧张性头痛,比例超过10%,这类头痛跟紧张、疲劳、压力大等有关,常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

  “从临床经验来看,原发性头痛相对良性,也有相应的治疗手段,一般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只是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特别警惕的是继发性头痛。”

  继发性头痛往往由器质性病变所致

  据介绍,继发性头痛约占头痛的75%,通常有如下几种原因:

  1.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脑肿瘤、颅内感染、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睡眠呼吸障碍等。

  2.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卵圆孔未闭、贫血、感染(包括感冒)、中毒等导致的头痛。

  3.五官疾病:如青光眼、鼻窦炎、牙痛、中耳炎等也会引起头痛。

  4.颈椎疾病:颈椎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受压,也会导致头痛。

  5.精神科疾病: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常有头痛症状,也易与原发性头痛共病,常因头痛到神经科就诊,需要注意鉴别。

  “继发性头痛往往由器质性病变所致,如果不加重视,往往会导致疾病快速进展,如脑血管病、脑肿瘤、脑炎等导致的头痛,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往往会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甚至危及生命。”袁彦伯说。

  六种头痛一定要看医生

  袁彦伯介绍,以下六种疼痛,一定要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尽早就医:

  1.有生以来第一次或最痛的一次头痛、性质发生变化的头痛、进行性加重的头痛,一定要高度重视,马上就医。

  2.伴有恶心、呕吐,或用力咳嗽、用力大便时疼痛加重的头痛。因为这种头痛往往预示着颅内压增高,提示颅内器质性疾病,如急性脑膜炎和脑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窦血栓形成、脑肿瘤或脑寄生虫病等。

  3.50岁以后出现的头痛。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很多疾病,尤其是肿瘤的高发年龄段,患者一定要警惕,查明原因。

  4.头痛的同时伴有一边手脚麻痹、讲话不灵活、看东西不清楚等,也需尽早就医,因为这有可能是中风的先兆,也可能预示着肿瘤,提示着脑里有病灶。

  5.伴有发烧的头痛,如果体温降低,但头还是痛,并且痛得越来越严重,一定要引起重视,这种情况往往提示可能有颅内感染。

  6.伴有情绪问题的头痛。调查显示,有4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都会伴有头痛症状。这类患者往往会有自杀、自伤等倾向,因此需及时就医,及早治疗。

  看病时向医生说什么?

  头痛应该看什么科?当然是神经内科。

  就诊时,患者应该怎样向医生描述病情?

  袁彦伯表示,主要应描述以下几点:

  1.发作时间:什么时候开始痛的,痛了多久;是急性起病的,还是慢慢起病的;是持续的痛,还是一阵阵的痛;

  2.头痛的部位:是前、后、两侧、一侧痛,还是游走性痛;

  3.头痛的性质:怎样痛,是血管一跳一跳的痛,还是针扎样痛;是触电样痛,还是钻孔样痛;是打击样痛,还是爆炸样痛;是胀痛,还是闷闷的痛;

  4.有没有诱因:比如感冒、拉肚子、吹空调、暴晒等,跟睡眠、情绪、来月经等有没有关系;

  5.有没有规律:比如上午痛、下午痛还是半夜痛;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或加重,比如,是不是跟体位有关,躺下来不痛站起来痛;吃不吃药或吃什么药能够减轻疼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是不是会加重或缓解等。

  6.另外,患者的既往病史、外伤史、服药史、中毒史、家族史等情况也应主动向医生说明。

  “因为头痛是个症状,医生往往要根据患者的描述来判断疾病,因此,患者提供的信息越详细,医生指向性的判断就会越准确。”袁彦伯说。

12种人切记不能喝茶 小心要了你的命

  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慢慢地泡一壶茶,享受假日的休闲。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茶养生的。有些喝茶就等于在服毒药,亲们可要当心了,下面一起来看看你是否适合喝茶。

 

 1.发烧忌喝茶

茶叶中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

 

 2.肝脏病人忌饮茶

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

 

 3.神经衰弱慎饮茶

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神经衰弱饮浓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就会引起失眠,加重病情,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后各饮一次茶,在上午不妨饮花茶,午后饮绿茶,晚上不饮茶。这样,患者会白天精神振奋,夜间静气舒心,可以早点入睡。

 

 4.孕妇忌饮茶

尤其是不宜喝浓茶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为使胎儿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咖啡碱对胎儿的过分刺激,孕妇应少饮或不饮茶。

 

 5.妇女哺乳期不宜饮浓茶

哺乳期饮浓茶,过多的咖啡碱会进入乳汁,小孩吸乳后会间接的产生兴奋,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6.溃疡病患者慎饮茶

茶是一种胃酸分泌刺激剂,饮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对溃疡面的刺激,常饮浓茶会促使病情恶化。但对轻微患者,可以在服药2小时后饮些淡茶,加糖红茶、加奶红茶有助于消炎和胃粘膜的保护,对溃疡也有一定的作用。饮茶也可以阻断体内的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防止癌前突变。

