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板什么材质的好 如何选择正确的刮痧板

刮痧板什么材质的好 如何选择正确的刮痧板 刮痧板怎么选择

  常用的3种刮痧板

  牛角类

  ①特点与功效:牛角类刮痧板临床上尤以使用水牛角为多。水牛角味辛、咸、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消肿;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且质地坚韧、光滑耐用、原料丰富、加工简便。

  ②注意事项:忌热水长时间浸泡、火烤或电烤;刮痧后需立即把刮板擦干,涂上橄榄油,并存放于刮板套内。

  玉石类

  ①特点与功效:玉石具有润肤生肌、清热解毒、镇静安神、辟邪散浊等作用。其质地温润光滑,便于持握,因其触感舒适,适宜面部刮痧。

  ②注意事项:用完后要注意清洁;避免碰撞;避免与化学试剂接触。

  砭石类

  ①特点与功效:砭石采用的材质是泗滨浮石,这种石材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红外辐射频带极宽,可以疏通经络、清热排毒、软坚散结,并能使人体局部皮肤增温,用于刮痧的贬石刮痧板边厚小于3mm。

  ②注意事项:因砭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购买时需认真辨别真伪,购买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不含有害物质的砭石。》》精彩阅读:选择不同的刮痧板有不同的好处

  怎么选择适合的刮痧板

  选刮痧板主要是看材质,因为刮痧板的材质影响着出痧的颜色跟形状,我们刮痧常常是因为身体哪里不适了,不同材质的刮痧板,对于这些不适的治疗和调理结果也不同。

  刮痧板的材质有很多种,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像铁板、勺子,瓷器,玉石,水牛角,黄牛角等等都是非常常见的,这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很多人在进行刮痧的时候往往是看到什么方便就拿什么。

  刮痧板一般选择本色玄黄的砭石与天然水牛角做原料,通过刺激人体的相关经络、穴位,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行气止痛、清热解毒、健脾和胃、调和阴阳,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增强皮肤渗透性,改善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功能的功效。

  出现得最早的刮痧工具则是铜钱,一般都是在上面沾水便刮起来。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对刮痧板的质量要求也自然越来越高,其中最常见的公认的质量不错的是砭石和水牛角,水牛角在中药上本就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其他如玉石什么的应该会更好,但一来价格比较昂贵、二来易碎。

  刮痧板选择什么的好?其实这并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说法,如果你是准备在家中自己进行刮痧,那么选择牛角类的刮痧板会比较实惠,专业的刮痧师傅则可以多备一些玉石类的刮痧板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精彩阅读:刮痧中如何正确使用刮痧板

刮痧板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刮痧板使用方法是什么 如何刮痧 刮痧板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刮痧与拔罐等是比较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但是多数人对于刮痧板的使用不是很了解,下面为大家介绍刮痧板的选择及使用方法,供大家了解。

  刮痧板的使用方法

  角度

  是指刮痧板与皮肤形成的角度。当刮痧板垂直于皮肤时,对皮肤刺激最强烈,最容易刮出痧,也比较容易产生疼痛感觉:当刮痧板与皮肤的角度小于90°进行刮拭时,就不像垂直于皮肤刮痧那样容易出痧,更不像垂直刮痧那样疼痛。一般情况下,保持60°的角度即可。

  速度

  是指刮拭皮肤的快慢。刮拭的速度越快,刮痧板切入皮肤的深度就越浅,出痧就慢;相反,刮拭速度越慢,敏感度较高,出痧就快。在使用刮痧板时,手法操作的关键在于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

  方向

  是指作用于刮痧板的力量方向。力量来自刮痧板的后方,用推力刮痧时,对皮肤刺激强,比较容易出痧;力量来自刮痧板的前方,用拉力刮痧时,不容易出痧,但是病人感觉会比较舒适一些。

  力度

  是指使用刮痧板的力量。所用力量越大,越容易出痧,病人的敏感度也就越高;所用,力量越轻,刮痧板切入皮肤就越浅,越不容易出痧,病人敏感度也就越低。力度大可能会造成局部皮肤破溃,而力度轻了则达不到治疗效果。所以,力度的要求为“重而不板,轻而不浮”。

  刮痧的具体操作方法

  1、用边缘光滑的汤匙(或调羹、铜币等)蘸上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或清水均可),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单向重复地刮。

  2、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

  3、应用较小的刮匙,可在穴位处刮痧。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腧穴。在穴位处刮痧,除了具有刮痧本身的治疗效果外,还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4、刮痧顺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体中间刮向两侧,或每次都由内向外,不得来回刮动。每次每处大约需刮20下左右,皮肤出现深红色斑条即止。

  5、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刮痧。

  6、每一部位可刮2~4条或4~8条“血痕”。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条或弧形。

不同部位如何正确的刮痧

正确的刮痧方法是什么 如何正确的刮痧 不同部位如何刮痧

  我们都知道刮痧是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但是多数人对于身体不同位置的刮痧方法不是很了解,下面为大家介绍不同部位如何正确的刮痧,供大家了解。

  背部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后项部

  人体后项部有六条阳经通过,经常刮拭后项部,可以滋阴潜阳,补益人体之正气,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面部

  面部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于美观影响,因此手法需轻柔,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眼睛、口腔、耳、鼻病的治疗须经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数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为准则。

  头部

  头部有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痧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头皮有发热感为宜。

  太阳穴:太阳穴用刮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

  头部两侧:刮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刮至后发际处。

  头顶部: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后头部: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风池穴处可用刮板角部刮拭。

  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胸部

  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四肢

  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病人,应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关节骨骼凸起部位应顺势减轻力度。

  腹部

  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刮板的整个边缘或三分之一边缘,自左侧依次向右侧刮。有内脏下垂者,应由下向上刮拭。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