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吃冰要谨记八个禁忌 空腹不吃冰

导读: 1、用靠近嘴唇的地方含冰 2、先吃料再吃冰 3、选择其他冷食 4、空腹不吃冰 5、冰含口中,融化回温再吞下 6.月经前期、月经期间不吃冰 7.哪个时间段宜吃冰 8.剧烈运动后或大量流汗时不吃冰

  夏季天气炎热,气候潮湿,能量消耗大,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倦怠,吃冰再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许多人认为吃冰会危害人体健康,导致肠炎、头痛、肥胖等问题。事实上,只要掌握了吃冰的几个原则,适量吃冰并不会给身体造成危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夏季吃冰的禁忌有哪些。

  1、用靠近嘴唇的地方含冰

  含冰时,不要以上颚来含,以免上颚腔附近的神经受到低温刺激而引发疼痛,甚至眩晕。含冰的位置要在口腔较前面的地方,也就是接近嘴唇的那一边。

  2、先吃料再吃冰

  如果要吃刨冰,最好先吃配料,等冰稍微融化一些后再吃,也可以降低伤害。

  3、选择其他冷食

  除了刨冰外,也可以选择吃水果,这样不但能达到清凉解暑的功效,也不会直接受到冰的刺激。

  4、空腹不吃冰

  千万不要把冰当做正餐,在空腹时直接让冰下肚,不但无法减肥,更可能招来许多病痛。

  5、冰含口中,融化回温再吞下

  吃冰的时候,先把吃下的冰含在口中,别急着吞下去,等到冰溶化后再慢慢吞入,降低冰对身体的刺激。

  6.月经前期、月经期间不吃冰

  吃冰会让子宫收缩,使经血难以排除干净,造成经痛,进而导致经期不顺。挑对时间再吃冰!

  7.哪个时间段宜吃冰

  起床:8:00-9:00不吃冰。经过整晚空腹,如果刚起床就喝冰饮,会破坏胃功能、降低代谢。

  午餐:11:00-12:00不吃冰。饭前、饭后1小时避免吃冰,以免影响胃部蠕动,导致消化不良。

  下午茶:13:00-15:00之间才是吃冰好时刻,有阳光的正午到下午3点前较适合吃冰,但要避开饭前或饭后1小时喔!

  就寝:22:00-23:00不吃冰。睡前吃冰的东西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如果糖分很高的话,又会更严重。

  8.剧烈运动后或大量流汗时不吃冰

  身体正在大量发汗或是运动后,身体温度较高、血液循环较快,这时吃冰会让血管突然收缩,导致头痛,也可能引发喉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夏季吃番茄八大禁忌 空腹时不宜食用

  夏季到了,又是西红柿和黄瓜盛行的季节了。那您知道黄瓜和西红柿能一起吃吗?您知道夏季吃西红柿8大禁忌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西红柿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吧。

  No1、 空腹时不宜食用

  西红柿含有大量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与胃酸发生反应,凝结成不溶解的块状物,这些硬块可能将胃的出口幽门堵塞,引起胃肠胀满、疼痛等不适症状。

  饭后吃西红柿由于胃酸已与许多食物混合,其浓度不大,不会与上述胶质发生反应,所以没有大碍。

  No2 、未成熟不宜食用

  青西红柿含有生物碱甙(龙葵碱)其形状为针状结晶体,对碱性非常稳定,但能够被酸水解。

  所以,未熟的青西红柿吃了常感到不适,轻则口腔感到苦涩,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中毒现象。

  特别是当青西红柿开始腐烂时,其龙葵碱就会被破坏。而青西红柿变红以后,就不含龙葵碱了。

  No3、 最好不与黄瓜同食

  因为黄瓜中含有一种维生素C分解酶,会破坏其他蔬菜中含量丰富的维生素C。

  西红柿就是典型的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如果二者一起食用,我们从西红柿中摄取的维生素C,再被黄瓜中的分解酶破坏,根本达不到补充营养的效果。

  No4 、服用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血药物时不宜食用

  西红柿含维生素K较多。维生素K:主要作用是催化肝中凝血酶原以及凝血活素的合成,犬最低需要量为30ug/kg体重。

  当我们人体的维生素K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由于限制了凝血酶原的合成而使凝血时间加长,这样就会造成皮下和肌肉出血,是对身体很不利的。

  No5、 不宜长久加热烹制后食用

  长久加热烹制后就失去了原有的营养与味道,因番茄红素遇光、热和氧气容易分解,失去保健作用。因此,烹调时应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No6、 服用新斯的明或加兰他敏时禁忌食用

  建议:听从医嘱。

  No7 、肠胃虚弱者不宜多吃

  中医认为西红柿性寒,肠胃虚弱者多吃西红柿对身体有害。所以,患有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及溃疡病活动期病人暂不宜食,以免加重病情。

