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服药九大误区,弄清禁忌避伤身夺命

导读: 1、几种药一起吃 2、搞混药名,看错包装 3、重复吃同一类药 4、弄错剂量 5、服药期间喝酒 6、吃药时还吃 保健 品 7、服药不忌口 8、肝肾不好,没减药量 9、忽视药物的年龄限制

虽然药物对人体有治愈疾病的作用,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吃错或者吃多,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治愈都没有好处,因此,弄清药物的使用误区非常重要。

 

  1、几种药一起吃

  每一种药物都有特定的化学成分,不同化学成分相遇时可能“放大”药物本身的副作用,也可能产生新的有害于健康的物质。美国Epocrates网临床信息中心主任安妮·迈尼盖蒂博士介绍,“升高血压和眩晕是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副作用。”如果一种药物会让你头晕,那同服两种药物的结果很可能是晕倒,其后果往往是骨折或脑震荡。

  “还有一种药物须特别注意,就是抗凝药华法林。”内格雷特博士介绍,该药被称为“药物相互作用之王”。它的有效剂量范围比较窄,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也容易受到其他心脏病药物的影响。

  对策:每次买药时,最好保留药品说明书或请药师帮你打印一份常见副作用的说明。如果同一时期使用的几种药物有相似的副作用,最好不要同时服药。另外,如果出现类似的副作用,及时请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2、搞混药名,看错包装

  有的医生字迹潦草,如果你拿着这样的处方去买药,药师很可能“判断错误”。这是因为,很多药名确实太相似了。药店往往按药名排序摆放药品,这也给拿错药埋下隐患。因此,患者买药时一定要核对一下该药是否治自己的病。

  一项统计显示,将近1/4错误用药因搞混药名所致。例如,治疗抑郁症的帕罗西汀与抗血栓药氯吡格雷、抗癌药紫杉醇,在英文发音上非常相似。药品的中文名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比如优降宁是降压药,而优降糖是降血糖药,消炎痛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肌肉痛,而消心痛则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等等。

  还有一种情况不容忽视——药品包装相似。医生提醒,儿童常用药艾畅和美林的新包装看上去像“孪生兄弟”,但二者药效不同,前者主要治感冒鼻塞、流涕、咳嗽,而后者是退烧药。

  对策:首先,当你拿到一张新处方时,最好与医生核对药名、用量、用法等内容。其次,实际用药时,还要仔细核对药名。就拿艾畅和美林来说,如果宝宝半夜发烧需要用药,弄错了很可能耽误病情。

  3、重复吃同一类药

  拥有同一种通用名的药品,由不同药厂生产时,又会有一个独特的“商品名”。很多时候,人们熟知其商品名,却忽视了通用名,从而可能出现重复用药的情况。例如,人们都知道“速尿”这种利尿药,而对其通用名“呋塞米”却知之甚少。

  对策:如果医生选的药品有商品名,最好请他在处方上标明。如果有兴趣,你还可以留意一下,其实,很多药物还有别名。拿退烧常用的对乙酰氨基酚(通用名)来说,“扑热息痛”、“退热净”也是指它,其商品名还有“必理通”、“泰诺林”等。

  4、弄错剂量

  药品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它们往往还用缩写或符号标注。对不熟悉医学常识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个挑战。看错一个小数点,比如把1.0毫克看成10毫克,就会导致十倍剂量的严重错误。使用胰岛素等注射用药时尤其要弄清楚标准计量单位。

  对策:仔细看看你的处方,如果不明白计量单位的意义,请咨询药师后进行标注说明,以便强化记忆。

  5、服药期间喝酒

  不喜欢酒精的药物不在少数。安眠药时饮酒可能使人昏迷不醒;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饮酒,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心悸、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酒精不仅会增加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还可能出现严重的肝肾损害;酒精可能增强降压药的作用,导致低血压;糖尿病人用药期间空腹饮酒,容易引发低血糖。

  对策:除非医生明确告诉你,服某种药物期间不用忌酒,否则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即便是吃感冒药,由于可能含有解热镇痛药,酒精也可能增加它们对肝脏的伤害。

