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不宜超过半小时 会大脑缺氧心血不足

导读: 午休不宜超过半小时 熬夜加夜宵易致肥胖

  现在正值春季,正是睡觉的好时节,午睡是大多数人的习惯,我们都知道,在春季的时候,是最容易犯困的。睡得少、脑缺氧致春困!最近,不少市民感觉白天特别容易犯困。中午吃完饭以后总是想睡一会,那么午睡最好睡多久才是最健康的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午休不宜超过半小时

  首先是春季睡眠时间变短。中医认为,阴气盛则寐,阳气盛则寤。也就是说,当大自然阴气盛的时候,人就要去睡觉,阳气盛的时候人就应该醒来。春天比冬天日照时间更长,而睡眠时间却会变短。

  另外,由于春季气温升高,人体体温随之升高后引发供血机制变化,是“春困”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杨龙表示,春季人体体温有所升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人体的血液分布也会重新分配,皮肤、外周的血液相对增多,使得大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会相对减少。大脑缺氧,心血不足,“春困”由此发生,人容易出现疲劳、常打哈欠。

  要缓解春困,中午应该有15-30分钟的午睡,哪怕闭目养神也能减少疲劳。杨龙说,有的人认为吃完午饭不能立刻睡,其实这是个误区。吃完饭后胃肠道的血流会增加,大脑供血进一步减少,更加容易犯困,这时候午休也是顺其自然。不过要注意的是,午休的时间应以半小时为限,如果午睡时间太长,就容易使夜间对睡眠的渴望减少,破坏原有的睡眠规律。

  熬夜加夜宵易致肥胖

  对于经常熬夜的“夜猫子”来说,春天就更是犯困。“经常熬夜,对身体机能伤害很大。”区中医院急诊科医师曾宪岚说,晚上9-11点,是淋巴排毒时间,这个时间需要休息,否则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最严重的就是疲劳、精神不振。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都会出现。

  对于习惯晚睡的人来说,最迟也要在凌晨1点的养肝时间进入熟睡期。长期熬夜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

  而早上7-9点是小肠吸收营养的时间,“因此常人早饭应在早上7:30左右摄入。”曾宪岚说,熬夜的隔天,上班或上课时经常会头痛脑胀、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会出现头痛的现象,长期熬夜、失眠对记忆力也有无形的损伤。

  “如果熬夜,再配上夜宵啤酒,容易导致肥胖。”曾宪岚说,晚上8点过后摄入的饮食,身体不能消化,营养不均衡,容易导致肥胖。

  除了对身体免疫力的影响,熬夜还可能引起记忆力下降、听力下降、容易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曾宪岚说,熬夜族的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量也比一般人高,使新陈代谢的压力增加,进而产生慢性疾病。

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

首先来讲,脑供血不足和心肌缺血,都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本病多为动脉粥样硬所化引起的。如果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如果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引起冠心病,也就是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可能会出现脑缺血缺氧,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低下等一系列的症状。此时,患者首先要明确病因再对症治疗,平时可以通过膳食来控制身体的状况,也可以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

如果是心肌缺血的患者,我们建议可以通过口服一些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来改善身体的循环,然后再进行症状的环境和调节。

心肌缺血和脑供血不足有关系吗

心肌缺血和脑供血不足一般有关系,患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心肌缺血是心脏的供血量减少,导致心脏缺血、缺氧的一种病理表现;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的局部出现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

当发生脑供血不足时,大脑就会缺血缺氧,因此会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从而使心率增快,心肌的耗氧量也增加,进而可引起心肌缺血的症状。如果心肌缺血,心脏的功能会下降,心脏的泵血功能也会逐渐减弱,导致心脏射血量减少,使脑部的供血量减少,引起脑供血不足。两种疾病会互相影响,因此,心肌缺血和脑供血不足一般有关系。

脑供血不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心肌缺血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硝酸甘油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