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健身方法有哪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健身的队伍,因为健身不仅可以塑造完美体型,而且还能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但是健身是要讲究方法,科学健身方法很重要,有的人在进行了健身运动之后,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身体产生了危害。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那么健身的正确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

  1.必要的热身

  要知道,这可不是梳一下辫子、喝杯水的时间,这是在开始运动前的必要过程。当肌肉越松弛时,它们也更容易被驾驭和扩展,做这些运动将使你减少受伤机会,因此,花上5分钟的时间,让你的身体完全地活动开,有稍稍出汗的感觉是最好的。你需要明白这一步是你健身锻炼的良好开端。

  2.极为必要的伸展运动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做来十分容易,但是,在健身练习之后的伸展运动并不是这样简单。当你锻炼一处肌肉的时候,它会变得紧绷而缩短,伸展运动就是帮助你放松肌肉,从而防止第二天的肌肉酸痛。需要注意的是:做这个动作的最好时间是在你完成热身运动之后,同时,持续每个动作20-30秒,这将有助于肌肉松弛,使你获得一个更有意义的伸展运动。

  3.不要超负荷的举重

  当你看到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已经逾30根时,不禁惊异岁月的飞逝,但这并不是让你冲进健身房,抓起第一眼看到的哑铃的理由。你需要慢慢地开始,并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健身教练会告诫你:慢慢来是锻炼的关键。因为你可能想象不到运动之后的24-48小时之内,将会感到怎样的痛苦,因此开始的时候需要慎重一点。另外,如果你盲目地试图举起超过身体负荷的重量,就有可能导致肌肉拉伤、扭伤,甚至伤及背部。这么看来选择3-6磅的重量会比较适合,通常重复动作15-20次,如果你希望更快地获得坚实的肌肉,也可以选择稍重些的重量但只要重复8-12次就可以了。记住不要急于求成,有节制地完成你的练习,才会达到好的效果。

  4.不要过激运动

  既然健身的目的是为以后一直坚持下去,那么你就不要期望一下就拿到“金牌”因此,当你发觉自己的心跳如此之快,以至不能一口气说完一句话时,就意味着你的运动过激了,许多教练认为这就是大多数人半途而废的首要原因。因为一旦他们感到运动带给他们的不适时,他们就很难再坚持下去了。另外,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体质不佳,你可以选择一些较轻松的锻炼动作去完成。不想到健身房去的人,可以选择适宜的有氧操录像带,学习如何入门和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也是不错的方法。不管怎样,只要你不过分给自己压力,并持之以恒,你就会从中受益。

  5.逐步增加运动强度

  虽然这是一个好主意,然而高强度的运动并不适用于健身训练之初,对于那些已持续练习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人来讲,这是值得注意的。可能会出现以下的情况:在达到某种程度后你通常进入一个停滞的状态,而大部分人可能会认为“我并没看到身体的任何变化”——于是他们会加快步伐,给自己制造更大的挑战:加大运动量,以期达到使身体有所改变的效果。然而,此时你的迫切心情却让你步入了误区。你最好逐步地提高运动的持续时间和程度。你可以从20分钟延长到30分钟,把你用的5磅重量的哑铃改换为8磅的。只是你不必一次性地同时做到,时间和强度取其中之一就好了。过一段时间之后,你最终会惊喜地发现:你的肌肉又开始充满了新的活力。

  6.动作频率不要太急

  当你正挤出时间完成你的锻炼计划时,你可能会冒险地加快动作频率,并且不顾身体的反应而坚持练习。尤其像举重之类的锻炼,如果你做得太快,剧烈的动作会使你的肌肉超出负荷,从而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这里有一个简单的规则:2秒举起,4秒放下,是你总该保持的有节奏的动作起落,要知道,你做得越慢,收到的效果会越好。

  7.动作要规范

  不规范的动作会给关节、肌肉、韧带带来意外的损伤。比如,练杠铃深蹲时,若含胸弓腰,不但影响训练质量,且会造成腰椎损伤。因此,动作规范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

  8.状态不佳时降低运动量或停止锻炼

  人体的运动机能有高峰期和低谷期,身体状态不佳时就要降低运动量,或休息一两天,以作调整。千万不要勉强去做,受伤往往是在状态不佳或精力不济时造成的。

  9.情绪低落时更换健身方式或场所

  情绪低落时更换健身方式或健身场所对情绪的调节能起积极作用。忌讳“身随而心违”和心带杂念的训练。

  10.大负重时请伙伴或教练保护帮助

  大负重或完成难度大的动作时,要请健身伙伴或教练保护帮助,做到有备无患。

  11.注意力集中,加强自我保护

  注意力集中既可提高训练质量,又能防止意外受伤。锻炼过程中身体出现不适征兆(如疼痛)时,应适当降低运动量,或停止锻炼,加强自我保护。

  12.保证休息

  健身锻炼后身体透支,肌肉细胞大量损伤,需要充分的休息,以促进肌体恢复和肌肉生长。休息包括充足的睡眠和其他有利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休息不好不但影响肌体的恢复,而且易造成训练过度和运动损伤。

