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最作死的伤肾行为!一泡尿就知你的肾好不好!

导读: 什么是慢性肾病? 5大习惯很伤肾,还不快戒掉?! 1、吃盐多 2、长太胖 3、喝水少 4、常憋尿 5、乱吃药 肾脏在呼救,你听到了吗? 体检时,记得验尿 1、验尿 2、查血 3、B超

有这样一种病:每10人中,可能就有1人患上;而在10个病人中,知道自己有病的,却只有1个;并且,很多人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它就是有“沉默杀手”之称的 慢性肾病 !“年纪轻轻,之前好好的,一查出来就已经是尿毒症”,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什么是慢性肾病?

目前,只要出现肾损害或肾功能下降,比如蛋白尿、血尿或尿沉渣异常,以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0毫升/分钟 · 1.73米2)等,只要符合任意一项,且持续超过3个月,即可认定为慢性肾病。

而伤肾的源头,往往来自于人们“明明知道,却天天在犯”的坏习惯。

5大习惯很伤肾,还不快戒掉?!

1、吃盐多

盐吃得多并不能防腐,反而会伤肾。

盐摄入太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致使肾脏受损。

怎样才算多?对于健康成年人,每天摄盐量超过6克,就算多了;而对儿童,超过3克就是多。

控盐上,教大家一个小技巧:等菜准备盛盘时再放盐。

吃的时候不仅够味,实际上又不会摄入太多盐。这个方法适用于一切健康人,更适用于高血压、肝硬化、无浮肿的肾炎和无心功能不全的各类心脏病患者。

2、长太胖

当长胖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美丽,还有好肾……

肥胖,会导致肾小球肥大或硬化,从而引起肾脏损伤。

有数据显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的发病率比过去增加了10倍!

因此,肾脏疾病的高危人群,要注意远离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

怎样才是腹部肥胖?

体重指数(BMI)正常,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或腰臀比男性大于9,女性大于8.5。

3、喝水少


曹雪芹曾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啊,人都是水做的。

有研究表明,喝水少会使身体脱水,损害血管功能,从而导致慢性肾病、心血管病等,危害堪比吸烟。

另一个更常见的危害是,水喝得少会引起尿液钙盐浓度过高,诱发肾结石。

因此,每天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这在炎热的夏天尤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常温环境中,成年女性每天需饮水2.2升,成年男性为2.9升。而老人、儿童、孕妇及哺乳女性对水的需求量都比正常人要高。

4、常憋尿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但你忍尿?肾可不太平。

憋尿最直接的危害,是导致尿路感染;再者,憋尿后细菌容易沿着输尿管上行,引起肾盂肾炎。

经常憋尿,还会慢慢感觉没有尿意,膀胱炎也会找上门来……

5、乱吃药

药乱吃,肾“药丸”。

不少非处方药也有一定的毒性,最常见的是人们感冒后自行服用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各类补肾的中成药等,比较敏感的人可能因此引起肾功能不全或急性肾衰。

肾损伤早期的表现都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而发展成慢性肾病。

所以,如果服药期间发生了小便异常、血压升高、四肢水肿、腰酸乏力等,可能提示急性肾损伤。

肾脏在呼救,你听到了吗?

早期的慢性肾脏病,可能会出现下面的8种症状:

1、容易疲劳、乏力、腰酸、腰痛;

2、莫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3、尿液中泡沫增加,并且不易消失,蛋白尿增加;

4、血尿;

5、夜尿变多;

6、眼睑或下肢反复浮肿;

7、血压升高;

8、莫名贫血、牙龈出血、抽筋、皮肤瘙痒;

然而事实上,肾脏的“忍耐力”极强。当肾脏受损不超过50%时,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不会受到影响,病人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当症状出现时, 往表明肾损害已经比较严重。所以,我们不能等到出现了症状,才来关注肾脏。

体检时,记得验尿

要及早发现慢性肾病,其实并不难。

1、验尿

最简单是查个小便。通过作简单的尿常规检查,即可发现蛋白尿和血尿。

所以,在体检时要重视尿检,尤其是已患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多囊肾病人,更应积极验尿。

2、查血

血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是判断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血清尿素氮受食物中蛋白质的影响,所以测定前要根据要求,严格控制饮食。

而血肌酐不易受饮食影响,比血清尿素氮更为稳定,用来判断肾功能情况更为准确。

3、B超

做B超能够准确地反映双肾的大小、位置和形态,鉴别肾内肿物为囊性或实性病变。

如果双肾明显缩小,常提示慢性肾脏病变。

5个最作死的伤肾行为,90%的人天天在犯!一泡尿就知你的肾好不好!

