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款足浴可祛病养生 生姜祛寒桂皮消肿

导读: 1、生姜祛寒 2、艾草温肺 3、桂皮消肿 4、红花防冻疮

  自古以来都有“若想人不老,天天来泡脚”的说法,中医更是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

  

1、生姜祛寒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生姜中的药用成分有许多是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半块姜的用量是对于一般家庭用来泡脚的盆装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脚用的水量较多,或是怕冷的症状比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一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艾草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

  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

  用艾草泡脚期间应当注意,同时多喝温开水,少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虚热、实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慢性支气管炎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发烧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艾草泡脚。而且用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因为用艾草泡脚能引火下行,有时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不足,容易引起头晕、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3、桂皮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肾源性水肿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如果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腿)开始出现水肿症状,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则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问题而导致的心源性水肿。这种水肿可以选用前面提到的生姜煮水来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辅助减轻水肿的目的。

  

4、红花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每到冬天,有人的手脚经常会发生皴裂和破皮,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又需要很长时间恢复。选择用红花来泡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4款足浴方祛病养生

  俗话说:“若想人不老,天天来泡脚”。中医更是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4中足浴的方法,养生祛病,一起来看看吧!

  1、生姜祛寒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生姜中的药用成分有许多是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半块姜的用量是对于一般家庭用来泡脚的盆装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脚用的水量较多,或是怕冷的症状比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一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艾草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

  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

  用艾草泡脚期间应当注意,同时多喝温开水,少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虚热、实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慢性支气管炎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发烧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艾草泡脚。而且用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因为用艾草泡脚能引火下行,有时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不足,容易引起头晕、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3、桂皮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肾源性水肿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如果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腿)开始出现水肿症状,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则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问题而导致的心源性水肿。这种水肿可以选用前面提到的生姜煮水来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辅助减轻水肿的目的。

  4、红花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每到冬天,有人的手脚经常会发生皴裂和破皮,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又需要很长时间恢复。选择用红花来泡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精选夏季四款养生汤 健脾祛水肿治病防病

  夏季养生吃什么好?进入夏季,天气酷热,这个时候最适宜吃些粥、喝些汤,因为喝汤是祛湿气最快的方法之一,那你知道夏季养生汤都有哪些吗?不知道的今天与小编一起来看看这四款夏季养生食谱,不仅美味还可治病防病,养胃清热,一起来看看。

  绿笋老鸭汤

  材料:老鸭400克、绿笋一个、鸭血一块、姜适量。

  做法:

  1.将老鸭用开水焯过再洗净血污备用。

  2.绿笋剥壳后切片,鸭血切块。

  3.在高压内加些许姜丝、水,加入淖过水的老鸭肉,煮15分钟。

  4.在老鸭汤里加入绿笋片和鸭血块,烧开后再煮三四分钟,起锅即食。

  

食材功效:

  1.鸭肉性味甘咸而平和,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之功效,常食能治疗咳嗽、水肿、小儿惊痫、头生疮肿等症。

  2.鸭血具有补血、清热解毒之力。

  3.绿笋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益气、化热消痰爽胃,其笋性清凉,还有防癌、抗癌作用。

  薏米冬瓜排骨汤

  材料:薏米30克、排骨400克、冬瓜400克。

  调料:盐、姜2片。

  做法:

  1.冬瓜去皮洗净切块,薏米、排骨洗净,备用。

  2.瓦煲内盛适量的水,将洗净的排骨放入。

  3.大火烧开,撇去浮沫,改为小火炖。

  4.放入薏米,料酒、姜片,用小火慢炖。

  5.约炖1小时左右,用筷子戳一下排骨肉,有点熟,加入冬瓜。

  6.继续煮至用筷子戳穿排骨肉即可。在起锅前5分钟加入盐。

  西式芦笋浓汤

  材料:芦笋、土豆、淡奶油、黄油、高汤、盐、胡椒粉

  做法:

  1、准备芦笋和土豆,芦笋切两段,土豆去皮切小块

  2、将芦笋放沸水里焯烫一下断生

  3、捞出放在冰块水里保持颜色鲜嫩

  4、锅里放小块黄油加热,加入土豆块翻炒几下

  5、倒入一碗高汤

  6、加入小半碗淡奶油,煮至土豆软烂

  7、用盐、黑胡粉调味,加入切小的芦笋,剩几根芦笋尖等下做装饰

  8、用手持搅拌器在锅里直接打成浓汤

  9、浓汤装盘,上面放几根芦笋尖做装饰即成

  苋菜豆腐汤

  材料:苋菜500克,内酯豆腐1盒,鲜香菇3朵。

  调料:葱姜适量,盐适量,水淀粉适量,鸡精生抽。

  做法:

  1·苋菜去老根摘洗干净。锅中水烧开加少许盐把苋菜焯烫过凉沥干水分。

  2·然后把苋菜切碎备用。香菇切丁开水焯烫备用。

  3·炒锅倒油爆香葱花。放入香菇翻炒片刻关火。

  4·然后把香菇倒入砂锅加入适量的清水。煮上3分钟后加入苋菜。

  5·加入盐提味。然后加入水淀粉搅拌浓稠。

  6·再放入豆腐。煮开加少许鸡精,淋入香油。

  7·搅拌均匀关火。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