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爱抖腿的人心里都有台缝纫机,这可能是种病!

导读: 抖腿可能是种病 抖抖更健康?还不如起来走走 抖腿,越抖越紧张

生活中总能看到爱抖腿的人,即使他们知道有时候会影响别人,依然会不自觉地抖。看到这条推送的你是不是也正在抖腿ing。

抖腿可能是种病

医学上有一种疾病叫做“不宁腿综合征”,它的症状主要就是不可抑制地抖腿,和我们日常的抖腿行为比较相像。不宁腿综合征是一种神经性疾病,主要与多巴胺代谢异常和铁缺乏等原因有关,并且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分辨抖腿属于“疾病性的”还是“非疾病性的”,主要是看以下几点:不宁腿综合征的患者无法自己控制抖腿行为,抖腿同时伴有强烈的疼痛、灼烧等不适感,还常有腿部痉挛现象,而且这种状况常在夜间发生。

如果你的抖腿症状符合上述几项,还是麻溜地去医院看病吧。

抖抖更健康?还不如起来走走

有一种说法认为,抖腿可以增加腿部的静脉血液回流,防止过久坐姿静置形成的血液斑块,是有益健康的。这也是人类坐下来后,身体为避免久坐造成的静脉回流不畅,做出的应激性对抗措施。

久坐确实会导致腿麻,主要原因在于下肢长久地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影响到血液循环的顺畅,也可能会压迫到坐骨神经,二者均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抖腿可以让下肢肌肉略微动一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腿麻的现象。

不过,避免久坐带来的危害,最好的方法应该是站起来活动一下,这可比抖腿来得健康、有效的多。

抖腿,越抖越紧张


当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下时,人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此时就会做出某种反应,并且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出来。

抖脚是其中的一种方式。通过两腿不断左右摇晃、上下抖动,就能在不断改变坐姿、放松肢体,从而舒缓紧张的心情。

在这个层面上,抖腿类似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动作,例如转笔、打响指等等。这些习惯有个共同特征: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赖。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戒除。与其说抖腿可以缓解焦虑,不如说如果不抖就会加倍焦虑。如果变成了戒不掉的坏习惯,反而加重心理负担。

抖腿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疾病,也没有特别大的不良影响。但它会形成心理依赖,而且在社会文化中,抖腿总是一种不太雅观的行为,所以,这个小习惯咱们能戒就戒了呗。

眼睛最爱得的一种病 据说每个人都中过招

最近这几天,小编总觉得有东西进了左眼睛里,有点痛又有点小痒,一照镜子,发现左眼下眼皮居然有点红肿,还长出了一个小疙瘩,难不成是我看了不该看的东西长针眼了?其实,针眼有个专业的医学名称:麦粒肿。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这种经历,麦粒肿总是时不时的造访。为什么会这样呢?一起来看看,先说说什么是麦粒肿

麦粒肿是一种普通的眼病,又称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也可以说,是眼睛长痘痘了,跟常言说的“看了不该看的东西”, 没!有!半!毛!钱!关!系!

通常麦粒肿还这样分:

外麦粒肿

是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炎症。表现在表面,即眼睑局部性红肿,有小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

内麦粒肿

是眼睑里面睑板腺的急性炎症,其症状与外麦粒肿一样。但因炎症在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疼痛较剧烈,炎症持续时间也长,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患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全身畏寒、发热等。

通常,长麦粒肿的部位会出现伴有疼痛感的红肿,一般在三天左右会化脓软化。一周左右脓液流出,红肿消失。当然也有例外,一周还没好,那就要去看医生了。

为什么眼部麦粒肿这么高发?

可以说有多方面的原因:

细菌感染

1、平时不注意卫生

用没有清洁干净的手、毛巾等擦眼,或经常揉搓眼睛,那么附在手或毛巾上的细菌就会被带入眼内,引起眼睛的感染。

2、身体抵抗力差

一般来说,人身体健康的话,眼睑有极强的防御能力来抵御外界细菌的侵袭,但是如果身体抵抗力减弱了,比如过度疲劳、营养不良、长期睡眠不足等,也会让病菌乘虚而入,引起眼部感染。

3、长时间戴隐形眼镜

由于隐形眼镜是直接覆盖在角膜上的,特别容易携带细菌,比如镜片没有得到有效的清洁,再加上每天佩戴10小时,细菌跑到眼睛里也就不足为奇了,麦粒肿的复发也就理所当然。

用眼不规范

1、用眼过度

长时间玩游戏或者工作,眼睛没有得到片刻的休息,眼睛一旦过度疲劳,就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病原体入侵,导致发炎,引发麦粒肿。

2、屈光不正

比如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或光线不好,造成眼与书的距离太近,或看书时间过长,或走路、坐车看书等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同理,也就易引发麦粒肿。

此外,患有沙眼、慢性结膜炎的人也较常发病。

3、饮食不当

一些油腻煎炸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会成为眼部“麦粒肿”和“急性泪囊炎”的诱因。

比如平时过多的吃油炸辛辣的食物、铁板烧、火锅、巧克力之类的食物,导致消化不良、胃炎过旺等而引起。(难怪小薇稍微吃点上火的美食,麦粒肿就来了,还让不让人吃了!)

