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煲汤的几个误区 汤这么煲才能留住更多营养

导读: 汤煲得越久越有营养么?错 汤煲得越久越香么?错 煲汤放些鸡精、味精调味更好?错 小贴士:

煲汤的几个误区

汤煲得越久越有营养么?错

不少人认为“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营养专家表示,煲汤时间适度加长确实有助于营养释放,但过长反而会破坏营养。

有学者研究发现,蹄膀煲、草鸡煲、老鸭煲中,蹄膀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明显增高,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0.5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1.5小时,脂肪加热0.75小时可达到最大值;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含量在加热45分钟时升至最高值。

超长时间煲汤并没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使这三种汤中的营养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鸡煲和老鸭煲,煲汤时间越长,氨基酸遭到破坏,蛋白质含量越低,营养反而降低。因此,煲汤的最佳时间应该掌握在1-1.5小时之内,这样才能获得最高的营养价值。

汤煲得越久越香么?错

鲜肉在滚烫的水中炖,其中蛋白质热分解成含氮的各类物质浸出在汤中,促使汤闻起来香、喝起来美味。那么,炖汤时间越久汤的味道越香么?答案却是未必。

一般肉类炖1-2个小时,其中浸出物会达到最大量,此时味道也最鲜美,如果炖太久,反而会失去鲜味。比如鱼汤,鱼肉较细嫩,只要汤煮到发白就可以了,再继续炖鱼肉会变老变粗,香味变淡,口感变差。

还有些人喜欢在汤里放人参等滋补药材,由于参类含有人参皂甙,煮得过久就会分解,失去补益价值,所以煲这类补益汤的最佳时间不要超过40分钟。所以,可以说,炖汤不仅煮得越久越没营养,味道也不见得越鲜美。

煲汤放些鸡精、味精调味更好?错

一般汤的口味若调至与菜差不多咸度的时候,一碗300毫升的汤需要放大约2克的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经常喝汤会导致盐摄入量高,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

此外,专家提醒,某些餐馆做汤除了加入盐外,为了让汤味道更鲜,会加入等量的鸡精、味精。而鸡精中的钠含量大概相当于普通盐的一半,味精中钠含量大概相当于盐的六分之一。所以,那些鲜美异常的汤中钠含量高,喝多了对健康无益反而有害,最好还是少喝为妙。

小贴士:

汤里要放蔬菜,必须等汤煲好以后放入,煲煮数分钟后即可,以减少蔬菜维生素的损失。因为大部分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均不能耐受高热。经检测,煲煮1.5-2小时后,老火汤中的维生素C几乎全部流失,B族维生素也有八成以上被破坏。

山药不煲汤怎么吃更营养? 推荐山药的特别吃法

山药的营养价值

预防心血管疾病。冬季,室内温差比较大,加上气温普遍较低,是心血管疾病病发的高峰季之一,而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有降血压、安稳心神的功效,很适合在冬季吃。

健脾益胃、助消化。冬季运动量会不自觉地减少,加上因为气温降低,新陈代谢的数率降低,加上冬季吃火锅的频率增多,会使得患上肠胃病的几率增多。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所以冬季煲汤、吃火锅不妨加入山药这一材料。

益肺止咳。冬季干燥,寒冷,对肺部和喉咙的伤害比较大,在冬季人们很容易会喉咙干燥甚至疼痛,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这两种成分都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所以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等症状。

山药的特别吃法

山药羹

材料:鲜山药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山药切成小块,加水煮熟,加入白糖少许,略煮片刻即成。每日服用1次。

功效:此羹有健脾胃,益肾滋阴等功效。

苹果山药散

材料:苹果干50克,山药30克。

制法:上述药材研碎。每次服用15克,加白糖适量,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苹果和山药能开胃消食,治腹泻,还能补气美容。

烹饪山药的小技巧

去皮:宜去皮食用,以免产生麻、刺等异常口感。山药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里含的植物碱,少数人接触会引起山药过敏而发痒,处理山药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削完山药的手不要乱碰,马上多洗几遍手,要不然就会抓哪儿哪儿痒。

怎样让山药不脱手:山药在剥皮之后,表面的粘液使其变的很滑,难以抓牢或稳稳的放在且板上,切成想要的形状,这时候,可以在双手上涂些盐和醋,再拿山药的时候就不会手滑了,也不会影响山药的正常味道。

浸泡:山药切片后需立即浸泡在盐水中,以防止氧化发黑。

以上山药的吃法是不是都很简单呢?快来试试看吧。

煲汤的误区有这些

这煲汤误区你中招了吗?

加水少

水是煲汤的关键,它既是传热的介质,更是食物的溶剂。人们在煲汤时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是加水不够,导致中途加水,影响汤的风味。一般情况下,煲汤时的加水量应至少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确实需要加水,应以热水为好,不要加冷水,这样做对汤的风味影响最小。

煲太久

有些人总怕汤熬的时间太短不进味儿。其实,如果是煲肉汤,时间以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为最佳,这样既能保证口感,也能保证营养。时间过长会增加汤中嘌呤的含量,进而增加痛风的风险,同时食物中的营养也会慢慢流失。如果是炖骨头汤或猪蹄汤,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也不要超过3个小时。

汤大沸

煲汤时,开始时应该先用大火将汤煮开,然后转为文火煲汤。因为大火会使肉中的水分流失过快,导致其口感变差。控制火候以汤微微沸腾为好。

乱加“料”

不少人希望通过喝汤进补,因而在煲汤时会加入一些中药材。但不同的中药材特点各不相同,煲汤前,必须通晓中药的寒、热、温、凉等各性。比如,西洋参性微凉,人参、当归、党参性温,枸杞性平。另外,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中药材。比如,身体寒气过盛的人,应选择当归、党参等性温的中药材,但体质热的人吃后可能会上火。因此,在煲汤时如果想要加中药材,最好根据自己的体质来。

调料杂

“多放调料提味儿”也是煲汤中的一大误区。调料太多太杂可能会串味儿,影响了汤原有的鲜味,也会影响肉本来的口感。一般来说,一种肉配合2~4种调料就比较完美,比如煲鸡汤时只需放入姜片、月桂叶和花椒即可。

早加盐

盐是煲汤时最主要的调料之一。有些人认为早点加盐可以让盐完全“融入”食材和汤中,提高汤的口感,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盐放太早会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溶解,也会使汤色发暗,浓度不够。盐放得晚并不会影响汤的味道,反而还能使肉质保持鲜嫩。所以最好在快出锅时再加盐。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