  No8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吃西红柿可能会使病情恶化

夏季吃荔枝谨记4禁忌 荔枝怎么吃不上火

  又到了荔枝上市的季节,荔枝美味可口,是不少人都喜欢吃的水果。但是你知道吗,夏季吃荔枝也有很多讲究的,如果食用不当反而对身体有害。那么吃荔枝都有哪些禁忌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1、不宜大量进食荔枝

  大量进食荔枝且吃饭很少,容易引发突发性低血糖症,出现头晕、口渴、恶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现象,严重者会发生昏迷、抽搐、心律不齐等。这些症状都是大量食用荔枝后产生的突发性低血糖,医学上称为荔枝急性中毒,也叫“荔枝病”。因荔枝所含单糖大部分是果糖,果糖被机体吸收后须经一系列酶催化才能变为葡萄糖供能或转变为糖元贮存,被组织细胞氧化利用。如果一次食用过多荔枝,导致血糖含量比正常降低许多而引起低血糖症。因此,荔枝病是一种低血糖引起的急性疾病,表现为清晨发病,常以出汗、肢冷、乏力、轻泻等为前期症状,其后突然抽搐、昏迷。若出现上火症状,可吃些性寒的西瓜来解热。

  一次食用荔枝不要超过10个,多食会令肝火上升,喉干舌燥,严重的会引起恶心、四肢无力、晕眩等不适。尤其对于儿童,吃3-4粒即可,吃多易生热病。

  2、不宜空腹食用

  鲜荔枝荔枝的含糖量很高,空腹食用会刺激胃黏膜,会出现胃痛胃胀。而且空腹食用过量会因体内突然加入过量高糖分,而发生“高渗性昏迷”。

  3、糖尿病人慎吃

  荔枝的糖分很高,所以糖尿病人慎。同时,阴虚火旺、有上火症状的人不要吃,以免加重上火症状。咽喉干疼、牙龈肿痛、鼻出血等症者也要忌用。

  4、尽量不要吃水泡的荔枝

  现在市场上很多荔枝都是用水泡过的,含有大量的水分。大量水分进入胃肠道后会稀释消化液,引起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也会造成暂时性低血糖症。

  有些水泡荔枝可能含有洗涤剂等毒性成分,这也可能导致头晕。

  荔枝怎么吃最好吃还不上火?

  1、盐水浸泡

  将剥掉外壳的荔枝,但是不要将白色的那层薄膜也剥掉,冲洗干净之后,浸泡进30%的盐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就能够取出,剥开白色薄膜就能吃了,经过盐水的浸泡之后很大程度的将荔枝的火气降低了。如果一次性浸泡很多的荔枝,希望可以保存更长时间的话,可以直接将白色薄膜也一起剥掉,然后果肉浸泡在淡盐水中,同样浸泡一个小时即可,然后取出放入保鲜盒中,放进冰箱冷冻层即可。

  2、吃掉果膜

  我们在剥荔枝壳的时候,果肉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膜,有点涩涩的口感,一般我们都是将它剥掉的,但是如果要防止上火的话建议将薄膜也一起吃掉,然后吃完荔枝之后将荔枝蒂部凹进去的果肉白色的蒂状部分也一起的吃掉,同样可以防止上火。

  3、每次不宜超10颗

  普通人每次食用荔枝也不宜超过10颗,尤其是儿童每次吃3~4颗即可,不可过量。而阴虚燥热、湿热偏盛体质的人不宜吃荔枝,糖尿病患者以及容易胀气的人也需慎吃。正在长青春痘、伤风感冒、急性炎症等症状的人不宜吃荔枝,会加重病症。

  4、享用“露珠红荔”

  露珠荔枝就是在天亮之前,趁着露水还没有退的时候,从树上新鲜摘下来的荔枝,这些荔枝吸收了一天的阳光,然后经过一个晚上的温凉,因此热性已经消减了,不但味道会更加的鲜美,而且还不会有上火的问题哦。

  5、喝点盐水

  在吃荔枝之前可以适量的喝掉盐水或者夏枯草凉茶、冬瓜汤、绿豆汤等降火的食物,可以有效的预防上火。或者用20~30克的生地煲瘦肉或猪骨汤喝,可以有效的预防荔枝病。

  6、生长在东边树冠的荔枝

  因为荔枝是长日照果树,喜欢西边的阳光,果实也是从西边开始成熟的,因此长在西边的荔枝会特别的甜,但是却会更加的燥火。因此怕上火的话,可以选择生长在东边树枝上的荔枝,比较温和。

  7、冷藏过的荔枝

  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荔枝用容器盛载,沉于水井或放于冷泉(水)中,隔夜取食,可不上火。且能化燥气而能补阴。清代大诗人屈大均有诗云:“露井寒泉百尺深,摘来经宿井中沉,日精化作月华冷,多食令人补太阴。”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微养生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