有这样一种病:每10人中,可能就有1人患上;而在10个病人中,知道自己有病的,却只有1个;并且,很多人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它就是有“沉默杀手”之称的慢性肾病!“年纪轻轻,之前好好的,一查出来就已经是尿毒症”,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什么是慢性肾病?

目前,只要出现肾损害或肾功能下降,比如蛋白尿、血尿或尿沉渣异常,以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0毫升/分钟·1.73米2)等,只要符合任意一项,且持续超过3个月,即可认定为慢性肾病。

而伤肾的源头,往往来自于人们“明明知道,却天天在犯”的坏习惯。

5大习惯很伤肾,还不快戒掉?!

1、吃盐多

盐吃得多并不能防腐,反而会伤肾。

盐摄入太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致使肾脏受损。

怎样才算多?对于健康成年人,每天摄盐量超过6克,就算多了;而对儿童,超过3克就是多。

控盐上,教大家一个小技巧:等菜准备盛盘时再放盐。

吃的时候不仅够味,实际上又不会摄入太多盐。这个方法适用于一切健康人,更适用于高血压、肝硬化、无浮肿的肾炎和无心功能不全的各类心脏病患者。

2、长太胖

当长胖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美丽,还有好肾……

肥胖,会导致肾小球肥大或硬化,从而引起肾脏损伤。

有数据显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的发病率比过去增加了10倍!

因此,肾脏疾病的高危人群,要注意远离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

怎样才是腹部肥胖?

体重指数(BMI)正常,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或腰臀比男性大于9,女性大于8.5。

3、喝水少


曹雪芹曾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啊,人都是水做的。

有研究表明,喝水少会使身体脱水,损害血管功能,从而导致慢性肾病、心血管病等,危害堪比吸烟。

另一个更常见的危害是,水喝得少会引起尿液钙盐浓度过高,诱发肾结石。

因此,每天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这在炎热的夏天尤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常温环境中,成年女性每天需饮水2.2升,成年男性为2.9升。而老人、儿童、孕妇及哺乳女性对水的需求量都比正常人要高。

4、常憋尿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但你忍尿?肾可不太平。

憋尿最直接的危害,是导致尿路感染;再者,憋尿后细菌容易沿着输尿管上行,引起肾盂肾炎。

经常憋尿,还会慢慢感觉没有尿意,膀胱炎也会找上门来……

5、乱吃药

药乱吃,肾“药丸”。

不少非处方药也有一定的毒性,最常见的是人们感冒后自行服用的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各类补肾的中成药等,比较敏感的人可能因此引起肾功能不全或急性肾衰。

肾损伤早期的表现都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而发展成慢性肾病。

所以,如果服药期间发生了小便异常、血压升高、四肢水肿、腰酸乏力等,可能提示急性肾损伤。

肾脏在呼救,你听到了吗?

早期的慢性肾脏病,可能会出现下面的8种症状:

1、容易疲劳、乏力、腰酸、腰痛;

2、莫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3、尿液中泡沫增加,并且不易消失,蛋白尿增加;

4、血尿;

5、夜尿变多;

6、眼睑或下肢反复浮肿;

7、血压升高;

8、莫名贫血、牙龈出血、抽筋、皮肤瘙痒;

然而事实上,肾脏的“忍耐力”极强。当肾脏受损不超过50%时,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不会受到影响,病人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当症状出现时, 往表明肾损害已经比较严重。所以,我们不能等到出现了症状,才来关注肾脏。

体检时,记得验尿

要及早发现慢性肾病,其实并不难。

1、验尿

最简单是查个小便。通过作简单的尿常规检查,即可发现蛋白尿和血尿。

所以,在体检时要重视尿检,尤其是已患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多囊肾病人,更应积极验尿。

2、查血

血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是判断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血清尿素氮受食物中蛋白质的影响,所以测定前要根据要求,严格控制饮食。

