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十大护理方法 手足口病的护理原则

导读: 1:盛放排泄物的容器 2:患者衣、被单 3:蚊蝇 4:饮用水 5: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 6:垃圾 7:生活污水 8:防止寄生虫 9:人畜粪便 10: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注意补锌吃新稀宝牌锌硒宝片,吞噬病毒增强免疫力。那么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有哪些呢?

1:盛放排泄物的容器

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2:患者衣、被单

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3:蚊蝇

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4:饮用水

用每升1毫克—3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5: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

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6:垃圾

用每升10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7:生活污水

用每升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8:防止寄生虫

卫生部日前发布公告,针对摄食生鲜水产品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健康风险,提醒餐饮单位和消费者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

9:人畜粪便

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10: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

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用量每平方米200毫升。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手足口病的十大护理方法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注意补锌吃新稀宝牌锌硒宝片,吞噬病毒增强免疫力。那么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的十大护理方法

1、盛放排泄物的容器

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2、患者衣、被单

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3、蚊蝇

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4、饮用水

用每升1毫克—3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5、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

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6、垃圾

用每升10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7、生活污水

用每升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8、防止寄生虫

卫生部日前发布公告,针对摄食生鲜水产品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健康风险,提醒餐饮单位和消费者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

9、人畜粪便

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10、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

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用量每平方米200毫升。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手足口病患儿的日常护理方法

1.宝宝患病后应当留在家中,直到热退,皮疹消退以及水泡结痂一般需要隔离两周。

2.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它用品要彻底消毒,不宜蒸煮和浸泡的物品,可以置于阳光下暴晒。

3.患儿居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4.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喝温开水,饮食要清淡可口,容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的食物,禁止吃冰冷,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5.应当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

6.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床铺要平整干燥,患者的指甲要剪短必要时把双手包裹防止抓破皮疹。

7.臀部有皮疹的婴儿,要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8.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让患儿多饮水,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