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更长寿,一定保护好身体这几个部位

导读: 保护身体哪些部位可以长寿 长寿的人还会做什么事情 长寿有哪些秘诀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长寿,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群,所以中老年人群在生活中都非常注重保养,其实长寿也是有一定的秘诀的,比如有些身体部位好好保护,可以帮助长寿,今天大家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保护身体哪些部位可以长寿

1、保护头部:头部是人们身体的主宰,所以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重保养头部,在寒冷的季节,需要注意头部的保暖,并且日常也可以多吃一些健脑、补脑的食物都非常好。

2、保护脖子:另外大家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护脖子部位,因为脖子部位保护着人体的呼吸道和食道、并且人体向大脑输送营养也需要通过脖子,所以脖子也要好好保护。

长寿的人还会做什么事情

1、保持运动锻炼:长寿的人日常生活中大多都热爱锻炼身体,运动锻炼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抵抗力,避免多种疾病,促进身体健康,从而帮助长寿。

2、保证睡眠:一般长寿的人睡眠质量也是非常好的,足够的睡眠可以提高人体机能、延缓衰老、促进代谢、促进身体排毒。

3、保证合理饮食:长寿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注重饮食,一般都是三餐都吃吃营养丰富、并且荤素搭配,有利于吸收的食物。

长寿有哪些秘诀

1、首先大家需要记住,日常吃饭的时候,只需要吃七八分饱即可,俗话说的好“七八分饱人不老”,吃的太饱反而不利于人们的健康。

2、另外大家还需要记住,穿衣服千万不能穿太紧的,尤其不能领口紧、腰口紧、袜口紧,这样不利于人们的血液循环,也不利于人们健康长寿。

3、人们想要健康长寿,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也不要一睁眼就起来,特别是老年人,最好先做起来静坐五分钟比较好。

保护身体6大部位 好习惯让你健康长寿

  

大脑

.hzh{display:none;}

  1、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大,然后看书,5分钟后,把书放下,看5分钟电视,然后再看书。重复3次后,看看你记得多少书和电视节目的内容。这样每隔两三个星期做一次,能帮助你提高注意力,增强去除杂念和干扰的能力。

  2、做填字游戏是训练大脑的有效方法,做不出来不要紧,重要的是动脑的过程,对增强记忆力非常有帮助。

  3、头部的血管受心脏输出血液的控制,而不是像手脚的血管那样能自行收缩进行自我保护。所以,头发湿的时候不要睡觉,以免引起头痛。

  4、当你感到大脑很疲惫的时候,用吹风机对着头顶正中的“百会”穴吹几分钟,间隔几分钟后再吹,反复几次后疲劳感就会有所缓解。

  5、缓解眼睛疲劳的最佳方式是让眼睛休息,方法简单极了:当你打电话时,如果不需要读什么或者写什么,就把眼睛闭上。

  6、眼睑是眼睛最好的按摩师,特意眨眼并转动眼球10次,一天重复若干次,有助于清洁眼睛并能缓解眼部疲劳。

  7、游泳是女性朋友最爱的运动之一。游泳池中如果没有氯会滋生细菌,但是氯又会引起结膜炎。所以,游泳的时候不管是否将头埋入水中,都应该带上泳镜。

  8、调整你的电脑显示器,它和你应该保持一臂的距离,显示器的上端和你的视线应该是平行的,随时调整对比度、亮度和屏幕上字体的大小。别小看这些字,它们可是像一个个小灯泡一样照着你的眼睛呢。

  

牙齿

  9、牙齿洁白剂表面上看效果很好,实际上会磨损牙齿的珐琅质,使得牙齿象牙质暴露出来。而象牙质的颜色比较深,反而让你的牙齿看上去布满了齿渍。

  10、不是越使劲越能把牙齿刷干净,相反,会磨损牙质,引起牙周疾病。最好改用软毛、牙刷头小的牙刷,减少对牙龈的冲击。

  11、每次刷牙的时候,别忘了轻柔地刷刷舌头。

  12、或许你觉得买大块头的“家庭装”牙膏更方便合算,但是,如果你或者家人的牙刷压在牙膏的开口上,而偏偏这时有口腔疾病,细菌就会留在牙膏开口处,在家庭成员中继续传播。所以,还是使用小袋牙膏,以便能经常更换新的牙膏。

  

心肺功能

  13、走路是最简单、最省钱的心肺功能训练,每次持续大步走20到30分钟,一周至少2次。

  14、进行有氧训练增强肺活量,还可以这样做:当你吃西红柿或者苹果的时候,大嚼特嚼吧!这两种好吃的菜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对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且,想不到吧,咀嚼也能锻炼肺活量呢。

  15、你一定听说过夫妻结婚时间长了,相貌就开始相像起来。现在,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结婚时间越久的夫妻,血压值也越来越相像。可能是和吃同样的食物,一起承受某些情绪等因素有关。因此,如果你做检查的时候发现血压有问题,也一定让你的配偶去做检查。

  

免疫系统

.hzh{display:none;}

  16、腋窝是血管、淋巴、神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平时要有意识地多多自我按摩腋窝区域,促进血液循环,使各器官充分得到养分和氧气的交换,不仅使大脑、心脏以及肺都受益匪浅,对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也很有帮助。

