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吃冰身体亮“红灯” 当心吃出四种疾病

导读: 延伸阅读:冰箱中食物的保质期 冷冻食品能放多久

海肠

海肠不光长得像裸体海参,其营养价值比起海参也不逊色。但是多年来,人们都把它当作“鱼饵”使用。真正把它用来制肴不过几十年的历史。

海肠的营养分析

它个体肥大,肉味鲜美,体壁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自 单环刺螠(24张)古以来,在我国、日本和朝鲜沿海均作为名贵的海鲜食品, 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人们的传统做法只食用其体壁,而废弃内脏,菜肴俗称海肠子。但有研究发现,单环刺螠废弃内脏蛋白质含量为18.25% ,脂肪含量为0.12%,总糖含量为4.09% 而且含有丰富的Ca、Mg、Fe、Zn等元素;也含有丰富的EPA、DHA 和DPA 。

海肠的相关性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具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的作用,特别适合男性食用。

海肠的制作指导

海肠必须是活的,用剪刀将海肠两头带刺的部分剪掉,把内脏和血液洗净。炒时动作要快,以免变老。用海肠子配以头刀韭菜制作的“韭菜海肠”是胶东名菜,此外“干海肠”、“氽海肠汤”、“肉末海肠”等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菜肴。鲜海肠子还可调制水饺、包子馅等。

  延伸阅读:冰箱中食物的保质期 冷冻食品能放多久

  冰箱一直被认为是家里的“保鲜战士”既能延长食品的寿命,又能保证食品的卫生。其实,由于冰箱长时间不清洗,会滋生很多细菌。食物长期放在冰箱中,看起来新鲜,实际上已经变坏了。究竟食物在冰箱中存放多长时间才是最好的呢?

  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温度是4℃至8℃,在这种环境下,绝大多数的细菌生长速度会放慢。但有些细菌却嗜冷,如耶尔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这种温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长繁殖,食用了带菌的食物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对于免疫力较差的老人和小孩来说,还可能引发脑膜炎;孕妇感染李斯特氏菌则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和新生儿败血症等。而冰箱的冷冻箱里,温度一般在零下18℃左右,在这种温度下,一般细菌都会被抑制或杀死,所以这里面存放食品具有更好的保鲜作用。但冷冻并不等于能完全杀菌,仍有些抗冻能力较强的细菌会存活下来。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冰箱如果不经常消毒,反而会成为一些细菌的“温床”。

  另外,冰箱里的食品也不要存放过多,这样会让食物的外部温度低而内部温度高导致变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曾经给出一份冰箱食物储存保质期的建议表,其中提到比如牛肉冷藏可以保质1—2天,冷冻可以保质3个月;鱼冷藏1—3天,冷冻3个月至半年;苹果冷藏l—3周;柑橘冷藏1周;鲜蛋冷藏1—2个月;牛奶和酸奶均冷藏5天;面包冷藏3—6天,冷冻2—3个月;香肠冷藏2—3天,冷冻2个月。千万不能以为食物放进冰箱就万无一失,保质期就大大延长了。

  除此之外,像白菜、菠菜、芹菜、胡萝卜、桃、葡萄、苹果等。但这些果蔬刚买回来时,最好不要立即放入冰箱,因为低温会抑制果蔬的酵素活动,从而使残毒无法分解。这些果蔬最好在室温里存放一天,然后再放入冰箱。

  同时也有些食物放进冰箱里,反而会缩短“寿命”。像饼干、蜂蜜、粉状食品、干制食品等,都是无需放入冰箱的。它们或者是水分含量极低,微生物无法繁殖;或者是糖和盐浓度过高,渗透压很大,自由水分很少,微生物也无法繁殖。

  像蜂蜜放在冰箱里,就会促使它结晶析出葡萄糖。这个变化并不影响蜂蜜的安全性,也不影响它的营养价值,但是会影响到口感的均匀程度。很多人看见结晶的蜂蜜,以为坏了,“其实只是蜜糖的物理形态发生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营养价值并没有被破坏,把整瓶蜂蜜扔掉,实在是可惜。”

  而茶叶、奶粉、咖啡之类的干制品放入冰箱,如果密封不严,反而会使冰箱中的味道和潮气进入食品中,既影响风味,又容易生霉。

  巧克力放入冰箱,时间长了之后,容易发生脂肪结晶的晶型变化,虽然不会变质,口感却会逐渐变得粗糙,表面长霜,不再细腻均匀。放在冷冻箱中则更为糟糕。实际上,比起冰箱,巧克力更适合放在十几摄氏度到二十几摄氏度的室温下。

