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容易怀孕 吃什么能提高受孕几率

导读: 1.黑豆 2.阿胶红枣 3.红塘生姜水 4.当归金银花汤 5.水鱼汤 6.豆浆

1.黑豆

补充雌激素将若干黑豆用清水浸泡12小时左右,然后用清水煮至熟透,可少放一点盐。从月经结束后第一天起,每天吃47颗,连吃6天。

2.阿胶红枣

较适合气血虚的女生,主要针对月经量少,颜色不正,头晕、手脚冷等症状,如果气血虚的话会影响受孕。每日用食勺挖一勺放入平日喝水的杯中(比较硬有些难挖)放入热水冲服,如果在办公室内可以喝一天,会觉得全身暖洋洋的。

3.红塘生姜水

暖子宫,宫寒者服用用250克红糖加150克生姜加水,生姜剁的碎碎的,隔水蒸30分钟,分成7份,从月经干净后的第二天开始连服7天,最好早上空腹吃。

红塘姜水是较为热性的,所以月经期是一般不吃的,会使经量增加。也就是说是在非经期吃,可以吃到下一次月经前,也为下次月经调补身体,是很适合身寒体虚和有宫寒的姐妹服用的。至于体热有燥气的姐妹们就要看情况来吃,毕竟月经完后,是需要补血的,吃简单的红糖水就可以,不用吃得太补,反而小心会长豆豆,流鼻血哦!

4.当归金银花汤

把汤喝完,红枣、黑豆、鸡蛋全都吃完。切记要在月经第一天服用,这一点一定要做到。(不用刚一出血就服用,出血后半天左右服用就可以。)

5.水鱼汤

女性到了排卵期前后白带越来越透明,象清鼻涕一样,可以拉丝,这样的白带利于受孕,但是有些女性透明白带少,或者很混浊,是不利于怀孕的。这个食疗方法对增加透明拉丝白带有好处,对一些卵泡发育不好的朋友也会有很大帮助,无任何毒副作用。

6.豆浆

妇女喝豆浆一个月每天300-500毫升即可起到调整内分泌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心态和身体素质。

女性什么时候容易怀孕 怎么样提高怀孕率


女人如果想要怀孕,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做好备孕的工作。有些女性朋友觉得只要选择好的时间,备孕工作就能够轻松、愉快的完成,能够帮助自己节省不少的功夫。那么女性什么时候容易怀孕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性什么时候容易怀孕

女性在排卵期是最容易怀孕的。正常情况下女性每个月都会一次排卵,大约有10天左右的排卵期,排卵期的时候会排出卵子,与结合后形成受精卵。卵子的生命周期大约在24-36小时之间,为此在排卵期的时候两天一次性生活,一般是容易怀孕的。

怎么样提高怀孕率

1.每3天同房一次

由于精子在子宫颈内只能存活3—5天,因此最好每3天同房一次,确保女性体内有足够的精子,在女性排卵的时候可以有效受精。而在排卵期前几天同房是最佳的受孕时机,这是由于卵子一般存活的时间为12—24小时。

2.准确掌握排卵时间

排卵期可以通过女性的生理变化来确定。有些女性会在排卵时期感到小腹阵痛,有的时候会达到痛经时的疼痛感,这是因为卵子在离开卵巢,从而会产生疼痛感。在排卵之前,阴道会分泌出类似于鸡蛋清的黏液。一般情况下,排卵期会在下次月经来前的12—16天左右,女性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理周期进行推算。

3.合理饮食

一些人认为,只要在计划怀孕的当月补充营养就可以了,但其实如果女性体内的营养过多反而会降低受孕几率。这是由于体内蛋白质、脂肪过多,会造成体液偏酸性,而过酸的阴道环境会杀死精子,同时宫颈粘液过稠,也不利于精子的进入,当然就会降低受孕几率。

4.增加精子数量、提高精子质量

受孕成功的另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提高女性体内的精子数量以及质量。男性需要穿宽松一些的内裤与长裤,可以适当洗凉水澡。要在计划怀孕时减少抽烟喝酒,因为酒精与尼古丁会大大减少精子数量,以及降低精子质量,最好男性要戒烟戒酒,这样胎儿也会更加健康。同时,男性需要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并且在计划怀孕期间可以补一些锌硒,这些都会对提高精子质量有帮助。

经过对上文的阅读,相信大家对女性什么时候容易怀孕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了,此外还介绍了怎么样提高怀孕率,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男性备孕吃什么提高受孕率

男性在备孕期间吃一些优质蛋白和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可以帮助提高受孕率,另外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能够帮助提高精子质量的药物,比如复方玄驹胶囊、叶酸片等。

一个胎儿的孕育需要男性精子与女性卵子相结合,所以在备孕期间不只需要女性适当的调理身体,同样的男性也要适当的调理身体,才能够有效的帮助提高受孕率,在备孕期间,男性可以适当吃一些如鸡肉、羊肉,鱼虾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适当食用后可以提高精子的活性,从而达到提高受孕率的目的;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含锌量丰富的食物,比如牡蛎,生蚝,花蛤等,此类食物可以提高男子精子质量,从而提高受孕率。

在备孕期间男性除了需要在饮食上调整外,也可以选择适当的吃一些可以提高精子质量的药物,比如复方玄驹胶囊,叶酸片等。

除此以外男性在备孕期间应当尽量避免吸烟、饮酒,以免造成精子质量下降,降低受孕率。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