  13.合理的饮食

  它是促进身体快速恢复,消除肌肉酸痛的重要因素之一。食物的搭配要均衡多样,切忌偏食。夏天出汗多时应适量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要注意保持食物的酸碱平衡,蛋白质过高会使酸性物质增多,降低碱储备,不利于肌体恢复。

  14.水分的必要补充

  切记,当你正在进行运动时,身体会因流汗而迅速丧失水分,而这些液体必须及时补充,否则的话,随时间的推移,你的身体就会出现脱水的现象,也会感到口渴难挨。所以,在运动的从始至终过程中都不要忘记给身体补充水分。一般来讲,人体每天需要8杯的水分,而当开始做运动时,则需要得更多。此外,充足的水分有助于减少饥饿感,可缩减你的摄食欲望。

  15.检查运动器械,配戴不同护具

  检查器械是否安全是防止运动意外损伤的重要措施,切不可大意。再就是要注意运动着装,适时配戴护腰、护腕、手套等护具。此外,根据自身的身体状态、年龄、性别选择安全有效的项目也很重要。

  16.不要依赖登山器

  有时你会感到身体很疲累,你运动的效果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了,而此时你却仍然希望通过锻炼获得再大一些的收益,于是,你就在登山器上玩命地“奔跑”,直到身体不能负担为止。你需要知道,这种“被动式”的运动——依靠登山器来强迫自己完成任务,只会对你的身体产生危害,而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此时的登山器只是一个帮助你的关节机械地活动的工具,而不是你锻炼的帮手。因此,你该清醒地为自己选择一个合理的运动强度和正确的方法,而不是什么让你的身体处于被动状态的“被动法”,这一点很重要。

  17.运动后的必要“冷却”

  如同健身之前,你的身体需要时间“预热”一样,你的身体在锻炼之后,也需要时间恢复平静,让心率重归正常。你可以缓缓地放慢你的动作,直到心跳还原至每分钟120下或更少。当你感到自己的心跳趋于缓和,呼吸也逐渐平稳时,你就完成了最后的“冷却”工作。

回奶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回奶的正确方法可分为自然回奶、人工回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回奶方法。

1、自然回奶:

如果哺乳期已经有10个月以上,建议首选自然回奶,此时成功率高,对母亲和婴儿都是比较好的选择。母亲此时可以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和喂奶时间,并增加喂奶间隔时间,使乳汁分泌减少。平时母亲还可通过减少蛋白质的摄入,改变哺乳期穿的宽松衣服,换成相对紧身的衣服,从而减少乳汁的分泌。

2、人工回奶:

自然回奶没有成功者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或外敷药物进行人工回奶,比如可以用炒麦芽煮水喝、口服维生素B6等药物,也可以使用芒硝热敷乳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乳汁的分泌。母亲在回奶时如果出现乳房轻微胀痛等不适症状,可以用冰袋冷敷,此时尽量不要抱婴儿,避免触碰或挤压乳房。胀奶时可以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但不要排空,避免出现堵奶的情况。

回奶期间如果出现乳房疼痛、发热等不适,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并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正确服用降压药方法有哪些

1、正确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继续服用或在医生指导下将要进行调整,可以增减药物品种或服药剂量,而不应断然停药。

2、高血压患者一般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现行降压药物治疗是对症处理措施,服药时可以控制血压,停药后血压往往又恢复到服药前的水平。

3、服药时间根据个人情况决定,大多数患者根据血压高的时间段,有些人在凌晨两三点血压开始高,到了早上八到十点开始达到高峰,对这类患者早晨起床即刻服药,可以良好控制上午血压。对于早上和下午或者晚上均有血压高的患者,建议尽量选用长效制剂。

中风急救的正确方法都有哪些

遇到突然中风的患者时,家属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让患者平躺,松解衣物,保持空气的相对流通,不能随意翻动和搬运病人。如果患者是清醒的,能够吞咽,可以口服开窍、催醒的急救药。如果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要马上给予心肺复苏术。其次,家属还要帮助患者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呕吐,口吐白沫,应该令患者的头侧向一边,避免误吸呕吐物导致呼吸困难。在急救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镇静,还要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发生中风后,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如果此时血脉瘀阻,就会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脑血管出血,猝然昏倒。用现代医学讲,患者脑细胞会受到损伤,而且这种损伤是永久性的,并且受损脑细胞控制的身体部位不能发挥功能作用,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也可能发生,这就是为什么中风需要快速治疗的原因。尽快尽早治疗对中风患者很重要,当患者突发中风,一般可以使用广誉远安宫牛黄丸作为急救药物,从中医角度,其成分中选用高品质牛黄,胆红素含量为30%以上,可扫荡扰乱心神的邪热,配伍水牛角,黄芩,栀子等泻火药清三焦之火。麝香中的麝香酮含量为3%以上,芳香走窜能够开窍醒神。配伍冰片,雄黄通经络,祛除痰涎。朱砂,珍珠镇静安神,可以延长脑细胞在缺血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为医生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同时要尽早就医,进行系统化的干预治疗,从而降低中风带来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对于中风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原发病,定期门诊随访,听取医生建议,按时规律服药;还要注意季节和气候变化,这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所以在气候变化时应当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如需用药,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专业用药知识,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者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

本文Hash:8cd8f99df431b0a1f16a529050afd56bdb97d700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