  6、吃药时还吃

保健

  不用看医生就能买到非处方药,保健品在超市和商场里就能购买,这让人们觉得它们“很安全”。但要注意,如果你正在服用处方药,必须小心谨慎。例如,次水杨酸铋片能迅速缓解上腹饱胀、烧心、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但它可能与某些抗凝药、降糖药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美国有一种用圣约翰草提取物制成的保健品,不少人用它缓解轻度抑郁症。事实上,它会影响其他抗抑郁药,有时还会干扰华法林以及某些心脏病用药,如地高辛的作用。

  对策:没错,当医生开处方时,你一定要把最近一两周吃过或正在服用的非处方药以及保健品告诉他,以避免这类风险。

  7、服药不忌口

  食物也会影响药物作用。例如,柚子富含维生素C和钾,不过在服药期间,最好不要吃它。因为在人体的小肠内有一种酶,它能催化多种药物代谢,而柚子里的某些成分会干扰这种酶的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

  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时,饮用大量柚子汁会促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肝脏损伤和骨骼肌溶解的风险。

  而在服用抗组胺药非索非那定时吃柚子或喝柚子汁,可能抑制药物吸收,使其部分“失效”。由于喝柚子汁3~4小时内都可能干扰药物吸收,因此服上述两类药物期间,最好不要喝柚子汁或吃柚子。

  另外要注意,吃止痛药期间不宜大量喝咖啡,服铁剂时要少吃油、不宜喝豆浆等。

  对策:处方上的药物对食物有没有挑剔?这也得问清医生。

  8、肝肾不好,没减药量

  肝肾功能受损时,机体清除药物代谢产物的能力就会减弱。而且,很多药物本身对肝肾的损伤就不小。因此,这类患者用药通常要适度减量或者采用对肝肾影响较小的剂型,如栓剂、皮肤贴剂等。

  对策:如果药品说明书强调该药可能伤肝肾,一定要向医生咨询服药后可能发生的风险。为了安全起见,医生开的药如果可能损害肝肾功能,或者患者本身患有肝肾疾病,最好先检测肝肾功能再决定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9、忽视药物的年龄限制

  岁月不饶人,老人在用药上可不能勉强。痴呆、头晕、跌倒、血压升高等,都是老人用药后常见的副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初,马克·比尔斯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就已经制订标准筛选出“65岁以上老人使用不再安全”的药物列表,被誉为“比尔斯列表”。给老年人用药时,一定要参考一下。

  对策:只要开处方时,看一看“比尔斯列表”便一目了然。然而可悲的是,最新调查发现,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16%仍在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比尔斯列表”上的药物。

吃错早餐会伤身 盘点吃早餐的五大误区

  众所周知,早餐对我们的身体很重要,早餐是不能忽略的,为了健康一定要吃早餐,但是吃早餐是有讲究的,如果你吃错早餐或者吃一些不营养的早餐,这样只会更伤身体,让你越吃越糟糕。所以大家可要警惕,不要掉入吃早餐的误区中,今天小编帮大家总结了吃早餐的误区,大家要牢记。

  1、剩饭菜当早餐

  早餐吃什么不好?很多人有吃剩饭的习惯,认为吃剩饭是不浪费的一种表现,其实,其实剩饭菜隔夜后蔬菜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吃进去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营养专家建议:吃剩蔬菜尽量别再吃;把剩余其食物做早餐一定要保存好以免变质;从冰箱里拿出来食物要加热透。

  2、零食充当早餐

  早餐吃什么不好?很多人喜欢吃零食,甚至把零食当早餐,其实,零食多数属于干食,对于早晨处于半脱水状态人体来说不利于消化吸收,而且饼干等零食主要原料谷物虽然能短时间内提供能量,但很快会使人体再次感到饥饿临近中午时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早餐吃零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足导致体质下降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入侵。

  营养专家建议:不宜以零食代替早餐,尤其不要吃太多干食早餐食物中应该含有足够水分如果当天早餐太干可以加上一根黄瓜。

  3、油条加豆浆

  早餐吃什么不好?中国传统“油条加豆浆”受到更多人喜爱。但“油条加豆浆”吃法同样不利于健康,油条油脂偏高、热量高问题,早上进食不易消化,而且,油条高温油炸过程中营养素被破坏并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再加上豆浆也属于中脂性食品,这种早餐组合油脂量明显超标不宜长期食用。

