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食物相克?教你五个小细节看清楚食物相克

导读: 五个小细节清楚食物相克 一、哪些症状遇到海鲜会遭殃? 二、其他海鲜饮食禁忌 三、肉类与疾病间的禁忌 四、肉类与其他食物间的饮食禁忌 五、羊肉饮食禁忌 结语:

五个小细节清楚食物相克

一、哪些症状遇到海鲜会遭殃?

痛风:有些海鲜含高普林,会造成人体代谢功能紊乱,加重痛风的病况,因此含高普林的海鲜,如白带鱼、吴郭鱼、鲳鱼、虱目鱼、草鱼、鲤鱼、乌鱼、鲢鱼、鲨鱼、银鱼等,痛风患者皆不宜食用。

白血病:患有白血病等出血性疾病者,不宜多吃脂肪含量高的海鲜。

肝硬化病人:像沙丁鱼、秋刀鱼、鲔鱼、鲭鱼这类鱼油含量丰富的海鲜,肝硬化病人应尽量减少食用。

二、其他海鲜饮食禁忌

有些食物不宜与海鲜同吃,所以要先了解食用海鲜时的禁忌,才能放心享用美食喔!

螃蟹+柿子、茄子:螃蟹不宜与柿子、茄子同吃,以免损伤肠胃。

白带鱼、银鱼、黄花鱼、青鱼+牛、羊油:这类鱼不宜用牛、羊油煎炸,一来是因牛、羊油膻味稍重,易影响鱼肉的味道;二来是这些鱼属于发物,过敏体质者吃多了容易发痒,而牛、羊油冷却后易凝结发硬,天气冷时用牛、羊油炒菜,食用后嘴部周围易有发皱感,二者加在一起,感觉更明显。

三、肉类与疾病间的禁忌

中风、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不宜多吃肉类:肉类性热,有较高的脂肪、蛋白质,因此如中风、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等,便不宜多吃。

热性疾病患者:中医认为患有热性疾病的人在服药期间,应该禁食或少吃肉类,因为肉类有油腻易生热、助湿、生痰的作用,食后会助长病邪,使病情加剧。

四、肉类与其他食物间的饮食禁忌

肉类的食用历史悠久,因而发现有许多与其他食物搭配间的宜忌,不妨多注意,或尽量分隔两个小时以上,等消化差不多了以后再食用。

五、羊肉饮食禁忌

1、不宜与豆酱、荞麦面同食:因易引起腹胀不适。

2、不宜与醋同食:羊肉益气补虚,而醋味酸性温,含蛋白质、维生素、醋酸及有机酸,能消肿活血,应与寒性食物配合,与羊肉不宜。但少量醋可去除羊骚味。

3、不宜与南瓜同食:和南瓜同食会加乘助火效果,阳盛阴虚者忌食。

结语:

生活当中很多人为了健康,恪守着关于饮食的种种箴言。但是你知道吗?那些被人们一直以来深信不疑的饮食箴言,其实很多是充满了片面性的谎言。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却并非健康的饮食方式就逐渐被揭示出来了。

有哪些食物相克?盘点那些食物相克的谣言

食物相克的谣言

 维C+虾=砒霜

 “维C+虾=砒霜”的传言来自一则新闻,报道称台湾的一名女孩突然七孔流血暴毙。经初步验尸,断定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一名医学院的教授仔细地察看了死者胃中取物后说:“砒霜是在死者腹内产生的。”死者生前每天会服食“维他命C”,晚餐又吃了大量的虾。问题就出在这里!实验发现,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大量浓度较高的五钾砷化合物。这种物质食入体内,本身对体并无毒害作用。但在服用维生素C之后,由于化学作用,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又称为三氧化二砷,就是俗称的砒霜!故中其毒而死者,常是七窍出血。所以,为慎重起见,在服用维生素C期间,应忌食虾类。

 “维C+虾=砒霜”这个传言是真的吗?来看看相关调查结论。据相关实验调查表明,VC和虾放在一起的确会存在砷,只是含量非常微小。专家表示有些食物相克能杀人的说法仅仅是传说,在理论上并没有解释,也未见实验证据,没有临床报告。即使一次性摄入50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30个梨或10个橙子产生的维生素C,这种理论设想发生,也不会致命。

为了进一步证实谣言,有人同时食用了虾和VC,经过两个小时的消化,请医生抽取血液样品进行检查。送检的血液样品中,砷的含量为每毫升血液小于15.8纳克,在正常参考范围(每毫升血液小于31.6纳克)内,无任何不适。由此可知“维C+虾=砒霜”的说法不科学。

食物相克传言多

其实除了“维C+虾=砒霜”,还有很多关于食物相克的传言,如:“蟹与柿同食肚子疼”、“菠菜+豆腐影响钙吸收”、“豆浆和鸡蛋同吃影响蛋白质吸收”,这些说法虽流传甚久,但是都没得到验证,无可信度。

蟹与柿同食肚子疼

大家都可能听说过,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因为一起吃不仅没有营养,还会相克,会肚子疼。

为什么蟹与柿同食会肚子疼?其实,单吃螃蟹就容易肚子疼,因为蟹的甲壳很难清洗,藏污纳垢,一旦没有彻底煮透就容易感染病菌;而单吃柿子一样容易导致肚子疼,因为柿子含有鞣酸,在胃酸中会和蛋白质生成鞣酸蛋白,它会和果胶、纤维素黏在一起形成结石,这叫胃柿石症。吃生柿子,大量吃柿子,空腹吃柿子,都可能导致肚子疼。事实上,只要不过量吃柿子,不吃生柿子,把螃蟹彻底煮透,你自己对海鲜又不过敏的话,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是不会有事情的。