  馒头、花卷、面包等淀粉类食品如果一两餐吃不完,放在室温下即可。放在冰箱里,反而会加快这些食品变干变硬的速度。

  有一些热带水果也不适合放在冰箱里保存,像香蕉,低温储存反而会让它变黑、腐烂,最好就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保存。

吃太饱当心吃出10种病 肠道疾病骨质疏松

  都说能吃就是福,但是太能吃了,小心疾病缠身。实际上,吃太饱真的会撑出病。现代人,以能吃会吃为荣,美其名曰,做个快乐的吃货。实际上,每餐都吃太饱,真的会吃成10种病。带大家见识一下那些撑出来的毛病吧。

  1、肠道疾病:

中国台湾科学家发现,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

  2、疲劳

: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

  3、癌症:

日本科学家指出,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几率。

  4、肥胖:

现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无数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非常可怕。”洪昭光说。

 

 5、胃病:

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较短,每2-3天就应修复一次。如果上顿还未消化,下顿又填满胃部,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产生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长期以往,还可能发生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

  6、老年痴呆:

日本有关专家还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

  7、骨质疏松:

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8、肾病:

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

 

 9、急性胰腺炎

:晚餐吃得过好过饱,加之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三伏天谨防四种疾病 出汗多易患湿疹皮炎

  夏天因为天气很热,很多人会出现“夏季综合征”,如中暑,食欲不振,皮肤病等症状,所以做好夏季养生特别重要。你知道我们怎么夏季养生吗?夏天容易出现哪四种病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温环境谨防中暑

  过去因为工作的原因,夏天最容易出现就是中暑,随着社会对劳动者工作环境的改善,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少了。现在很多医院来看中暑的越来越少了。

  不过专家还是郑重提醒市民,尽管中暑的患者少了,但高温天气中中暑仍是首要防范的疾病,不得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时间不要太长,尽量在工作后到阴凉处休息。太阳大的环境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

  多喝水,多吃水果,补充流汗造成的身体水分流失。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建议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出汗多易患湿疹皮炎

  夏天很容易出汗,身体表面长期有汗就会容易患上湿疹皮炎了,夏天比冬天皮肤病的发病率明显高出一倍多。

  夏季最常见的皮肤病有两类:一是与太阳暴晒有关的,如患上日光性皮炎,或者原有慢性光敏性皮炎的,经暴晒会复发。二是与炎热出汗有关的,如湿疹、皮炎;三是与衣服不透气有关,如花斑藓、痱子、毛囊炎、股癣等。

  建议市民,出门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涂防晒霜等;出了汗要及时擦除;贴身的衣服首选棉料,容易吸附汗液;勤洗澡,一天至少一次。

  喜食冷饮肠胃受不了

  最近气温较高,胃肠道疾病比平时增加了30%。随着三伏天到来,市民做好肠道疾病预防措施非常必要。

  夏天肠道疾病很容易发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气温高细菌滋生快,食品保管不慎容易变质,一旦误食就可能坏肚子。二是天热的时候人们大多喜欢冷饮,冷饮喝下去神清气爽,但对脾胃的伤害也很明显。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出汗多,人体的阳气外泄,最需要补阳气,这正是“冬吃萝卜夏吃姜”的道理。喝冷饮造成脾胃之阳虚弱,最好少用。居家可以尝试用竹蔗、茅根、雪梨、紫苏叶等做汤,有养阳去热、生津润燥、醒脾散寒等功效。

  尤其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痛经、月经失调的女性,最好远离冷饮,冲凉、冷水冲脚等不良习惯也要改掉,微热的水最合适。

  适度叹空调莫忘通风

  天热了躲进空调房,无疑是城市人最便捷的避暑方式。但如果吹空调过久,或者温度开得过低,就会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空调病”。记者在多家医院看到,虽然因有感冒症状来求医的人并没有冷天多,但感冒患者多因过度吹空调引发。

  一些商场、办公室、会议室等,空天温度也开得很低,身处其中者不得不套上长衣服。有些南方人晚上喜欢开大空调,再盖着被子睡觉。专家说,这些做法对身体都不利。外部冷导致血管收缩,身体内部的热量散发不出来,容易诱发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疾病。

  专家建议,空调最合适的温度是26℃-28℃,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并且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要注意开窗通风,总是密闭的环境细菌滋生,容易诱发空调病。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