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洗澡的七大禁忌 饱餐后洗澡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

导读: 1、饱餐后不宜洗澡 2、冷水洗澡害处多 3、月经期不宜盆浴 4、临睡前不宜洗澡 5、不宜水温过高 6、劳动后不宜立即洗澡 7、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的生活,这个时候洗个热水澡是最好的享受了,最好的放松减压方式莫过于此,但是洗澡也是有禁忌的,不注意的话会损害身体健康。那么怎么洗才能正确地缓解人一天的劳累呢?你知道要怎么洗澡吗?让小编告诉你。

  1、饱餐后不宜洗澡

  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2、冷水洗澡害处多

  妇科专家说,洗冷水澡时因水温过低,人体会感到寒冷,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劳,还易引起感冒,应尽量避免。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特别是在经期,哺乳期,怀孕期间的女性朋友,遇到冷水的刺激会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调,闭经,腹痛,而且许多细菌也会进入阴道引发阴道炎等妇科疾病,严重的对女性以后怀孕、生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那些身体体质较差的女性朋友,就更不能用冷水洗澡,否则本来抵抗力较差,因冷的刺激,会引发感冒、发热等疾病。但是,可以长期坚持用冷水洗脸,促进血液循环,起到预防感冒、鼻炎的作用,还可使皮肤变得更有光泽更有弹性。

  3、月经期不宜盆浴

  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宫腔留有创面,宫颈黏液被经血冲出,宫颈口微微开放,阴道内有经血停留,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以上导致生殖道局部的保护性屏障作用暂时遭到破坏,再加以月经期全身抵抗力下降,盆浴时,污水及阴道中的细菌便可能经宫颈管上行至宫腔而引起感染,故应该禁止。

  4、临睡前不宜洗澡

  很多人习惯洗个热水澡之后马上睡觉,其实这是一个不正确的习惯,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睡眠往往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释放出“睡眠激素”。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让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尽快入睡。

  5、不宜水温过高

  水温过高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因为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会使心脏缺血缺氧。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人,水温过高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并增加血液黏稠度。

  建议:水温30℃到40℃为宜。

  6、劳动后不宜立即洗澡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浴中按摩可缓解疲劳,在浴池中浸浴五六分钟,同时对身体进行按摩。可利用静水的压力、水的浮力活动肢体及患部。洗浴时,可以结合按摩,比如搓背。搓背最好的工具是丝瓜络,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还有中药中的海浮石,像粗砂轮一样,有祛痰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一方面由于它比较硬,能搓掉脚跟的厚皮,另一方面祛痰化痰。这些天然的洗澡用具,比现在的化纤浴巾要好。

  7、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泡澡时间过长,容易使人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此外,洗澡时间过长,头部血液供应相应减少,也易因脑缺血发生意外。因此,建议盆浴以20分钟为宜,淋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即可。

夏季洗澡的六大禁忌 发烧时洗澡易发生意外

  夏季天气炎热,动不动就大汗淋漓,有些一流汗就跑去冲冷水澡,消暑除汗臭,但是这样对身体是不利的,夏季洗澡也是有讲究的,有些情况洗澡会出现意外,尤其是这么闷热的天,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夏季洗澡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吧。

  夏季洗澡的禁忌

  1、发烧时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2、血压过低时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3、饱餐后

  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4、满身大汗时

  夏天,很多人喜欢用洗冷水澡。的确,冷水浴能加快血液循环,对皮肤、血管等有好处。但是如果满身大汗还用冷水洗澡,这就对身体健康不利了。因为人在出汗时,皮下血管扩张,毛孔放大,血液循环加快,如果这时突然用冷水洗澡,皮下血管会立刻收缩,汗毛孔随即关闭,汗腺的分泌也立即停止,身上散热的渠道便堵死了。一旦体内的热量不能继续散发,人便会感到皮肤发热,容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

  5、酒后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6、劳动后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夏季洗澡注意事项

  1、过饱或空腹不洗

  刚吃饱后全身表皮的血管因受热而扩张,血液流向四肢,胃肠的血流量相对减少,从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而空腹时洗澡会消耗能量,很容易导致低血糖休克。

  2、不要用力搓

  有些人认为只有用力搓澡,才能把皮肤上的脏东西洗掉,实际这样是不对的。皮肤分泌的皮脂可以保护、滋润皮肤,洗得过勤或用力搓澡,会使皮脂大量流失,皮肤的抗菌能力也会减弱。

  3、讲究次数

  夏季人体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或隔天应冲洗1次。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以防心脑缺氧、缺血。

  4、讲究温度

  夏季,洗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洗澡水过冷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尤其是在炎热的夜晚,洗冷水澡后常会使人感到四肢无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为关节炎及慢性胃肠疾病的诱发因素。即使洗冷水澡,也是水温不低于10℃为好。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夏季洗澡一定要注意以上事项哦。

冬天频繁洗澡会引起什么后果 冬天频繁洗澡的危害


洗澡,作为人们最常见的清洁方式,而有些人在冬天会很频繁的洗澡,但是会出现皮肤痒的情况,这或许是暗示洗澡过于频繁了。那么冬天频繁洗澡会引起什么后果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冬天频繁洗澡会引起什么后果

1.引发皮肤病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新陈代谢缓慢,流汗较少,没了汗液的保护,皮肤抵御外界伤害的能力减弱,较频繁地洗澡,皮脂被冲淡,导致皮肤就像缺水的田地,出现龟裂,易收到外界刺激,引发皮肤病。

2.加重心脏负担

由于冬天的温度比较低,很多人在洗澡的时候喜欢用温度高的水,因为这样才能在洗澡的时候感觉不寒冷,但其实水温过高,皮肤表面的油脂更易破坏,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不仅会给皮肤带来损伤,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

3.降低皮肤保护功能

皮肤作为身体最外层的组织,其能对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如果高频率的洗澡的话就会使得皮肤屏障功能下降,这样就会降低皮肤的保护能力,从而就会容易受外界细菌病毒的感染。

4.诱发感冒

冬天的时候气温一般是比较低的,这时候进行频繁洗澡,稍微不注意,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寒气侵入人体,从而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

5.皮肤脱水

本身秋冬季节的时候人体的皮肤就比较干燥,这时候频繁进行洗澡,并且洗浴时间过长,那么就很容易导致皮肤表面会很容易脱水,从而导致人体皮肤出现干裂。

相信大家看完上文的介绍后,对冬天频繁洗澡会引起什么后果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