菠菜+豆腐影响钙吸收

 “小葱拌豆腐”、“菠菜豆腐汤”是家常菜式,但在一些养生栏目里常听到,不建议把小葱、菠菜与豆腐放一起,因为小葱和菠菜中的草酸,易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难以溶解的草酸钙,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长期食用易导致结石。

专家解析说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没错,但这并不是坏事。如果菠菜没有和高钙食物一起吃,那吃下去的草酸就会和身体中存在的钙离子,如尿里的钙离子相结合,反而更容易形成结石。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菠菜用沸水焯一下,可去除菠菜中的草酸。

豆浆和鸡蛋同吃影响蛋白质吸收

有说法称豆浆和鸡蛋不能同吃,因为鸡蛋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需要胰蛋白酶帮忙,而豆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肠道中的胰蛋白酶活性,从而影响鸡蛋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降低其营养价值。

其实这种说法只是听起来很“科学”,但实际上,这是对营养知识一知半解造成的误区。 大豆(包括黄豆和黑豆 中确实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它可以抑制人体胰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但胰蛋白酶抑制剂遇热不稳定,加工成豆浆过程中,经煮沸加热8分钟即可被破坏85%以上,其中虽然尚含少量热稳定蛋白酶抑制剂,但活性较低,不足以干扰到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专家称“食物相克”系谣言不可信

 “谣言传一万遍之后,就会被认为是真理,食物相克的说法也是同样的道理。”专家针对盛传的“食物相克”问题指出,绝大多数有关食物相克的说法都是谣传,既没有中医依据,也没有科学依据,即使是中医专家也认为不靠谱,科学上更站不住脚,尽管有一些科学词汇的包装,但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样。据悉,从近年的一些“食物相克”实验中得知,众多志愿者在食用了相克的食物后,并没有发现异常,证明“食物相克”是谣言,不可信。

如何抗击饮食谣言

那么,面对这些广为流传的饮食谣言,应该如何应对?俗语说:“谣言止于智者”。张晋升副院长表示,面对各种精心包装的谣言,媒体从业者首先要从提高公众的营养素养着手。对于公众,一定要教会他们擦亮双眼的方法,看到营养知识就多思考一分,一般从以下三步着手。首先,找到说法的出处;其次,验证发言人的资质,看发言人研究的领域与自身的言论是否属于同一领域;然后,研究同领域其他专家的说法,并进行比对,不可偏听偏信。这一步骤能有效识别时下流行的“维C+虾=砒霜”、“蟹与柿同食肚子疼”等常识性谣言。

哪些常见食物相生相克,你都了解吗

狗肉和大蒜

相克理由:狗肉和大蒜同食可引起中毒。

科学剖析:在《本草纲目》里有“狗肉与蒜食,损人”的说法。其理由是狗肉性热,大蒜辛温刺激,两者同食可助火,但蒜茸狗肉是一道很常见的朝鲜菜,也常被贵州、广西、湖南、广东等地的居民搭配,吃者甚众。

中医认为,狗肉属热性食物,具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壮力气、补血脉的功效,可用于老年人的虚弱症候,比如冬天吃狗肉,可增强老年人的抗寒能力。现代营养学认为,狗肉所含蛋白质质量极佳,球蛋白比例较大,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和细胞活力,还能增强人的体魄,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性功能。

新鲜大蒜中含有大蒜氨酸。这种大蒜氨酸为含硫氨基酸,经大蒜酶分解后可转变为大蒜素,而大蒜素具有杀菌等多种生理功效,但若摄取过量,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胃部不适或腹泻。一般人新鲜大蒜的每日建议食用量为3~5克,如果大量食用,会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使胃肠黏膜血管充血、水肿。

由于大蒜的挥发性物质可抑制胃液分泌,而狗肉性热,所以吃狗肉时若大量食用新鲜大蒜,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也不利于狗肉的消化吸收,因此吃狗肉时不应大量食用新鲜大蒜,但若是狗肉炒大蒜、青蒜或蒜苗则无需顾忌。

红萝卜和白萝卜

相克理由: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但红萝卜中含有一种能大大破坏维生素C的酶。

科学剖析:其实大多数食物都含有各种各样的酶,它们是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但是酶非常怕热,在烹调的加热过程中很容易被破坏。所以,说红萝卜中的酶会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或是说黄瓜中的酶会破坏西红柿、辣椒、柑橘中的维生素C,都是没有道理的。

糯米与鸡肉

相克理由: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所以一些脾胃亏虚、经常腹泻的人吃了能起到很好的食疗效果,但与鸡肉同食会引起身体不适。

科学剖析:糯米鸡是一道蒸菜。其加工温度为100℃,因此不会产生任何新的有害物质。糯米鸡还有蛋白质互补作用,所以,只要不是过量食用或存放后不洁食用,一般不会产生身体上的不适,但应注意糯米不易消化,在吃了过于油腻的菜肴后,应避免吃大量的糯米。相比之下,如果吃加热多次的油炸食品和水煮鱼等,倒容易产生胃肠不适。因为这样的食物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过氧化物。

茶叶煮鸡蛋

相克理由:茶叶中的酸性物质能与鸡蛋中的铁结合,进而对胃黏膜产生,而且不利于鸡蛋中铁的吸收。

科学剖析:这种说法是对营养学一知半解的表现,虽然茶叶中的单宁类物质可与铁等矿物质及蛋白质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的吸收,但吃茶叶蛋不会造成人体对矿物质的利用,因为鸡蛋本来就不是适合补铁的食物,瘦肉和动物肝脏才是。鸡蛋中的铁吸收率只有3%,是因为蛋黄中的高磷蛋白妨碍了铁的吸收,与茶叶无关。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