  营养专家建议:早餐最好少吃豆浆加油条一星期不宜超过两次;进食当天午、晚餐应尽量清淡不要再吃炸、煎、炒食物并注意多补充蔬菜。

  4、路边餐当早餐

  早餐吃什么不好?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喜欢早餐边走边吃,认为不仅节省时间,还能运动,助消化,其实,边走边吃对肠胃健康不利不利于消化和吸收;另外街头食品往往存卫生隐患有可能病从口入。

  营养专家建议:如果选择街边摊食品做早餐一要注意卫生二最好买回家或者到单位吃尽量不要上班路上吃早餐以免损害健康。

  5、早餐越早越好

  早餐吃什么不好?不少习惯早起人清早五六点钟起床后就马上进食早餐,认为这样能及时补充身体所需也利于吸收,但事实上早餐吃得太早不但对健康无益还可能误伤肠胃。

  建议:起床后宜先喝水补充睡眠时消耗水分活动20至30分钟后再吃早餐比较合适

认清三大健身误区 利少弊多伤身体

  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关注健身,不少老人在清晨或傍晚都出来跑跑步,锻炼锻炼;白领们也会在周末抽空在健身房里锻炼身体。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锻炼身体也有很多误区,对您的身体也是有伤害的。

 

 第一误区

  “一会要去健身,这顿要吃得多点好点。”

  健身需要消耗比平时生活活动更多的能量,这种理解是正确的。但如果健身前一餐吃得过“多”过“好”,其结果可能是利少弊多。

  吃得过多,胃肠道负担加重,易诱发运动中腹痛,所以运动前一餐以七成饱为宜。吃得过好,会导致优质蛋白质食物过量或脂肪摄取量过高,这也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而且对于即刻的健身是没有直接意义的。

  当然,健身人群相对于非健身人群,优质蛋白质的需要量会增加。但对于健身前一餐,我们提倡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为主,以保证血糖稳定及肝糖原、肌糖原的储存,为健身提供优质能源。专业上称为“运动前糖储备”。

  另外,健身前一餐,应选择以蒸、煮、炖为主的易消化的食物,少食煎炸类的难消化食物。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大米、谷类食物、土豆、蔬菜和水果等。

 

 第二误区

  “健身中易出汗,喝水特别重要,宁可多不可少”

  运动中出汗量大,易脱水是常见问题。但人体在大量出汗后,如果补充水量过多,特别是只补充纯净水,这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比如易发生低钠血症。原因很简单,试想,流失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矿物质盐、水溶性维生素。如果出汗量大,同时一时又有大量水进入体内,体内的矿物质盐的血浓度就会降低。

  轻度低钠血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食欲不振、全身无力。

  运动补水的原则是量出为入,少量多次,消除渴感的基础上再适当加饮一点。

  如果持续运动40分钟而不补充水是危险的,如果持续运动90分钟,那就不能仅补充水,还要补充少量糖及盐分,可直接选择弱碱性电解质运动饮料。

  运动中饮水一般每次150-200毫升,每隔20-30分钟一次,水的温度以7-14摄氏度为宜。

 

 第三误区

  “健身后的疲劳是肌肉酸痛引起,和吃什么关系不大。”

  疲劳确实和身体的血乳酸堆积呈正相关,所以健身后疲劳形成的原因中有一条确实是血乳酸堆积。但是运动膳食是可以调节运动疲劳的。

  运动前适当多食些碱性食物,有利于延迟疲劳的出现,专业上称为“运动前碱储备”。同时,运动后适当食用些碱性食物,也可以促进疲劳的恢复,是运动后疲劳恢复的众多专业手段中的一种。当然还包括运动后按摩、睡眠恢复、中药浴、自我放松、心理调整等。

  碱性食物的概念: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钠、钾、钙、镁等碱金属元素,在体内代谢的产物呈碱性,称之碱性食物。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