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五种食疗方法 肺结核的五种食疗方法推荐

导读: 肺结核的5种食疗方法 食疗方1:骨皮老鸭汤 食疗方2:何氏肺痨方 食疗方3:三百童子鸡 食疗方4:四宝炖乳鸽 食疗方5:壮志芭蕉猪肺汤

肺结核是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调理的,正确的饮食方案对肺结核的治疗过程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因此本文为大家盘点了肺结核的食疗方,希望对你们能够有所帮助。

肺结核的5种食疗方法


食疗方1:骨皮老鸭汤

配方:老鸭,地骨皮,生姜,调料适量。将老鸭去毛杂,洗净,切块;余药布包,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同煮至老鸭熟后去药包,调味服食。

功效:滋阴润肺,凉血止咳;适用于肺结核肺阴亏损,干咳,咳声短促,痰中有时带血,手足心热等。

食疗方2:何氏肺痨方

配方:猪耳朵、枇杷树、白木。首先呢是将全部倒入砂锅里,然后再加水,浸泡5分钟后开始煎煮,记住先以大火煮沸,再以文火煎煮30分钟即可。

功效:分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服用哦,适用于肺结核。

食疗方3:三百童子鸡

配方:百部、蜜百合、白芨、贝母、天冬,童子鸡1只。将诸药布包,子鸡去毛杂,纳诸药于鸡腹中,文火炖熟,去药渣、食鸡饮汤。

功效:可补肺养精,适用于空洞性肺结核。

食疗方4:四宝炖乳鸽

配方:乳鸽,山药、银杏,香菇,枸杞,调料适量。将乳鸽闷死后,去脚、翼尖,放入沸水锅中焯水,捞起冲净,山药切成小滚刀块;香菇发开洗净。取鸡清汤置锅中,纳入银杏,山药、香菇、枸杞、乳鸽及葱段,姜片、料酒、精盐、味精等调味品,入笼中蒸约2小时,去葱、姜即成。

功效:可益精补虚,润肺降火,适用于肺结核干咳少痰,颧红目赤,手足心热等。

食疗方5:壮志芭蕉猪肺汤

配方:芭蕉花,猪肺,生姜,调料适量。将猪肺洗净,切块,放锅中,加清水煮沸后,去浮沫,下芭蕉花、生姜及调料等,煮至猪肺烂熟后,食盐、味精调服。

功效:可滋阴清热,清金降火,适用于肺结核阴虚火旺,咳呛阵作,咳痰黄稠,痰注质粘,时时咯血,血色鲜红,五心烦热,盗汗遗清等。

小儿肺炎的五种食疗方法 小儿肺炎的五种食疗方法推荐

治疗小儿肺炎除了进行药物治疗以外,爸爸妈妈们可以尝试利用饮食疗法来缓解宝宝的病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治疗小儿肺炎的饮食疗方大全,希望家长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地给孩子服用。

小儿肺炎的5种食疗方法

食疗方法1:腊鸭肫粥

【材料】用腊鸭肫1个,淮山药10克,芡实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腊鸭肫洗净、切碎。再将淮山药洗净切成小片,同时洗净芡实。然后将腊鸭肫、淮山药、芡实、粳米同放入沙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中火,水开后改用慢火煮粥,煮至粥水黏稠为度。

食疗方法2:独脚金猪肝汤

【材料】选用干品独脚金12克(鲜品加倍量),干品葫芦茶10克(鲜品加倍量),鲜猪肝100克。

【做法】先将独脚金、葫芦茶洗净,鲜猪肝洗净切薄片。然后将以上三物同放沙锅内,加清水两碗,煎至一碗,分两次饮用。饮时可加少许食盐,猪肝可食可不食。

食疗方法3:杏仁桑白煲猪肺

【材料】杏仁20克,桑白皮15克,猪肺250克,盐5克。

【做法】猪肺切片,杏仁、桑白皮洗净猪肺、杏仁、桑白皮,一起倒入锅中,加适量水小火至猪肺熟烂,加入盐调料即可

【功效】桑白皮应用于治疗肺热咳喘,尤其适于肺气肿和并感染,以及急性支气管炎之咳喘。有身热、手足心热时,则配地骨皮等,方如泻白散,以此方加减较多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直接加入杏仁、猪肺煮,也有预防小儿肺炎作用。

食疗方法4:萝卜橄榄咸猪骨汤

【材料】白萝卜250克,胡萝卜200克,橄榄100克,猪脊骨500克,蜜枣3颗,盐5克,醋适量。

【做法】白萝卜、胡萝卜去皮,切成块,橄榄拍烂,猪脊骨用盐腌制4小时,洗净,将200毫升清水放入瓦罐内,煮沸后加入以上材料,武火煲开后,改用文火煲3小时,加少许盐调味。

【功效】橄榄性平,味甘、酸,入脾、胃、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的作用,治咽炎、咽喉不适,还有除烦醒酒、化刺除鲠之功效。儿童经常食用此汤,可预防小儿肺炎,对骨骼的发育大有益处。

食疗方法5:豆豉鲤鱼汤

【材料】鲤鱼300克,豆豉30克,生姜片、盐、胡椒粉适量。

【做法】将鲤鱼洗净,切块锅内烧水至滚开后,放入鱼肉滚去表面血污,捞出浮沫,捞出鱼肉洗净.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煲沸后改小火慢煲2小时,调味.

【功效】淡豆豉性凉,味苦、甘、辛,归肺、胃经,气香宣散,主治外感表证、恶寒发热、虚烦不眠等。与鲤鱼同煮,可补益身体,预防肺炎。淡豆豉不能与抗生素合用。因为本品中含有丰富的消化酶,而抗生素可使酶活性下降,从而严重影响疗效。

心悸的五种食疗方法 心悸的五种食疗方法推荐

心悸吃什么好?心悸常表现为心脏无缘无故出现加速,心慌失神。心悸不仅影响人的生活精神状态,甚至可能会诱发心脏疾病。那么,心悸吃什么好呢?下面给大家推荐心悸的五种食疗方法,试试吧。

心悸是怎么回事?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祖国医学“惊悸”和“怔仲”的范畴。 本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心悸的五种食疗方法

1、红枣葱

红枣20枚,葱白适量。将红枣用水洗净,放入水中煎煮20分钟,然后加入葱白,再煎10分钟。每日1剂,分2~3次服。

2、酸枣仁汤

酸枣仁15克、甘草6克、知母6克、茯苓12克、川芎6克。水煎服。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弦或细数等证。

3、黄连汤

黄连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水煎服。有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升降阴阳之功。

4、草芪龙苓粥

炙甘草、黄芪、龙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许。将炙甘草、黄芪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龙眼肉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结代等。

5、桂圆红枣猪心米汤

猪心1个,桂圆肉、党参各35克,远志肉1 2克,大麦米30克,去核红枣5枚,精盐适量。猪心割开切去油脂,洗净血水,桂圆肉、党参、远志肉。红枣、大麦米洗净。将所有原料放入清水锅内,用中火煮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可。可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