一般来说,麦粒肿为常见病,好好护理对视力是没有影响的。但如果是经常复发,那就有可能影响到眼睑外观和功能了。那得了麦粒肿要如何护理呢?

要想早日康复,可以这样做

1、敷一敷

当然敷也是有讲究的,有条件的可以用野菊花、蒲公英或钩藤来煮水,没有的话就直接热水,然后用干净的热毛巾或用白纱布浸湿敷在眼皮上,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

值得注意的是:

当发现眼睛红肿后,需要先去医院看看,确定是麦粒肿了才能敷,要不然一些症状相似的眼部炎症会因热敷而加重。

2、涂眼药膏或滴眼药水

可以用氯毒素眼药水滴入眼中消炎,再用红霉素眼膏或金霉素眼膏擦在肿胀的位置。同时还可以口服一些消炎药来清热解毒、去火气。一般一个星期就会痊愈。

值得注意的是:

以上药物一定要遵循药品说明书的用量用法或者医生的医嘱来使用。

3、正确排脓

当脓肿成熟时,小脓肿自行破溃后,用消毒纱布拭去脓液,脓出后再涂上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

如果脓肿很大未能排净脓液者,就需到医院切开排脓。通常排脓完,1~2天后伤口即可愈合。

值得注意的是:

千万不要用手挤。有些人觉得长了麦粒肿既难受又影响美观,所以在脓肿尚未形成时,觉得自行挤掉算了,其实这是万万不可取的。万一脓液感染扩散,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眼眶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那就真是摊上大事了。

4、生活起居方面

饮食上,一定要忌辛辣食物,如大蒜、花椒、辣椒等,油腻厚味的菜肴和甜食也要少吃,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

卫生上,要注意用眼卫生,不用不干净的手、纸巾、手帕、毛巾等擦眼,不反复揉搓眼睛,以免眼睛再次被细菌感染;

作息上,作息时间要规律,要多休息,不熬夜,不使眼睛过度疲劳。控制用眼时间,连续用眼1小时左右,就要休息15分钟。

总而言之,要想不反复得麦粒肿,平时也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过度用眼,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等。

通常来说,麦粒肿是不需要特别治疗,就可自行痊愈的。但如果一周后脓液还未流出,红肿症状依然存在,那就有必要去医院进行手术清除了。

2亿人女性都有这个病!痛经的根源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深受痛经折磨的女性绝对不是少数,引起痛经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通俗来说,就是子宫的内膜“不听话乱跑”到子宫以外的地方。大多数出现在盆腔内生殖器及邻近的器官的腹腔面,如卵巢、子宫直肠陷凹、韧带、直肠、膀胱等,但也有少数出现在腹壁、鼻腔、口腔、肺、肾、输尿管等远离子宫的部位。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除了有跟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的周期性疼痛外,还要注意痛经是否进行性加重、是否有性交痛、牵拉痛、大便疼痛及月经期直肠出血,这些症状均由子宫内膜“跑”的不同位置,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子宫内膜全身跑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在子宫腔内。可如果发现子宫内膜跑到其他地方生长发育,这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了。

子宫内膜最常溜达的地方,就是卵巢和盆腔腹膜处。这些长错位置的子宫内膜同子宫里的内膜一样,在月经期间也会出血,脱落,但由于排不出来,血蓄积在局部,日积月累,就形成含血的囊肿。长在卵巢上的异位症经常形成这种囊肿,因为囊肿里的出血日子久了变得像巧克力糊一样,所以,有人美其名曰“巧克力囊肿”。实际上,和食用的巧克力完全两码事。子宫内膜还可在子宫本身的肌肉里生长,称为子宫肌腺病。

如果只是子宫附近,也不足为奇。

奇怪的是,子宫内膜能跑到更远的地方。它可能会牵涉转移到肠道,压迫输尿管造成肾功能丧失,甚至会跑到肺里面,导致患者咳血,还可能转到大脑、肚脐等地。

虽然是良性病,但却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一些行为,对妇女健康的危害很大。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