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的六大误区 拔火罐的禁忌

  我们都知道,拔火罐是很有学问的,方法、力度以及穴位等都是很有讲究的。在拨火罐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存在误区。那么拔火罐的误区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拔火罐的误区 拔罐的注意事项 拔火罐的禁忌

  拔火罐的六大误区

  拔火罐后就洗澡

  很多人喜欢在拔完火罐后就洗个澡,认为这样很舒服,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这时候的皮肤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状态,这时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裂、发炎。特别是洗冷水澡,由于此时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所以很容易着凉。(注意:夏天出汗较多,拔罐前最好先洗个澡,把身体擦干,以免影响火罐吸附。)

  建议:正确的洗澡时间是在拔罐后的1~2小时。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

  拔得时间越长越好

  不少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甚至认为,要拔出水疱才能体现出拔火罐的效果,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因为火罐拔得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出现水疱,这样不但伤害到了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建议:正确的拔火罐时间应该是在10~15分钟。如果是身体不太好的老人或小孩,时间要减半。

  同一位置反复拔

  一次不成就拔两次,同一个位置反复拔,认为这样才能拔出效果。其实这样做,会对皮肤造成损坏,比如红肿、破损……那就得不偿失了。

  建议:拔火罐的时候,可以在多个位置拔,以增加治疗效果。

  拔胸口、肚子

  很多人认为:我哪里不舒服就拔哪里。肚子疼或者胸前不舒服,我就拔肚子、拔胸口。其实这样也是错误的。一般拔火罐最好不要拔胸前和肚子,因为这样拔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建议:我们通常拔火罐的位置主要是腰部、背部,肩膀。

  老新产品差别不大

  拔火罐又称“拔罐疗法”、“拔管子”或“吸筒”。传统火罐和现代拔罐器之间的功能并无太大差别,尤其是材料的差别,对于火罐的疗效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是针对寒症如风湿、老寒腿等,则使用传统的需要点火的火罐效果更好些。

  一定要弄清痛因再下手

  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弄清疼痛的原因,如果是一些慢性病所带来的疼痛如腰脊劳损,或是扭伤,在患者明确病因并有医嘱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使用的,这样也有利于治疗。但疼痛的原因有时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不提倡人们在不清楚病因时就使用拔罐来自我诊疗,因为不对症的拔罐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却会贻误病情,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另外皮肤有破损,或患有易出血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紫癜等)的人也不适合使用拔罐疗法。

  拔火罐的好处

  平衡阴阳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能治疗寒性的疾病。

  调和脏腑

  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疏通经络

  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而穴位及经筋皮部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所以,拔罐能够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的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得,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协助诊断

  通过观察所有拔罐后体表的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祛除病邪

  拔罐疗法因为以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不公能够开腠理、散风寒,而且还能调整脏腑经络的作用,鼓舞人体的正气,也有助于体内致邪气的排出。

  双向调节

  在临床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拔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拔火罐的禁忌

  1、饱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

  2、拔火罐前要先排净大小便。

  3、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火罐。

  4、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等。

  5、女性的月经期及其它出血症部位,不可拔罐。

  6、拔火罐后不要马上洗澡,尤其是冷水澡。

  7、高热、抽搐、痉挛等。

  8、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

  9、肌肉瘦削或骨胳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应用。

  10、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拔火罐人人都可以?拔火罐的 5 大误区你知多少?

拔火罐是民间常用的养生保健法,它主要起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作用,对于肌肉劳损、腰背肩臂腿痛、软组织闪挫扭伤、感冒鼻塞、哮喘、头痛腹痛以及部分内伤等有较好疗效。

不过,火罐不是包治百病的神物。考考你,这些谎言能识破吗?

拔火罐能减肥?

对现在很多美容院宣称的拔罐美容法,专家持保留意见。拔火罐只可以起疏通经络的作用,对肌肉松弛有收紧效果,但功能还没强大到可以消耗脂肪的地步。

要想消耗脂肪,最主要的办法还是“管住嘴,迈开腿”,通过运动和饮食达到减肥目的。

颜色越深疾病越重?

“拔火罐后,皮肤上留下的颜色深的说明风重、湿重、淤重”,很多老百姓都有这样的看法。其实,颜色深浅与拔罐停留的时间长短、负压的力度深浅有关系,不一定说明有风、有湿、有淤。

以拔罐后的颜色来判断是寒气重还是湿气多,是内热还是虚热,更是没有根据。

留罐时间越长越好?

拔火罐后留罐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一般一次10~15分钟为宜,强壮的人时间可稍长一些,老人、小孩及身体较虚的人时间要短些。

拔火罐次数也不宜过多,同一个部位也不能经常拔。火罐拔得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被拔罐的皮肤出现水疱,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拔出水疱”是好事?

“拔出水疱是将湿气给拔出来了”是个经典误区,这实际上是皮肤被烫伤了。

皮肤被烫后出现水疱,在医学上可以判定为“二度烧伤”。所以,拔火罐时别一味追求热效应,对拔罐出现的水疱

不能视为常态。如果皮肤感觉过热、疼痛,就应该自行中止拔罐,拿冰水进行冷敷,适当地涂抹烧伤药物。

人人都能拔火罐?

有些人不适合拔火罐。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红斑狼疮患者、严重皮肤病的患者。否则,容易引起出血不止,或皮肤表面出现溃疡、水疱、水肿等现象。

还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有肺部基础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不适合拔火罐。肺部有炎症时,经常会伴随肺泡的损伤或肺部有体液潴留。如果用拔火罐进行治疗,会使胸腔内压力发生急剧变化,导致肺表面的肺大泡破裂,从而发生自发性气胸。

拔火罐并非包治百病,如果拔完几次后没有明显效果,要去看医生,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不适,千万不可大意疏忽,以免耽误病情。

拔火罐的副作用有哪些 拔火罐的误区

拔火罐的副作用有哪些 拔火罐的误区有哪些 拔火罐的缺点

  拔火罐的副作用有哪些

  拔罐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外调方法,但是长期大面积使用会容易耗损人的正气,容易出现怕冷、神疲乏力,倦怠这些阳虚、气虚的症状。如果是单纯的保健一个月不能超过三次,如果是治疗性的,请听医生的安排,一般是三天一次最好。拔罐具有依赖性而且经常拔罐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

  此外,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所以拔火罐之后是不建议马上洗澡的。因为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拔火罐的误区有哪些

  误认拔罐时间越长越爽

  拔罐时间,如果力度大,5—10分钟即可;力度小,15—20分钟即可。拔完之后,觉得特别舒服,可适当长一些,但以不起疱为好。

  频率上,以一周一次为宜。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年龄比较大的,拔罐时间不能太长,力度不能太大。

  误认颜色越深越好、水泡越大越好

  拔火罐通过物理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拔火罐后会留有罐印。一般情况下,罐印会在7天左右消散。

  拔火罐后的颜色主要取决于体内湿气、拔火罐的时间长短、医生的手法等因素,拔火罐后的颜色有紫黑色、红色、暗红等,分别提示可能有相应的疾病,但只能作为参考,还要结合个人的症状表现来判断。通常拔火罐后颜色偏深,预示着体内寒气、湿气较重,平素贪凉、可能是湿热体质等。

  逼寒气自行拔罐

  有些人在家自行操作拔罐,结果致起疱感染、灼伤皮肤等发生。

  医师说,拔等操作方法虽然简单、安全且有效,但自行操作在适应度掌握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拔罐,最好听从医生建议再做决定。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