  7.营养不良忌饮茶

茶叶有分解脂肪的功能,营养不良的人,再饮茶分解脂肪,会使营养更加不良。

  8.醉酒慎饮

茶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饮茶还会加速利尿作用,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从肾脏排出,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而危害健康。因此,对心肾生病或功能较差的人来说,不要饮茶,尤其不能饮大量的浓茶;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可以饮少量的浓茶,待清醒后,可采用进食大量水果、或小口饮醋等方法,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使酒醉缓解。

  9.慎用茶水服药

药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茶叶中的鞣质、茶碱,可以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变化,因而,在服用催眠,镇静等药物和服用含铁补血药、酶制剂药,含蛋白质等药物时,因茶多酚易与铁剂发生作用而产生沉淀,不宜用茶水送药,以防影响药效。

  有些中草药如麻黄、钩藤、黄连等也不宜与茶水混饮,一般认为,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而服用某些维生素类的药物时,茶水对药效毫无影响,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促进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吸收,同时,茶叶本身含有多种维生素,茶叶本身也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对人体可增进药效,恢复健康也是有利的。另外,在民间常认为服用参茸之类的补药时,也不宜喝茶,也有一定的道理。

  10.贫血患者忌饮

茶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铁结合成不溶性的终合物,使体内得不到足够铁的来源,故贫血患者不宜饮茶。

  11.尿结石患者忌饮茶

尿路结石通常是草酸钙结石,由于茶含有草酸,会随尿液排泄的钙质而形成结石,若尿结石患者再大量饮茶,会加重病情。

  12.忌空腹饮茶

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胃粘膜炎。若发生“茶醉”,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一些糖水可以缓解。

空腹吃着六种食物会要了你的命 不能搭配的植物组合

当心空腹吃这6种食物会减寿

空腹不能喝牛奶、豆奶

这种说法称,空腹喝牛奶时,牛奶中富含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随排泄物排走,影响营养摄入。豆奶也是同样的道理。乳糖不耐症的人最好不要空腹喝牛奶。因为他们无法把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及半乳糖,空腹时饮用更容易导致肠内堆积大量短链脂肪酸和气体,从而出现腹泻、腹胀或腹绞痛等症状。

空腹不能吃蛋白高的鱼

这种说法多数情况下成立。空腹时大量食用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鱼、肉,一方面会造成蛋白质的浪费,另一方面会产生大量含氮废物,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建议大家在吃上述食物前,先吃点馒头、饼干等淀粉类食物垫一下。

空腹不能喝浓茶

这种说法认为咖啡和浓茶里含有咖啡碱,经常空腹喝会严重损害胃黏膜;酒中所含的酒精也会刺激胃肠道,造成胃部不适。专家表示,多数情况确实如此,但前提是大量饮用。空腹喝大量浓茶、咖啡会摄入过多咖啡因,可能导致心跳加速,产生胸闷、心悸等不适;空腹喝酒容易出现低血糖,造成头晕、出冷汗等不适。

当心空腹吃这6种食物会减寿

空腹不能吃含糖高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存在问题,建议谨慎食用,且空腹时最好不要只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白米面,以免影响血糖控制。此外,还要注意一些隐藏糖的“高手”,比如蜜饯、饼干等。

空腹不能吃山楂等酸味食物

这种说法称山楂、橘子这类吃起来很酸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或者鞣酸,空腹食用会使胃内酸度猛增,刺激胃黏膜,造成腹胀、泛酸等不适,甚至加重胃肠比较脆弱者的胃炎和胃溃疡症状。

空腹不能吃柿子

这种说法认为柿子含有大量的单宁、胶质等成分,空腹食用容易形成结石,引起胃部不适。专家表示,空腹时,胃酸浓度较高,如果过量食用柿子,确实存在结石风险增加的可能性。因此,吃时要注意适量,并尽量不吃皮,因为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

其它不好的食物搭配组合

菠菜+酸菜

放置时间较长的菠菜或是腌制不好的酸菜中含有有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将血液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非正常的高血红蛋白,在血液循环过程中可导致机体缺氧。长时间的缺氧,可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病理临床症状。建议人们不要食用放置时间较长的菠菜或是腌制不到位的酸菜,吃酸菜前最好用水先泡上1~2天后再食用。

萝卜+木耳

萝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益胃等功效。但需注意萝卜与木耳同食对某些特殊敏感性体质的人,容易引起过敏性皮炎。为健康起见,最好是不要将这两种食物混合食用。

其它不好的食物搭配组合

豆腐+葱

豆腐含有丰富的钙元素,而葱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当豆腐与葱合在一起时,豆腐中的钙与葱中的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草酸钙难以被人体吸收。如果长期食用小葱拌豆腐、大葱炒豆腐之类的菜,就会造成人体钙质的缺乏,易发生缺钙而出现小腿抽筋、软骨症、易骨折等病症。同烧时可以先把葱、菠菜等含草酸的蔬菜用沸水烫一下,去掉大部分草酸后再与豆制品混合食用。

胡萝卜+酒

“胡萝卜下酒”的吃法不利于健康。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酒精一起进入人体,会在肝脏中产生毒素,引起肝病。所以,胡萝卜不宜做下酒菜,饮酒时也不要服用胡萝卜素营养剂,特别是在饮用胡萝卜汁后不要马上饮酒,以免危害健康。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