  17、都知道贫血时要补铁,但是,是否贫血应该在去医院做血液检查后才能确定,仅仅凭一些贫血症状就自行服用铁质补充品是危险的。过量的铁对免疫系统的损害很大,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18、不要动辄就服用“强力”抗生素,免疫系统功能会在不断的锻炼中不断地增强,尽量使用效力比较弱的抗生素,以免将正常的细胞杀死。

  

消化排泄系统

  19、当你紧张或者压力大的时候,你能意识到的是自己嘴发干,心跳加速,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每当这个时候你的肠子也会停止蠕动。所以,看在能方便地“方便”上,也不能让自己屈服于压力呀。

  20、尽管很多地方的卫生条件不尽如人意,但是你可以通过消毒湿巾来解决,千万千万不要憋尿。

  21、大笑吧!因为大笑的时候肚皮会震动,这对肠子有很好的按摩作用,能帮助消化,让你远离便秘之苦。

  22、不要为了减肥而过度节食,以免造成营养供应严重不足,导致内分泌失调。激素分泌不正常会增加骨质流失,对骨骼造成严重的伤害。

  

双脚

  23、当你站立的时候,把重量放在一条腿上,胯骨向一侧突出的姿态最伤害你的脊背了。应该让身体的重量平均分散在双腿上。

  24、下次看电视的时候不许坐着啦!只需要10分钟,就能把全身上下伸展运动做完。而且,我们大多数人最需要伸展的是下半身,包括背部下方、臀部和腿部。

  25、有些时候“100%棉”并不等于100%健康,比如,纯棉质地的袜子。虽然吸汗能力强,却也容易在吸汗后让双脚冰冷,妨碍血液循环。所以,选择合成纤维与棉花混合的袜子对双脚的健康更有利。

  26、保持双脚的柔软。如果你的双脚很柔软,说明你的神经末梢循环良好。经常按摩双脚,特别是脚趾与脚背、脚趾与脚心连接处。

“春捂”保护好这几个部位,疾病绕道走

前几日襄阳最高温度达到27℃,很多人都穿上了薄外套。今天的气温就大幅度的下降了。

初春时节,气候不稳定。如果此时过早的脱去厚重的衣服,身体很容易着凉,受到流感侵袭。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只有掌握春季养生法,才能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从中医讲,冬天是主收藏的,身体的阳气会进入冬眠状态。

到了春天,阳气开始生发。但初春时节,身体的阳气上涨得还不旺盛,身体的防护功能还没有表现出来。

此时,如果过早地减去衣服,很有可能会引发疾病。

最常见的疾病是上呼吸道的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又是万病之源。它可以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复发。

另外春季受寒还有可能引发关节病、胃肠道疾病、女性痛经等疾病。

春捂,你要这样做

01“捂”对时间

一般情况下,当白昼气温超过15摄氏度且比较稳定时,穿得稍单薄些不会引发感冒等疾病。

02“捂”对温度

是否“春捂”,必须根据天气而定。一般来说,春季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时,可适当“捂”一会儿。

中午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时可适当减衣;出现“倒春寒”时,要恪守“春捂”之道;“暖春”到来,即连续几天日最高气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时,就不能“捂”了。

如果两种极端天气交错出现,穿衣、脱衣就该勤一点。

03“捂”要有度

“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春季,蓄积于体内的阳气外发,若内藏阳气过多,就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出血,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

捂好这4个健康开关

01捂好手腕

早春节气,除非是在气温特别高的情况下,否则不要将手腕长时间晾在外面。这一看似不起眼的行为,长时间不注意,很可能就是生病的“源头”。

腕关节周围有很多穴位。如神门穴有助于强健脏腑,让体内元气循环通畅,所以一定不能忽视对它的保护。

02捂好腰部

肾脏分布在我们腰部周围,腰腹部如果遭受风寒,肾脏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肾脏中的阳气运化失常,自身下肢就可能出现一些不适,比如腰膝酸软等等。

平时晚上睡前也可以将双手搓热后,将双手分别放在腰的两侧,这里有我们的肾俞穴,有助于激发肾气,促进腰部血液循环。艾灸效果更好。

03捂好小腿

小腿其实也是保护好体内阳气的重要开关。

有句老话说,寒从脚起,如果你平时喜欢穿破洞裤,腿部的一部分露在外面,寒气就可能从腿部侵入人体,也不利于储存阳气,也就给了各种疾病趁虚而入的机会。

所以早春时期也要注意捂好小腿,除了借助衣服外,晚上睡前还可以多泡脚,既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放松身心,还可以刺激到脚底的涌泉穴,对身体大有好处。

04捂好肚子

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还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脾胃好,则远离疾病,脾胃不好,各种疾病也可能随之而来。

胃部喜温怕冷,如果不注重保护好肚子,胃部很可能因此而受寒,加重体内的湿寒之气。

所以早春养生,捂好肚子也是很重要的,平时也可以多艾灸中脘穴,有助于促进肠胃消化,也可以温暖脾胃。

本文Hash:17770576c1de5a9e42ab11c4f91b51409e42ffe4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