而血肌酐不易受饮食影响,比血清尿素氮更为稳定,用来判断肾功能情况更为准确。

3、B超

做B超能够准确地反映双肾的大小、位置和形态,鉴别肾内肿物为囊性或实性病变。

如果双肾明显缩小,常提示慢性肾脏病变。

12个信号说明你的肾不好 尿有泡沫没劲儿

百合性味

甘,寒。

功效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费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来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

1润肺止咳:用于肺燥或阴虚之咳嗽、咯血,常配川贝。

2清心安神:用于热性病后余热不清、虚烦不眠、神志恍惚,常配地黄。

 ①《本经》:"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②《别录》:"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 

③《药性论》:"除心下急、满、痛,治脚气,热咳逆。" 

④《食疗本草》:"主心急黄。"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啼泣、狂叫,惊悸,杀蛊毒气,熁乳痈、发背及诸疮肿,并治产后血狂运。"

 ⑥《本草衍义》:"治伤寒坏后百合病。"

 ⑦《本草蒙筌》:"除时疫咳逆。"

 ⑧《医学入门》:"治肺痿,肺痈。"

⑨《纲目拾遗》:"清痰火,补虚损。"

 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肺热咳嗽,干咳久咳,热病后虚热,烦躁不安。"

注意

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5、尿多尿少

  健康的人天天排尿次数大约4—6次,尿量约800—2000毫升,假如排尿次数和尿量过多或过少,就要留意了。

  6、水肿

  饮水太多,或者是睡眠时间过长、过于肥胖等,眼睑、脸部、小腿等部位可以出现稍微的水肿,假如不是这样,就要怀疑是不是肾脏有了题目。

  7、尿蛋白和尿潜血

  尿里有蛋白或者潜血,是肾脏有病的重要指征,查一查尿常规就可以明确。但有时非肾病专业的医生会忽视这一点,建议最好找肾病专业医师咨询。

  8、贫血

  贫血的患者经常会往血液科看贫血,实在,肾脏除了有排泄废物等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功能,分泌造血激素,当肾功能损害时,也会造成贫血。

  9、糖尿病

  糖尿病会引起肾脏病,它的名字叫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分五期,在早期的时候治疗效果较好,一旦晚了,就很难治,会发展为尿毒症。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常看看肾科。

  10、高血压

  高血压可以引起高血压肾病,也叫高血压肾损害,所以有高血压病的人要多加留意。当然,肾脏病也会导致高血压,血压假如高了,要当心是不是得了肾脏病。

  11、痛风、高尿酸血症

  痛风、高尿酸血症都是血液中尿酸过多造成的,血液尿酸高的人,尿酸会沉积在肾脏里,使肾功能受损伤。

  12、尿路感染

  经常尿路感染的人,时间长了,有可能造成肾功能不全。我接触过不少尿路感染的患者,因早期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也不了解会导致肾功能不好,结果等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既然都知道一些危险信号了,好吧,让我们吃点东西,预防一下吧!

  吃什么好呢?当然是吃黑色食物啦,来滋养和呵护你我的“先天之本”——肾

  黑米

  米中的珍品---黑米,也被称为“黑珍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铁、钙、锰、锌等微量元素,有开胃益中、滑涩补精、健脾暖肝、舒筋活血等功效;黑米和紫米都是稻米中的珍贵品种,属于糯米类。

  主要营养成分(糙米):黑米按占干物质计,含粗蛋白质8.5-12.5%,粗脂肪2.7-3.8%,碳水化合物75-84%,粗灰分1.7-2%。黑米所含锰、锌、铜等无机盐大都比大米高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维生素C、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及强心甙等特殊成分。

  用黑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因此被称为“补血米”、“长寿米”等;我国民间有“逢黑必补”之说。

  中医认为黑米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古农医书记载:黑米“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可入药入膳,对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夜盲耳鸣症、疗效尤佳。

  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因此,人们俗称:“药米”、“长寿米”。由于它最适于孕妇、产妇等补血之用,又称“月米”、“补血米”等。历代帝王也把它作为宫廷养生珍品,称为“贡米”。

  现代医学证实,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益脾胃,益气活血,养肝明目等疗效。经常食用黑米,有利于防治头昏、目眩、贫血、白发、眼疾、腰膝酸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肾虚水肿、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症。

  由于黑米所含营养成分多聚集在黑色皮层,故不宜精加工,以食用糙米或标准三等米为宜。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